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見朱元璋以及朱標都是興奮的不能自已,不得不出聲提醒道:
“皇上,即便是天竺物產豐饒,土地肥沃,適合耕種。”
“可是天竺畢竟是不弱於大明的國家,帶甲百萬眾,咱們又怎麼能從他們手裡奪得土地呢?”
“哈哈哈。”
朱元璋聽到這話,更是得意的大笑,說道:
“伯溫,天竺雖然看上去強大,但是在咱們大明新式武器麵前,終究是不堪一擊。”
“你可曾聽聞三百步取人首級,如同探囊取物?”
“你又可曾見過,威力巨大的武器,釋放出去之後,瞬間糜爛方圓三裡?隻需區區幾個彈丸,就能讓方圓幾裡之內,寸草不生?”
劉伯溫覺得朱元璋今天不正常,很不正常。
這種話都能說的出來?難道是得了什麼癡症不成?
彆說三百步取人首級,城牆上的床弩,倒也能做到,隻不過準頭不太準。
但是要說幾個彈丸,就能糜爛方圓數裡,寸草不生?
這怎麼可能?
他劉伯溫雖然不算武器專家,但是縱觀華夏的書籍,也從來沒有這種武器的記載。
彆說記載,哪怕是想都不敢想。
劉伯溫將目光轉到朱標身上,但是卻是看到朱標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這讓劉伯溫隻覺得有些毛骨悚然,因為如果朱元璋得了癡症,那麼朱標卻不可能也得了癡症。
兩人不可能同時都瘋了,那就隻有一種可能。
大明現在真的有這種武器,而且朱標和朱元璋都已經見過了。
劉伯溫又想起了李進,如果這麼說的話,那麼李進憑借這種武器,將倭寇給徹底剿滅,也能說得過去。
想到這裡,劉伯溫不覺得有些汗毛倒豎,這說明現在的大明軍事實力,的確是已經冠絕天下。
加上李進手中的這種武器,那麼這天下雖大,可還有誰能抵擋明大明鐵軍?
劉伯溫眼神瞬間變得複雜起來,國雖大,但是好戰必亡。
怪不得如今的朱元璋如此膨脹,所謂身懷利器,殺心自起。
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朱元璋隻怕現在對上誰,都是信心滿滿,甚至劉伯溫覺得朱元璋已經在策劃如何北伐漠北。
畢竟在朱元璋心中,他最大的敵人,還是在漠北。
劉伯溫作為左都禦史,禦史的領頭人,自然不能看著大明被朱元璋一步步的拖入戰爭的深淵。
頓了頓,劉伯溫緩聲開口,說起了一個典故。
“皇上,太子殿下,臣想起一個典故。”
“漢朝建立之初,漢高祖劉邦想要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於是率軍北擊匈奴,卻被匈奴圍在了白馬山。”
“劉邦賄賂匈奴單於重臣,方才突出重圍,死裡逃生。”
“而後,漢朝曆經文景之治,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減輕刑罰,致使太倉有不食之粟,都內有朽貫之錢。”
“傳至漢武,漢朝財政國力在此時達到了頂峰,於是漢武帝北擊匈奴,收複河套。”
“使得匈奴,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漢武已經達成了自己的戰略目的,將匈奴驅趕到了漠北地區,使大汗子民不再受遊牧民族的侵擾。”
“但是後期的漢武,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致使大漢百姓疲敝不堪,大量壯丁被拉去漠北作戰,大片良田無人耕作。”
“原先繁榮昌盛的大漢王朝,短短十年之間,竟有了王朝末日之景。”
“武帝後期,勞師遠征,徒勞無功,國雖大,好戰必亡!”
劉伯溫說完,昂起頭看向朱元璋,眼神中儘是堅定。
哪怕是被朱元璋責罰,甚至是降罪,劉伯溫這話還是要說。
大明剛剛安定不過數年時間,而大漢當初經曆文景兩代休養生息,經武帝一朝,都差點滅國。
若是朱元璋現在窮兵黷武,底子單薄的大明根本就無法承受得起這種折騰。
朱元璋的臉色騰的一下子變得漲紅,目光中殺意暴漲,狠狠的瞪向劉伯溫。
他豈能聽不出來,這是在說自己窮兵黷武,不顧百姓安危,不顧大明社稷,說自己好大喜功。
不過劉伯溫卻是怡然不懼,就這樣平淡的看向朱元璋的目光,哪怕朱元璋現在就要殺了自己,自己也要把這些話給說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