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學霸討論_人生一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一串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學霸討論

第二百五十六章 學霸討論(2 / 2)

當時,生物工程的留美學霸反射性地跳了一下“莫亂扯,有證據嗎?”

他是生物工程的學生,目前就讀於世界著名的大學,對基因的研究,已經進入相當專業的地步。那著名的雙螺旋結構,幾乎都時不時地進入夢境之中。什麼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已經成了他夢話中的口頭禪。人類基因編碼已經完成,他的導師甚至自信到這種地步給我一個基因序列,我來幫你找祖先。

基於實驗及邏輯的科學,可以到了隨時驗證的地步,這個學科已經建立了強大的基礎。對自己專業的自信,讓他敢於質疑任何其它缺乏事實依據的說法。

“你這是猜測,或者說是打比方,你還是清華的嗎?你還是搞數學的嗎?我看你有點走火入魔,往神學走呢?莫學牛頓,他是個混蛋。”

不要以為他在開玩笑,他們兩人對牛頓的曆史相當熟悉,他們對牛頓人品的差評,就是像牛頓學術上的好評一樣,是真心的。

我們隻知道,牛頓在經典物理學的巨大貢獻,也知道他對數學的貢獻。但其實,牛頓本人還是有弱點的。比如,他是一個相當貪財的家夥,研究煉金術,雖然多次失敗但仍然樂此不彼。他剽竊萊布尼茲的高等數學成果,利用輩份與聲望,把彆人的微積分發明權攬於自己名下,給後人留下了巨大的差評。

當然,萊布尼茲更厲害。你不就是提前看了我微積分的手稿搶先發布了嗎?那我這成果被你偷了,我搞其它的就是了。他發明了更多的數學成果,甚至哲學成果。比如二進製數學,為今天的計算機,奠定了基礎。偉大的人,總是有辦法證明自己的偉大。但作為朋友,牛頓這人,有毒。

牛頓晚年還研究神學,什麼是第一推動力,他歸於上帝,並且企圖用數學方法來證明。所以,有一句話是科學的儘頭是神學。這本是一句嘲笑的話,現在,社會上居然拿它當真理。可見,沒有科學素養的大眾,理解力到了何種地步。

“不不不,我並不是按嚴格的證據來說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我還是明白的。但是,這些假設,也不是完全沒有依據,這也是我近期思考的內容。雖然我是一個理科生,但對文科方麵的話題,也很感興趣。不專業,隻是好奇而已。”

清華生這段話,有某種把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引入社會科學研究之中的傾向,這可是一個大坑,留美學霸不得不提醒他了。

“兄弟,你跳入了一個大坑,沒有成熟的研究方法,是很難得出結果的。從感覺到感覺,那還怎麼證明?當然,你所說的依據,倒不妨聽著玩。”

“文化基因,這東西是一種傳承。比如,我們有五千年文明,曆代傳承下來的習慣,如此強大,經至於,到了外國生活上百年的華僑,都在這種習慣之中,過了兩三代人,還存在著,奇怪不奇怪?”

這個現象,老早就讓留美學霸意識到了。一般來說,人是社會的產物。一個從小出生在美國的人,在習慣與語言上,當然是美國人。但他們某些方麵的氣質,卻仍然保留著華人的文化特點。比如過春節,比如貼對聯,比如舞龍舞獅,比如打鑼鼓。

過去,人們一般把它們都歸因於家庭影響及民族認同感,很少用基因傳承的方式來理解它。

比如猶太人,保持著猶太教的傳統。但是,大部分民族保留自己文化傳統的方式,是通過宗教認同的。還有一點,是民族習慣。而中華文化的保留方式,既沒有宗教的神秘力量,也沒有所謂生活慣性。比如,在美國唐人街住的老華僑,已經傳到第五代第六代了,後代依然保留著用筷子吃中餐的習慣,這就很神奇。仿佛,巨大的外部生活環境,改變不了他們祖先停下的生活方式。

“對,相當倔強。”留美學霸用了一個感性的詞。

“不僅是空間變化影響不了它的傳承,時間長度也衝淡不了它的傳承。它就像什麼?像一個無限延伸的羊肉串,總有一根倔強的竹簽,串著它,從未散亂一樣。”

“具體點,說人話。”生物工程學生,討厭似是而非的東西,他需要確定性,這是科學訓練的結果。

“比如,你讀詩經,那應該是三千年前的東西吧。那裡麵人的情感方式,生活氣質,到今天也沒怎麼變化,你品,你細品。”

兩人想了半天,也說出了許多篇章。對《詩經》的重視,是從葛校長教語言時,就強調的。他給成績好的同學多次說過,大家學有餘力時,除了讀課本以外,多讀讀詩經。

當時,有些同學就笑,這葛校長說的話,跟孔子教育兒子時說得一樣的。當年孔子對兒子說,要多讀詩經,讀了詩經,才可以跟自己對話,哪怕多知道一些鳥獸的名字也好。

其實,說到這裡,他們都想到了一個猜測葛校長本人,就是在傳承這些基因,如同當年孔子一樣,作為教育工作者,反複讓學生學習這種基因,是有意的傳承。

年輕人最感興趣的,當然是愛情。於是,他們兩人談起蒹葭篇、桃夭篇、雞鳴篇,突然意識到,三千年前的愛情婚姻,人們追求的美好模式,到今天,自己這兩個飽受科學訓練的現代人,居然向往的模式,是一樣的!

這可是一個重大發現。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喜好與追求,與三千年前的祖先是一樣的,那就會震驚於,這種偉大的傳承。

“你覺得,有哪些內核,可以單獨提出來呢?”

留美學霸提出這個問題,很符合他的思維習慣。所有東西,如果不找出它的特彆不同的點,你就無法分析出來。雖然,當年葛校長講過“格物致知”的廣泛含義,但是,他如今操作最為熟練的,是把“格”當成區分,當成區彆事物不同特征。隻有找到不同的特征,你才能夠把握它的本質。

“找到了平衡路線,也許是中華文明的特征。”清華學霸覺得,他用平衡這個詞,也是暫時借用,隻不過,現在還沒找到更恰當的詞。

所謂平衡,是在哲學上三種關係的動態平衡。他解釋了他的思考。第一是人與自然的平衡,將天地人同樣看作平等的,人隻要主動適應了天地規律,就可以把握自身的命運。既克服了人定勝天的狂妄,也克服了被動接受命運的安排那種消極。當然,天地與人平等,就意味著沒有神的存在,沒有超越於自然與人的第三個主宰者。這是最偉大的理論,第一次讓人有的尊嚴,讓自然更有平和親切的理解。孔子推崇祖先崇拜的目標,就是崇拜人,而不是崇拜神。道家與儒家推崇易經,意思是天地陰陽是可以認識的,這就更從理論上,提高了人的地位。精衛填海,我命由我不由天,多麼具備奮爭精神。

第二是人與人的平衡,用社會倫理的辦法,如同孔子所說的那樣。通過人與人道德禮製與親情之類的聯結,讓人類形成以感情為中心的向心力,可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利益糾葛無處不在,因為情感與倫理的約束,讓這種衝突,有了另外的化解辦法。避免了兩種不平衡的極端要麼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總想永居彆人之上,提出物極必反、亢龍有悔的教導,要求大家謙虛。另一方麵又提出人的命運是可以自己變的,可以不服輸地奮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第三是人與自身的平衡,自己無限的思想、澎湃的情感,在受到現實約束之中,所處於的極不協調的狀態,是讓人痛苦的原因。而我們傳統文化中,提出“齊物論”,道法自然。或者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通過與他人與社會的參照,找準自己的位置。一日三省吾身,就是這種修養。所謂中庸,就是有度,所謂所度,就是掌握平衡。

說了這麼些,兩人好像達成了某種共識,又好像沒得出明確結論。

“你實話說吧,你究竟是喜歡冬哥的善良,還是他的肉串?”清華學霸問得直接。

“兩個都喜歡,咋了?就不興精神物質雙豐收嗎?”

“我就曉得,你這家夥,吃了不給錢的好東西,肯定高興,小算盤打得響嘛。”

“我再打得響,也比不上你們搞數學的。你口口聲聲說朋友,你吃他的羊肉,不比我吃得多些?”

大哥莫說二哥,麻子長得一樣多。

“也許是冬哥大方,羊肉是他家有的。但是,他這種自信的付出,底氣何在呢?兄弟,我是指精神上的。”

清華學霸想了想,對方這問題比較複雜,但很關鍵。對啊,冬子錢也不多,成績也不算很好,他卻始終處於一種比較開心比較自信的精神之中,付出熱情與羊肉串,付出某種說不清的溫暖與向上的精神。

原來在班上時,最調皮的學生,並沒有他開心得自然。成績最好的學生,家境最好的同學,也沒有他那種透進骨子裡的自信與驕傲,這是為什麼呢?

難道冬哥是一個盲目自信的人嗎?當然不是。

難道冬哥是裝出來的?也不是。哪怕一個貌似偉大的人,在身邊人眼中,也是平凡的。但冬哥不是這樣,越是身邊的人,越是莫名地親近他。

他一定具備某種底蘊


最新小说: 當詭異降臨世界,死亡即是終點 位麵審執者 六年後,她帶三個奶團炸翻全球 哥哥彆撩了,我腿軟 快穿之小鯉魚的躍龍門之路 列車求生:從寒冰世界遺骸開始 末世重生為二哈 基建末世:穿得越粉,殺人越狠 末世直播召喚黑粉後,驚動了國家 屍潮壓境,我的百萬雄師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