林向陽看著反應各異的弟妹,心中暖流湧動,又夾雜著一絲難以言說的酸楚。
他深吸一口氣,儘量用平和而堅定的語氣解釋:
“衛國,修東西是手藝,能讓我們吃飽穿暖。但知識是翅膀,能帶我們飛得更高,看得更遠。曉梅以後想考更好的大學,需要更好的老師指導;你以後想弄懂更複雜的機器,也需要更深的理論基礎。大哥去上學,不是為了離開這個家,恰恰是為了讓咱們這個家,將來能站得更穩,走得更好。”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曉梅依然困惑的臉龐:“至於小學畢業證……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總有特殊情況,特殊通道。我記得政策裡有一條,對於超齡失學、但通過自學達到相應文化水平的青年,經有關單位推薦和學校考核,可以酌情允許插班或報考。”
這是他這段時間翻閱報紙、旁敲側擊從夜校老師那裡打聽來的信息。
政策的口子確實存在,但“有關單位推薦”和“學校考核”這兩道關卡,每一道都布滿荊棘。
“有關單位推薦?咱們家……哪有什麼單位可以推薦啊?”
曉梅敏銳地抓住了關鍵,眉頭蹙得更緊。
林向陽沉默了片刻,手指無意識地在炕桌上輕輕敲擊著。
腦海中,幾個麵孔飛速閃過。
街道辦李愛華主任?
她或許願意幫忙,但街道辦的推薦信,分量能否打動一所高中,尤其是好一點的高中,很難說。
而且,自己之前拒絕進廠,恐怕也讓李主任心裡存了些芥蒂。
夜校的劉老師?
他欣賞自己的學習能力,但一位夜校掃盲班老師的推薦,同樣人微言輕。
那麼……
他的思緒,最終定格在了一張不怒自威、卻曾對他流露出毫不掩飾讚賞的臉上——紅星第二機械廠的廠長,楊建業。
楊廠長!
楊廠長是國營大廠的一把手,地位尊崇,他的親筆推薦信,含金量絕非街道辦可比。
而且,自己當時展現出的“技術天賦”,正是“自學成才”最好的佐證,足以支撐“雖超齡但已達到文化水平”的說法。
然而,開口求人,尤其是求這樣一位位高權重的人物,絕非易事。
自己與楊廠長隻有一麵之緣,雖有賞識,但並無深交。
貿然上門,對方是否會覺得唐突?
是否會認為自己所求過分?
更重要的是,自己當初拒絕了楊廠長提供的進廠機會,如今卻轉頭求他辦另一件或許更“不合規矩”的事,這會不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風險與機遇並存。
但為了那扇通往更廣闊世界的門,為了給弟妹們樹立一個敢於挑戰規則、追求知識的榜樣,這個險,必須冒。
喜歡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請大家收藏:()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