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冬子在西安蒸蒸日上,不知道,在湖北,他曾經熟悉的地方,已經開始了一場事變。
新上任的省領導,估計接收了高層的任務,他來後,將整個省的公安局長們,換了三分之一。目的就一個掃黃打黑。
其實,我們這個社會裡,所有在街麵上混的老大們,通常興旺周期不超過十年。豬養肥了,就是他該挨宰的時候了。風暴先是從化工園區發起的,據說,秦哥的人,為了搶占那個著名的八十萬噸乙烯工程的運貨碼頭生意,居然讓工廠原料進不了廠。
他估計是發財想瘋了,小簡給冬子打電話說到“你想,那是央企,國家重點工程,這裡的小錢你可以賺,但是,影響生產,那可就把自己置於永遠贏不了的地步了。要說,秦哥雖然是村長出身,但畢竟是個農民,所以,這次過了界,被抓了,整個團夥骨乾,二十幾個人,全部進去了。”
冬子此時想到的是,那一天,逼燕子唱歌的那幫家夥,那夥要在建材商場鬨事的人,把冬子逼走的人,就是秦哥手機的所謂老四,甚至,自己都差點被下了黑手。
“冬哥,老四也被抓了,聽人說,他們這一幫子人,起碼得判十年,你可以回來了,怎麼樣?”
冬子隻好拒絕,他知道,這隻是小簡的熱情而已。小簡知道冬子的近況,以冬子目前的工作與生活狀態,是不可能再回青山做事的。收入是原來的三倍以上,況且,生活與工作質量,是在羅老板那裡無法比擬的。
當年老四鬨事之時,羅哥那不敢承擔的目光,至今像刀一樣紮進冬子心中,而彭總、孫總對他的好,卻讓冬子在異鄉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但是,冬子聽到這個消息,還是很令人振奮的,畢竟,那個惹不起的家夥,居然也倒黴了。“惡人自有惡人磨,莫與他人論短長”,父親這句話,又重新被想起來。
“那矬子呢?”一想起矬子,他對冬子的態度,既有本地人對外地人的不屑,又有仗勢欺人的本性,還有潑皮無賴的習慣,當然也有酸醋的感覺。這個人,簡直就是社會的渣滓,活著,都浪費糧食。
“他父母終於醒了,因為四哥的事,矬子已經被強製戒毒了,在戒毒所,這個人,基本上廢了。他父母拆遷的幾個錢,等他敗完了,他父母給他的身體,也完全垮了。”
報應來得如此之快,已經超出冬子的想象。
“莫說他這種蝦子了,就是軍子,好像也為了躲風頭,最近也不怎麼出現了,聽說,到外地做什麼生意去了。估計是躲風頭吧?”
“那他的歌廳酒店還在開?”
“開是在開,但好像是他手下人在經營,他好像沒出現過了。”
“那c姨還在商場做生意?”這個人畢竟幫過自己,冬子對她還是心存感激的。
“在做,生意也還好,她本人做生意,倒也公道,況且,她很可能不止軍子這一條線,好像還有另外的官員罩著她,所以,整天笑容滿麵的,看不出什麼異常。”
對冬子來說,這就是最好的安慰了。一個盛世,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好人一生平安。世道變壞,就是從某些人不要臉開始的。
冬子不知道,遠在故鄉容城,也經曆了一場地震。震中,就是容鋼。廖苕貨的大哥,也就是容鋼一霸,終於被抓了,因為,空城市公安局的領導也換了,這位大哥,在當地名聲最響,所以,最先被打擊的,非他莫屬。
從生意上來說,不管白道黑道,如果僅以追求利潤為目的,最後發展的趨勢,就是要進入壟斷,隻有壟斷利潤,才有可能是最高的。在黑道,要壟斷那些見不得人的生意,必須靠非法的手段,然後積累道上的名聲,讓人人聽到你的名字,就有所畏懼,這樣才會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市場的壟斷權。
比如放高利貸,霸占當地土石方市場,都需要黑吃黑。黑道大哥是以掙錢為目的,並不想隨意打打殺殺,搞出人命官司。這樣,流血的衝突越少越好。怎麼要做到擠垮同行呢?通過前期的打,積累名氣,讓大家自覺放棄這一行的生意,是代價最小的方式。所以,黑道大哥最喜歡的就是江湖上的名頭。
但是,名頭太響,壟斷太久,也是他們滅亡的原因。畢竟,你是黑道,見不得光。當普通老百姓及當地官員們,都曉得你的名頭時,你就相當於曝光了,進了白天了。
凡是在白天也耀眼的老大們,就黑路走到頭了,等待他們進牢的,隻是時間和一個偶然的契機的問題。
這個契機,就發生在容鋼。
這位老大,熟悉他的鄰居,都叫他慶伢。慶伢本是水泥廠的職工子弟,那個水泥廠與容鋼一樣,也是五十年代修起來的,根正苗紅的省屬企業。正因為是省屬企業,就必然帶著自己獨特的光輝。
與容鋼人相同的是,他們有一種天然的驕傲。少數人,雖然也大體上與容城本地口音接近,但總得要帶一些“漢腔”,也就是武漢音調,才能夠顯示他們的出身不凡。當然,他們這種所謂的“漢腔”,真到了武漢,就露怯了,武漢人會問“你是容城來的吧?”
省屬企業,當然過去是容城當地政府管不了的。這種行政層級上的互不隸屬,好像職工也就顯得高貴了些。而慶伢,就是在這種自認高貴的氛圍中,從子弟校的小學畢業,進入了子弟校的中學,最後子弟校的高中還沒來得及考上,子弟校的一切資源,都被合並進入了容城教育係統。
那是一種什麼感覺?比如,容城與水泥廠的關係,好像是兩個鄰居,一個鄰居自認為自身名門,當然看不起身邊的窮酸親戚。甚至,偶爾對窮親戚,還吆五喝六的,仿佛自己天然帶些管理職能,可以指揮彆人一樣。
水泥廠,本身的技術含量,趕鋼廠是不行的。況且,人家容鋼畢竟還有汽水支撐門麵,但水泥廠呢?難道是勞保服?難道是大量的灰塵?
在八十年代以前,國家在計劃主導下,進入基建啟動期,水泥有一段時間供不應求,確實也紅火過一段時間。比如在沒考上高中的慶伢看來,當時的九十年代初,他們廠還是比較紅火的,雖然沒有了過去的高貴,但畢竟還有些實惠。比如當時的水泥廠普通職工,一個月的收入,平均下來,要比容城政府的工作人員,高出三分之一來。
但是,市場的力量,被這種短暫的好日子掩蓋了,大家都沒有作好準備。當時,慶伢初中畢業,上不了高中,就作為水泥廠子弟,被內部安排在廠內做學徒工。學徒工當然賺不了多少錢,所以轉正,就是他們的希望。工人要轉正,需要上麵撥出招工計劃出來,那得省裡的主官廳局出文件,大家都在期待這個文件,好像正式工人一樣,領取不菲的工資。
當時,慶伢雖然也期待轉正,但他的腦袋沒那麼傻,他注意到另外的現象,就是有大量的外來人員,在容鋼四周,尾隨銷售科的人員。
慶伢讀書不行,並不意味著他不聰明。其實,讀書在小學時,你完全可以靠小聰明取得成績。但到了初中,就得靠好的學習習慣了。到了高中,自律與方法缺一不可,大學時,還得加上悟性。
許多小時候聰明的孩子,後來讀書不行,其實是被這種小聰明害的。從小就被人誇聰明,自己也覺得聰明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果然,在讀小學時,儘管沒怎麼專心聽課,沒怎麼認真完成作業,僅憑那股聰明勁,就可以得到好成績,甚至偶爾在測驗中考個全班第一,這種事情經常發生。
這是一個激勵,貌似正反饋的激勵,讓你覺得,讀書,僅靠聰明就夠了。但到了中學過後,這種習慣保留下來後,形成你的性格,你不專注,你拖拉,最後跟不上勉強打起精神學一點,但偶爾三分鐘熱度的努力,根本在成績上體現不出來,形成不了正反饋,就放棄。
不怕沒有努力過,就怕努力了兩三分鐘就放棄的人,他學習的自信心已經垮了,產生了厭學心態,那整個讀書生涯,就毀於此。
其實,聰明,包含了很多層次,比如記憶力、理解力、感知力、想象力等,這隻是讓你的效率有所提高。但這種效率,必須建立在專注的基礎上,如果專注度不夠,你的心思總是跳躍與渙散,那就沒辦法往深裡學。
這就是許多讀書成績好的人,性格稍微有些孤僻的道理,性格並不十分外向的人,精神出口並不多,學習起來專注度,很少受到主觀興趣的打擾。當然,興趣愛好過於廣泛的人,不是學習不好,而是平均在愛好上使用力量,投入學習的精力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