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用意_大明國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20章 用意(1 / 2)

“明朝的使者?”

安南國東都升龍府的“皇宮”內,胡季犛、胡漢蒼父子,一個大虞國太上皇,一個大虞國皇帝麵麵相覷。

這都要開始打仗了,大明派使者過來乾嘛?不過不管究竟是什麼意圖,該見還是要見一麵的。

“宣明朝使者進來吧。”胡季犛說道。

片刻後,兩名身穿大明官服的男子被領進“皇宮”中。

這兩人乃是李至剛的心腹,分彆名為朱勸、張,眼看著李至剛下台,在禮部混沒什麼前途,便主動提出出使安南,等打下來安南以後,便要在交趾布政使司謀個好位置。

而這種戰前出使,便是代價了。

隻要不被安南人砍了腦袋,日後定是有一番拔擢的。

看到這兩名男子之後,胡氏父子心中皆是微微一怔。

隻因為眼前的這兩名男子與他們所熟悉的大明使者有些差異。

一個高瘦,一個矮胖,二者完全就是兩種極端,而且神情似乎並沒有以前大明使者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反而有些漫不經心。

“你們就是明朝的使者?”看到對方的官袍後,胡季犛問道。

此前朱勸和張便商量過關於對方稱呼的問題,如今大明不承認他們的“皇位”,隻認為他們是謀朝篡位的逆賊,但當著人家麵說也不太好,索性便避而不談。

“不錯,我等便是此番前來傳旨的欽差。”朱勸回答道。

雖然疑惑,但是該給的麵子還是得給。

“二位遠道而來,辛苦了,請坐吧。”

“多謝。”

等朱勸和張落座之後,胡季犛笑嗬嗬地問道:“敢問二位這次前來,所為何事?莫非大明國想與我大虞握手言和?”

“當然不是。”

張毫不猶豫地給胡季犛撅了,他倆雖然怕死,但有些最起碼的東西還是懂得,那就是人與人之間有欺軟怕硬,國與國之間也有,他倆既然代表大明,那就既不能太過狂傲讓人砍了腦袋,也不能太過軟弱反而讓人瞧不起,要在小問題上輕輕放過,而在關鍵問題上絕不退讓。

如今的對話,就屬於關鍵問題。

朱勸和張一個紅臉一個黑臉,這時候輪到唱紅臉的朱勸了。

朱勸微微躬身行禮說道“在下奉命而來,其實隻有一件事。”

聞言,胡漢蒼皺起眉頭與父親對視一眼,說道:“既然如此,那朕且先聽聽吧。”

兩人自動忽略了“朕”這個自稱,接下來,張拿出永樂帝給自己的聖旨,宣讀給兩人聽。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今廣西布政使司奏來,安南國遣人來貢謝罪,原胡季犛父子罪本難容,今既改過自新,隻著他辦黃金五萬兩、象一百隻,以贖其罪。”

“若金、象不足,許以珠玉寶貝等代之,以足其數,即止大軍不進;若貢不如數,大軍即進以行天誅,那時雖悔無及。”

“恁禮部便行文書,差人去說與他知道,欽此。”

胡季犛父子很清楚中原王朝的規矩,“詔曰”是給天下人的;“製曰”是給百官的,通常帶有施恩的意思;“敕曰”則是用以獎懲,通常帶有訓誡警告的意思。

而這封聖旨從全文,或者說最後一句話來看,顯然是朱棣口諭轉寫而成的,充滿了漫不經心,不像是正式的國書。

胡季犛父子交流了一番眼神,顯然,他們都認為這是大明的緩兵之計,而且是頗為拙劣的緩兵之計,一點都不走心,僅僅是為了給發動全麵總攻的準備工作爭取時間。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朱棣給李景隆的聖旨中也說的清楚。

“今從爾之計策,遣使者朱勸、張攜禮部谘文,往安南索其金、象,爾之此計甚好,蓋欲弛其闊誌,非真實意也,朱勸等臨行,朕會而諭之,其二人已知曉爾之意圖。”

“故令到彼升龍府隻住五日,若五日內措辦不足,許隨多少,先將來納後卻差人納足.爾待朱勸等入境後,大軍隨後亦進,若遇差出納金象之人,就執之,造問聲息,須勿令彼知差來被執。”

最後朱棣還貼心地告誡了李景隆要注意保密,“今朱勸等到爾處,事機切不可令人知之,恐將士聞此其心懈怠,並錄谘文示爾,須要謹密。古人雲:事機不密則害成,爾等切宜慎之”。

瞧瞧,這是對李景隆多不放心,雖然是李景隆提的計策,雖然朱棣也覺得李景隆下了一手妙棋,遠沒有表麵那麼簡單。

不過朱棣該給的支持還是給了,不僅把安南王孫陳天平派人一道護送了過來,然後還把柳升的火炮部隊以及飛鷹衛熱氣球部隊都運了過來,最後還把徐膺緒調來給他做參謀。

回到當下,胡氏父子的反應卻大相徑庭。

“嗬嗬!真是可笑,簡直豈有此理!”

當聽到最後時,胡漢蒼忍不住站起來怒聲罵道。

胡季犛同樣也十分惱火,但卻保持鎮定的態度。

雖然現在已經沒辦法了,兩國已然劍拔弩張,並沒有什麼回頭路可走,即便服軟獻上黃金和大象,大明大概率也不會停手。

“明人不說暗話。”

張麵露狠色道:“既然你們不接受,那想必你們也應該知道了,現在我大明軍隊已經雲集廣西、雲南,隨時可以攻破伱們在富良江北麵的外圍陣地,即將攻城。”

“所以,我奉勸兩位,還是早些接受條件為好!切莫自誤!”

朱勸也勸說道:“不錯,我們華夏有句古話,叫做破財免災,能用錢財解決的問題,為什麼非要鬨得乾戈四起、血流千裡呢?”

嗯,這倆人名字真沒起錯。

這裡額外提一句,攻城,攻的是多邦城。

而多邦城所在的位置,在後世有一個比較知名的名字——諒山!對兩國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地方究竟是何等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可以說隻要拿下諒山這個製高點,富良江沿線便一覽無餘,大炮架在上麵想打哪就打哪。

而且就如同橫山之於占城國的意義一樣,諒山還是安南國的天然地理分界線,諒山以北,是層巒起伏、叢林密布的山地;諒山以南,是稻田縱橫、水網密布的平原,大明和安南之間,主要的官道就是從這裡走的,可以直抵東都升龍府,朱勸和張便是沿著這條路走過來的.諒山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升龍府的屏障門戶,諒山上的多邦城一旦被攻克,那就意味著安南國基本沒有翻盤機會了。

相反,如果多邦城能像南宋的釣魚城一樣死死地釘在那裡,那麼整條富良江防線都將穩如泰山!

胡氏父子當然很清楚諒山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命令安南國的軍隊在這裡修築了非常多的堡壘,除了把安南國全部的水師都調來助戰以外,還依托富良江和桃江等天塹修築了大段大段的城牆,又部署了安南國幾乎全部的精銳部隊。

除此以外,從元朝征安南、占城時代留下來的老爺銃也都被啟用,再就是大量的床弩也被布置在了防線上,所有的箭頭還都特意塗抹了毒藥。

十幾萬部隊,二十幾萬輔兵、民夫,安南國可謂是傾國之力打造了這條富良江防線,胡氏父子有充足的底氣認為,明軍定然會在這條防線上磕個頭破血流!看到二人的神情,張淡然笑道:“怎麼,二位難不成真的要負隅頑抗嗎?”

“雖然你們手握十幾萬重兵,又占據富良江有利地勢,但是,憑借你們的這點兒軍力,根本就擋不住我大明八十萬雄師的腳步。”

“更何況,就算你們守得了一時,我大明還會調遣上百萬的援軍前來助戰,你們覺得能夠守得住一世嗎?”

胡氏父子當然不知道明軍具體出動了多少兵力,他們雖然不好嚇唬,但也清楚靖難之役裡,大明確實經常出現幾十萬人規模的大會戰,說是八十萬未必有那麼多,但打個對折也著實不少了,明軍真要用人命來堆,把富良江染紅了,說不得也真打過來了。

不過胡漢蒼還是深吸了一口氣後,沉聲道:“這片土地是朕祖輩以來生長之地,朕絕對不可能棄之於敵。”

“你走吧,哪怕死在這裡,朕也不會同意你們的條件!”

聞言,張嘴角微翹,露出了玩味的表情。

“看來你們對這片土地抱著很深的感情啊,已經當成了自己家的地方。”

“啪啪!”

胡季犛突兀的拍了拍手掌。

朱勸、張二人還在疑惑,不知道對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就在他們剛剛邁動腳步的瞬間,隻見從外麵衝進一群侍衛,將朱勸和張團團包圍。

看著眼前這一幕,他們終於明白了胡季犛的目的。

“你敢扣押大明的使者?”朱勸臉上的笑意消失了,盯著胡季犛。

胡季犛微微一笑,毫不在乎的說道:“說笑了,隻是請兩位先做客一陣子。”

朱勸和張頓時臉色微變,這分明是想把他們扣押當做人質!

“天兵至爾等化為齏粉矣!”張憤恨地說道。

“嗬嗬。”

胡季犛便是個極簡版司馬懿一般的人物,謀劃了一輩子臨到老才謀朝篡位,臉皮厚的很,絲毫不介意對方的詛咒,反而笑道:“其實你們也不用太擔心,隻要你們投降我大虞,高官厚祿唾手可得,另外,還會讓你們有貴族的身份,讓你們享受最好的待遇,並且賜予土地和財富!”

“太上皇說的不錯,朕可是是一個仁慈愛民的明君,對待你們這樣忠貞耿耿的漢臣,是一定不會虧待的。”胡漢蒼也跟著信誓旦旦的說道。

“哈哈……好一個仁慈愛民的明君。”張仰天長嘯,似癲狂了一般。

良久,他才收住笑容,盯著胡氏父子:“你們不愧是能乾出謀朝篡位之事的,居然想用這種謊話騙我投降!可我家世代都是大明的忠臣,寧願站著死,也絕不跪著活!”

看到張堅決的態度,胡季犛無奈歎了口氣。

隨後,他緩慢的抬起手掌,兩邊的侍衛頓時拔出刀來,對準了使者們的脖頸。

胡季犛冷漠的說道:“你們是聰明人,應該知道怎麼選擇。”

而朱勸和張則是閉口不言。

下一瞬,兩人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

胡季犛坐在“禦花園”的涼亭內,喝茶休息。

不多時,三名文官模樣的安南人走了進來,正是三江安撫使陳恭肅、通判枚秀夫、僉判蔣賓。


最新小说: 契約女友太美,大佬一個個淪陷了 悠閑小軍嫂 大理寺第一主簿 爺是病嬌,得寵著! 撩錯攻略對象後,每天被迫修羅場 白天冰冷的雌性,夜裡被大佬哄軟 惡雌隻想洗白,獸夫偏要她洗白白 傾城毒妃:邪王寵妻無度 末世重生之我在空間產物資 失憶alpha老公總想給自己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