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話音很輕,但是聽在胡惟庸的耳中,卻是如同炸雷。
將胡惟庸嚇得毛骨悚然,大腦飛速轉動,隨後胡惟庸還是硬著頭皮說道:
“是李相想出來的。”
朱元璋臉色逐漸變得麵無表情,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等明日早朝,再在朝堂上一起說吧。”
“你今天先退下吧。”
胡惟庸趕忙跪下行禮,隨後緩緩退出上書房。
....
胡惟庸走後,朱標看著朱元璋陰晴不定的臉,試探的問道:
“父皇,怎麼了?可是胡惟庸奏折上,有何不妥?”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標,隨後將手中的奏折,遞給朱標,讓朱標自己看。
朱標接過奏折,快速瀏覽了一遍,疑惑的問道:
“這上麵的方法,說的非常精妙,兒臣以為絕對能夠解決修建高速公路銀子的事情,為何父皇還如此生氣呢?”
“你看看最後的署名。”
朱元璋讓朱標接著往下看。
朱標更是疑惑,直接翻到最後一頁,在看到署名是李善長和胡惟庸後,說道:
“的確如胡惟庸剛才所說,這主意是李相和胡惟庸兩人想出來的,有什麼問題嗎?”
“方法沒有問題,但是署名有很大的問題。”
朱元璋解釋道:
“現在中書省的權力越來越大,本來咱將胡惟庸調到中書省,就是為了分李善長的權利。”
“結果現在兩人竟然好的穿一條褲子,這樣下去,朝堂上的局勢就會失衡。”
“劉伯溫獨木難支,而李善長和胡惟庸聯手,卻能占據中書省。”
“再加上淮西集團那群驕兵悍將的幫助,李善長和胡惟庸已經能夠壓製住劉伯溫,這比修高速公路還要重要一百倍。”
“朝堂上的局勢,絕不能失控。”
朱標似懂非懂,脫口而出說道:
“既然如此,父皇就從外地再調一個能臣乾吏,進入中書省,來分李善長和胡惟庸的權利即可。”
“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朱元璋搖了搖頭,說道:
“哪有這麼簡單?”
“要找的這個人,不僅要有出色的政績,來說服朝上的群臣,還要是浙東人,能夠和劉伯溫相互呼應。”
“除此之外,還要能夠在李善長和胡惟庸的手中爭權奪利,咱想了很久都沒有想到有什麼人滿足這些需求。”
“兒臣倒是有一人舉薦,或許可以滿足父皇的要求。”
朱標腦海中卻是跳出來一個人,覺得和朱元璋剛才說的簡直就是同一個人。
朱元璋聞言,大為驚喜,朝朱標問道:
“誰?誰有這麼大的能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