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銘接著說道:“攻之不克即成疲師,戰之不利又損之兵威。此時我大漢隻需命一悍將,領輕騎一萬出汜水關即可破關外之疲師。若是儘出汜水,則而有鄭州城,以新勝之兵銳直逼開封!齊國成兩難之地也。”
陳知節搖頭歎道:“葉先生足智,亦知崔將軍所言不虛。但……但君上不滿崔將軍之言,明升暗降,而後便有了九鳳翠玉冠失竊、困囚崔將軍之事。而寶冠失竊案中,我已能查實與周太子並無太大瓜葛,但田家的田國維卻說,此乃漢國一箭雙雕之計,即能除我齊國忠勇之將,亦能使我齊國大力追捕周太子!”
劉永銘心中疑測道:“這不會是宋憲派人做下的吧?”
陳知節接著道:“田國維言之鑿鑿,即便機智如我,當時亦是有些相信了。但後來我想了想,又覺得不可能。”
“如何不可能?”
陳知節應道:“因為我打探出來那九鳳翠玉冠曾出現在漢國黑市之中!”
劉永銘笑道:“長安黑市我亦是常去,不見得有此物,若有此物,我便已為六爺重金相購了!”
陳知節笑道:“我知葉先生為秦王殿下搜羅寶物萬金不吝,但此物不是在長安黑市裡出現的,而是在洛陽黑市!如果九鳳翠玉冠真是漢國朝廷所盜,不可能會讓它重見天日的!”
劉永銘點了點頭說:“不錯!想來那位齊國重臣田國維,必是以此理由言說齊君的。”
陳知節說:“齊君派使者入漢想探聽漢國虛實,亦想知曉齊國是否有動武之意。而事實上……”
劉永銘輕笑一聲:“你發現漢國這邊也正在積極籌備戰事!”
“嗬嗬,正是!我料這其中必是有人想挑撥我齊漢之好,欲使我二國相爭而設此詭計!這讓我十分不安呀,使我不得不親自來一趟,想看看漢國的朝中都有誰言戰!想知道這人到底是誰!”
劉永銘笑道:“你其實不必犯險親至的,我漢國不是有一位重臣與你們有所勾連麼?”
陳知節一愣,問道:“葉先生又知道了?”
劉永銘笑道:“這不是什麼秘密,漢國朝廷這裡正在追查呢。如果陳上卿能夠相告……”
“你覺得我會告訴你麼?”
劉永銘哈哈笑道:“現在也許不會,不過,我們可以做點什麼交易嘛!畢竟陳上卿能來找我,必是有事相商。隻要是相商,什麼結果又商量不出來呢?”
陳知節一聽哈哈大笑了起來:“坊間傳聞葉先生精於籌算,過目不忘,沉深內斂,沉默寡言。依我看來傳聞不實呀!葉先生可是好生會說話呀!”
“我與他人自是說不得彆的什麼話,但若是能與陳上卿交得朋友,會之我一二,使我在朝中也謀得那一官半職,我自是願意與您多說一些好話了。您也許不知道,我與陸家小姐有些情緣,但我之身份……嗬嗬”
“明白明白!”陳知節自行補腦了一下,可又嘖了一下嘴。
他說道:“這可讓我十分為難了呀!”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古之如此。您且說您的事情,且看看小生能不能幫上您的忙,我們再商量!”
陳知節為劉永銘倒了一杯茶,這才說道:“如葉先生之言,漢國朝中的確是有一件大臣與我齊國有所……有所往來,我從他口中得知,不管是首輔曹嶽、次輔狄懷庸,或是兵部胡璉庸皆是不言輕戰的!皇帝如此增兵汜水關口備戰,必是有其之因!想來也是受人蠱惑!這就讓人有所不解了!漢國如此!我齊國亦是如此……”
劉永銘問道:“你的意思是……有人在漢齊兩國國朝之中設計作梗,使漢齊互仇,又遊說兩國國君相互攻伐?”
“正是!為查出此人,不得已我這才親赴漢國!”
“可有懷疑之人?”
陳知節搖了搖頭說道:“我原本是懷疑來漢的田、張二位使節。於是設計派人潛入驛站秘密監視。但這些日子以來,我發現漢國朝廷這邊也在派人監視他們二人,而且他們來到漢國之後,所做之事皆是受齊君之命,並無違和!”
“包括聯絡當年秦王府舊人及一些與朝廷不滿之人?”
“正是!”
陳知節好似並不打算在劉永銘麵前隱瞞什麼。而且田曾波做出這樣的事情來也是符合齊君之意的。
陳知節又道:“後來我又懷疑是那個與我齊國相通之漢國臣工朋友所為,是他故意欺瞞於我。但經我之調查,在事後得知其並無說謊,曹嶽等人皆是反戰之輩!漢國上下除了漢帝一人,並無他人聲言征戰!我甚至懷疑了周太子柴世榮,但……”
“但他見不著我朝皇帝,自是不可能遊說或是相激!”
“正是!思來想去,現在也僅有一個辦法了!”
劉永銘腦袋一轉,嗬嗬笑道:“讓我漢國皇帝自己說說是誰在蠱惑於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