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市場價值_人生一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一串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市場價值

第一百八十四章 市場價值(1 / 2)

人生一串!

“除了保密性,還有一個好處是,標準化。”劉老板是連鎖品牌的開創者,對標準化情有獨鐘。

“莫跟我說啥子標準化,你就說可以連鎖經營就行了吧?”另一位師兄打斷到。冬子發現,雖然大家對師傅比較尊重,但師傅對大家討論時的各種觀點,倒不怎麼阻攔,也不輕易站在哪個一邊,隻是笑眯眯地聽大家,很鼓勵的樣子。也許,這決定了,他不僅是一個頂級廚師,也是一個廚藝教育大家。啟發學生的思考,容許不同觀點的碰撞,這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學方法。這一點上,爹爹也類似,他從不輕易否定學生的觀點,不打斷學生的發言。

冬子突然意識到,這位老師傅的年紀,跟爹爹差不多大。

“師兄你隻說了一半,標準化,不僅僅是連鎖經營品質的標準化,對單獨一個火鍋來說,味道的標準化也有意義。”

大家還沒明白他的意思,他繼續解釋到。“我們吃火鍋,就是普通的火鍋,大家想,是不是有這個特點,時間比較長?因為火鍋好吃,並且有現在年輕人喜歡的diy模式,就是半自助模式,所以,它才會在現在非常流行,在年輕人中,不說彆的,就說在上海,那些時尚的年輕人,不要以為他們喜歡西餐,他們更喜歡火鍋,我的生意,在那邊,就很不錯。”

“中國菜嘛,哪個西餐比得了。”有位師兄感歎到。

“也彆這樣說”齊老爺子插話了“人家西餐也有它的優勢,就是標準化。比如,重慶是川菜最發達的地方之一,怎麼樣?最繁華的地方,總有麥當勞肯德基占據地盤,對不對?人家的標準化,讓人們在全世界,吃到一個味道,這也很了不起的。我的孫女,吃我的菜沒錯吧?但她也喜歡吃那麥當勞,這並不是趕時髦,她是真喜歡,我看得出來的。”

齊老爺子點燃了話題,大家議論起來。畢竟,外來的食品作為中國膳食結構的補充成分,有它的價值。但它能夠在中國這個飲食大國立足,並且沒有衰退的跡象,確實有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

有個大師兄說到“對啊,楊師弟今年沒回來,他在歐洲開店子,他也說,咱們中餐全靠廚師的個人悟性,外國人不好學,所以,隻能由中國人掌勺。這,倒不利於連鎖與推廣。隻能做個體戶,做不好大品牌。我覺得,楊師弟的技術倒沒得說的,他的意見,我們也得思考一下。”

據齊老爺子講,楊師弟也是老師傅的弟子,雖然每年也回來看師傅,但不一定是春節。前兩天,當地華人在他餐館聚會,他很忙的。

“我說的標準化,還有一個意思。不僅僅是到哪個店子都吃到一樣的風味,這個好解決。師傅這個火鍋,已經濾去了底料的沉渣,隻留下湯。那麼,我以後開連鎖店,如果製作好了湯,隻給各店子熬湯送湯就行,基本風味也就穩定了。更重要的是,每一個火鍋的食用過程,也是穩定的。”

這是啥意思?有人不太明白。

“我們吃火鍋的時間都很長,這正是火鍋聚人氣的特點。但是,大家是不是為這事而惱火?那就是,前麵吃的時候,味道特彆重,麻辣鮮香恰到好處,讓人過癮。但是,越到後麵,香辣的特點,就開始淡了,隻是越變越鹹?沒辦法,隻好讓服務員加高湯,來讓它不那麼鹹,但是鮮香呢?靠什麼來補充?靠廚師一個個來配?不現實。因為,他不可能忙得過來。靠顧客自己加蘸料、打乾碟子?那風味如何保證呢?”

這的確是燙火鍋的一個問題。最開始調配好的底料,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的菜帶走了部分作料,最後,味道就不厚實了。而越變越鹹,隻不過是湯水蒸發後的原因。但是,整個過程中,前段時間,可以燙需要重味的肉類,而到火鍋後半程,隻能湯蔬菜之類的東西了。加高湯,雖然改善了鹹淡,卻讓鮮香越來越淡了。

最重要的是,這違背了人們吃菜的口味規律。在座的都是經驗老到的大師傅,他們知道,作為中餐宴席,有一個規律。前麵上的菜,口味都比較清淡,而越往後上的菜,就得味道越重,因為,人們的口感,會因為吃菜時間的增長,變得遲鈍,這就是規律。當最後,大家不喝酒,開始吃飯時,那味道最重的菜,就成了下飯最好的菜了。

要不是跟這幫廚師在一起,冬子還沒意識到這個規律。聽他們一說,還真是這回事。

火鍋容納百味,融合五色五香,是中華美食的綜合體現,至少是川菜中的巨無霸存在,但它卻違背了中餐品嘗的時間規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所以,當師傅把這湯的事點出來後,我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如果這湯是提前做好了的,不論你火鍋湯到什麼時候,既不需要加調料,也不需要加原來的高湯,隻需要服務員提一壺這個底料湯一加,那麼,火鍋的風味與最開始的理想狀態,就是一模一樣的,那顧客,在任何時候燙任何菜,都得到相同的享受,這種穩定性,居然被師傅做到了。師兄們,我說它是第一,大家沒意見吧?”

此時,老師傅發話了。

“你不能逼師兄靜態,最後投票,還是看個人。當然,你說這個標準化,我是有過考慮的。我在想,過去,我們老一輩,為了保持自己火鍋的風味,使用老燙火鍋,客人用過了,把老湯保留,再加料熬,這種辦法,在今天,違反了衛生條例,現代人更講究了。況且,他隻能解決自己風味的一致性,不能解決時間上的穩定性。我在想,是不是有一種辦法,能夠讓火鍋店可以輕鬆地完成這種穩定呢?於是,熬成底料湯,就成了我的思路。剛才你們的討論,基本上把我的想法,都說出來了。”

齊老爺子好像有一種坐不住的感覺,隔著冬子的座位,居然夠著手,拉了拉劉老板,劉老板也給齊老爺子使眼色。

此時,齊老爺子再也忍不住了。“兄弟們,師傅這是在做大文章啊。品味與時間的穩定性,湯的易保存易運輸的性質,以及保密性及美觀性,都考慮到了。當然,衛生也更容易控製。還有一個,就是它的陰陽平衡性,對健康有益的平和,與對味覺刺激的舒爽,都結合起來。這會有什麼效果?天南海北的人,都可以適應它。哪怕外國人,隻要過了怕辣關,剩下的,就沒有副作用了。這是在跟流行趨勢挑戰啊,這是大文章。”

對啊,以前老聽外地人說,重慶火鍋是好吃,但是,吃過後,有人肚子不舒服,有人解手不舒服,關鍵原因是,過度刺激的味道,讓人上火。老師傅把火鍋不上火的問題也解決了,既能夠快活,又沒有後果,那市場前景,是不可想象的。

酒好喝,喝多了難受。火鍋好吃,吃久了上下都痛。樂極生悲的意思,總在實效嘗試它的人身上應驗。如果有一種快樂,沒負擔,沒後果,哪個不願意來呢?更何況,這東西,不僅在中國有市場,哪怕到了海外,說不定,也會掀起一陣流行呢。

最後,大家進入評比階段,最後出來的結果,差距很小的。火鍋有五票,新式開水白菜有三票,鹵拚盤有三票,而冬子發現,那個新魚香茄子,也有兩票,一票是自己投的,另一票是哪個投的,不清楚。當然,還幾個一票的菜。

最後確定,新式火鍋,為第一名。大家給他取名,想了許多方案,有叫新渝火鍋的,有叫鮮湯火鍋的,還有叫它正和火鍋的。為什麼正?味道正。始終保持穩定的口感與風味,這就是正。為什麼和?因為五味五行調和,對人體平衡中和,這叫和。

劉老板卻想得更遠,他說到“我覺得,不要老加火鍋兩個字。大家想,火鍋界的老前輩們,肯定對這事有爭議,他們覺得,這改變了火鍋的傳統,何必跟他們發生矛盾呢?再說,這東西,哪怕不是燙毛肚,湯鴨血,就是在家燙蔬菜,不也是美味嗎?我覺得,今後如果核心競爭力是賣湯的話,它的適應性,就很廣了。比如,可以用它來泡飯,可以用它來煮菜,可以做成標準的罐頭在超市賣,給每一個人都有平時做它的機會。也給天下的廚師,一個簡便而厲害的辦法。”

這個口子開得太大,大家都沒想過來。倒是冬子有印象,他不自覺地說“就像廣東人做的鮑皇湯一樣,做成標準件,包裝好在市場賣,廚師做鮑魚,拿它就足夠了。我在廣東的餐館裡,看到廚房,那包裝袋子一開,廚師就拿它做了,方便得很,也很好吃,好像也推廣全國了。”

廣東菜,是值得所有廚師尊敬的菜係,他們的市場化能力,因為地域與開放的原因,更為強大。

“對,小陳說得對”劉老板說到“師傅,咱們就叫它正和湯,隻賣湯,肯定能夠占領市場,怎麼樣?”

大家肯定了這個想法,師傅也表示同意。

至於說到正和湯的製作辦法,質量管理,運輸保管流程,定價機製等,都提了很好的意見。已經涉及到金錢了,這事,就比較敏感。

此時,老師傅把目光盯向了齊老爺子“小齊,如果把它商業化,你怎麼看?你當過我的經理,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這把齊老爺子慌得不得了,他看了看大家的眼神,大家都表示願意聽他的。他在嚴格意義上說,不在這個行當,不掙廚師的錢,而他當過經理,為人公道,師弟們都信他。當然,更有一個原因,他年紀最大,況且,有幾個師弟,原來都是他當經理時招進來的。

“我說兩句,說得不對,請大家提意見。我首先有個提議,這個湯的配方,不作為今天的獎品。畢竟市場價值太大,給哪個徒弟,都不公平。師傅師娘為了培養我們,把孩子都耽誤了,師傅花這麼大心血,研製出這東西來,我覺得,這是對他孩子們的一個交代。也就是說,它所產生的經濟利益,應該主要歸師傅師娘,這個提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見。”

大家紛紛點頭。畢竟,師傅虧欠子女太多,以至於,子女對他,不太親近。弟子們想辦法緩和他們的關係,都沒多少辦法。師父是有孫子的人了,也快八十歲了,本來是享受天倫的日子,但是孫子外孫,沒一個送到他身邊的。子女現在事業不成功,與師傅缺少教育缺少關照,有極大的關係。


最新小说: 古神恩典 寒門科舉王 我的紙紮通陰陽 清宮秘史十二章 割肉十年還罵我白眼狼?我不乾了 人在三國開啟工業革命 北疆戰神:從邊軍小卒到殺穿蠻族 牧唐 這個古董會說話 鬥羅:我武魂比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