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亦是規定了領半俸自願退休原則,但也是默認升一級退休。
因為是半俸,所以有些官吏會有所不滿。
皇帝在實際實行退休製度的時候覺得這樣對一些特彆重要的臣子的確不夠優待。
所以一些以前做過大貢獻的臣子,都會讓其掛著某個閒職官銜返鄉休養。實際上就是退休了。
趙子由的兵部尚書是正三品的官職,而右光祿大夫是從二品的閒職。
但閒職歸閒職,這“從二品”還是很香的。
除了不必繳稅、年年拿“退休金”以外,地方上的官位還得十分客氣地對待著,更還不用理什麼政事。
有錢拿,又沒什麼煩心事,這種事情大部人也都願意。
劉永銘言道:“把這一茬忘了。雖然不在朝也不在職,但右光祿大夫是可以以致仕之官身監察地方的。他這一本上去,怕是討不得好。”
“如六爺所料,就是沒的好。太祖皇帝降了聖旨,把他的右光祿大夫給奪了,就在這一年,我外公便亡故了!”
劉永銘急道:“你彆聽風就是雨呀!太祖皇帝沒那麼虛偽,奪官去俸也就好了,不會做出那等事來!”
趙振華言道:“我知道!因為太祖皇帝那裡沒人做造轟天雷。”
“轟天雷?”
“這事您問過您王府裡的薛開山就知道了。有天夜裡,薛開山與九紋龍為緝拿水玲瓏……”
趙振華並不知道劉永銘即是九紋龍。
而那天劉永銘設計搞定水玲瓏那晚,胡梨的確是使用過炸藥。
當時劉永銘說是“暴雨梨花針”,趙振華稱為“轟天雷”
“哦!”劉永銘言道:“他們說起過這東西。”
趙振華信誓旦旦地說:“這東西就隻有一個人會造!”
劉永銘想了想,說道:“趙子季?”
“對!”趙振華應完之後,愣了一下,問道:“六爺您從何而知?”
劉永銘解釋道:“來此之前我人在奇川書局。傅奇川與我說,他與趙子由是好友,曾將結拜兄弟趙子季托寄於傅家,趙子季在傅家旅居之時寫下了這本書。奇川先生說你去找過他,還說起了隴南趙家,他怕找不著這本書來給你,故而不言及此事。今日他找著了書,卻不見了你,於是將書給了我,托我稍帶給你。”
“那本書果然是您故意顯擺在我麵前的!奇川先生外冷內熱,六爺您外惡內善,實不知如何恩謝了!”
“這書我剛剛看過,過裡的確是記了一些爆炸物的製作方法。寫得很細。不過,你之前沒見過這本書吧?”
趙振華言道:“趙子由從軍之時曾寫過一本紮記,上麵就有說過那趙子季曾在軍中用過此物!那本劄記現在在我手上。”
“還有另一本實驗紀要?”
“六爺的那本實驗紀要犯官我沒見過,想來是記載了一些機關的製作方法。我說的是我外公從軍之時所寫的劄記,裡麵記著那時他的所見所聞。”
“那本劄記傳給你了?裡麵除了轟天雷還記錄了些什麼?”
“六爺聽我說完您即會明白了。”
“講來。”
趙振華言道:“我外公被轟天雷轟殺之後,家長趙子仲便將自己的次子趙伯傳,也就是後來的秦王府長史趙謙過繼了過去,以繼香火。趙家每年都會派人給我外祖母杜氏送去銀錢,供以撫養子弟。”
劉永銘點頭說道:“趙子仲雖然之前不讓入籍顯得有些不通情理,但這事做的一點毛病也沒有,還得誇他呢。後來呢?”
“十四年後,趙伯傳考中了進士,因其才華橫溢,被表薦到了秦王府做事,隻是後來……”
“哦,對,父皇登基前趙謙是那時候進的秦王府。唉,不問你趙伯傳之事,他的事情我比你清楚。且問你杜氏撫養的女兒如何了?就是你娘親。”
“哦。外祖母杜氏獨自撫養一雙兒女,雖然杜家、趙家那裡都有所幫持,但還是因操勞過甚,病亡了。家母當時已有十八歲……”
“等等!”劉永銘又叫停了趙振華。
他連忙問道:“十四年後?十八歲?你母親在太祖皇帝登基之時已有四歲了?”
趙持華不明白劉永銘為什麼要這麼問。
他心算了一下,馬上應道:“是呀,這有什麼不對的嗎?”
“沒有,你接著說,後來呢?”
“後來,家母經由其義兄,即長史趙謙做主,婚配給了商洛府那邊的一位的名醫,便就是家父。家父承其師之職在宮裡也做過禦醫的,與趙謙相熟,人品也不錯,隻是後來因為洛王側妃……就是皇上當時的側妃、現在的楊貴妃。當時楊貴妃因用保胎藥不甚而流產,家父便去職返鄉了。”
“行了行了,這事不用你說,本王比你清楚!後來呢?”
“家父當時雖然年輕,但醫術還是很高的,那事件其實並非是他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