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乘風覺得吳有平真的是個軍事外行,在整個東北,隻有何銳才考慮了全威力彈藥的問題,包括徐乘風、程若凡等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的軍校生們都沒想起有這個問題。甚至連保定軍校教官出身的周胤善也沒想過這個問題。
現在的問題不是槍支的威力,而是部隊熟悉新步槍需要時間。雖然基本戰術已經完成,但是根據武器的不同,基本戰術也得跟著有些調整。這樣的調整需要時間,甚至是比較長的時間。
正考慮該怎麼讓吳有平明白軍事知識,徐乘風就聽程若凡說道:“我就問一個問題,頭一萬支槍交付部隊需要多久?”
徐乘風登時覺得程若凡說的好。即便讓吳有平理解了軍事,其實意義不大。負責部隊是徐乘風和程若凡這些軍人,現在軍隊要考慮的就是裝備交付時間。
吳有平思索了一陣,“最晚11月。”
“還要半年?”程若凡皺起了眉頭,“那麼頭一千支步槍什麼時候能夠交付?”
“最早也是10月初。”吳有平這次回答的就很乾脆。
這下程若凡也不再說話。他現在能確定收複中東路的時間一定會在1918年,而不是1917年底。除非何銳現在改變思路,讓部隊按照原先的計劃,大規模裝備莫辛納甘步槍。但是看得出,何銳已經下定決心要使用新的自產步槍。
徐乘風打破了短暫的沉默,“我們知道了,告辭。”
程若凡覺得自己能理解何銳的想法,使用自產步槍作戰當然是好事。但是相比較起來,早日收複中東路更是好事。所以臨走前,程若凡還是忍不住多問了一句,“新式步槍的造價比莫辛納甘便宜麼?”
吳有平搖搖頭,“主席和我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們都認為把那些武器直接賣給俄國人會更便宜,二手步槍買不上價錢啊!”
離開了吳有平這裡,程若凡歎道:“我還真沒想到二手步槍的問題。按照有平所說的想,也沒錯。”
徐乘風嗯了一聲,心裡麵其實有些不讚同。並非不讚同吳有平的看法,而是覺得吳有平的思路完全不符合軍事常識。軍隊思路下的利益,是換裝帶來的混亂被最大限度的削弱。
如果那些莫辛納甘步槍隻是一個過度狀態,就的確沒有必要去裝備。換三種步槍隻會增加部隊換裝的混亂。
吳有平當然不知道部隊的同誌們怎麼想,此時他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工業領域方麵。即便不懂軍事,吳有平懂工業。新槍采用的子彈彈殼是常見的黃銅製作,彈頭卻是被銅鋼芯。
這個設計的好處毋庸置疑,廉價!
不管是純銅彈頭或者是鉛芯彈頭,加工起來都很容易,但銅和鉛的價格可比鋼貴多了。還存在一個供貨問題。
不過廉價卻不意味著簡單,根據子彈設計,每一粒鋼芯的製造都是要用車床加工。把鋼柱切削成規定的尺寸。除此之外,外麵的被銅部分,要用衝壓機把銅衝壓成適合的銅帽。鋼芯還要與銅帽良好的結合。
光是考慮這些,就已經讓吳有平感到頭痛。至於什麼裝備時間,完全不在吳有平考慮的優先項目裡麵。
由於用處單一,而且子彈需要的量足夠大。所以吳有平這邊已經開始了專用設備的研發,並且在工程師與技師們的努力下,成功生產出了三台鋼芯加工樣機。但這個畢竟是東北機床廠第一款真正的全自研設備,吳有平關心的都是機床能否如設計的那般生產出產品來。
一旦產品合規,就要開始大規模生產這款彈頭加工設備。這壓力真不是一般的大呢!
吳有平心中不安,就前去找了此時必須找的人。統計局局長許嘉聽完了吳有平的話,微微一笑,用他好聽的男中音答道:“吳市長,你知道咱們現在有多少乾部,有多少人已經建立起了檔案?”
吳有平被許嘉的回答弄的有些訝異,便順著許嘉的話問了下去,“有多少?”
“輪訓製度下,現在有了六萬四千多農村以及土改乾部。建立檔案的人員超過了五十萬。兵工廠需要多少人?”
吳有平著實沒想到負責人事檔案的統計局竟然完成了這麼龐大的作業,一時呆住了。不過看著許嘉認真的目光,吳有平強行思考,回憶起數字,“現階段需要五千人。”
許嘉微微一笑,“五十萬人裡麵選五千個。百裡挑一,我覺得問題不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