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下午,董明一個人出現在了球館,這是他返校以來,第一次自由訓練,並且,今天他的訓練也帶了明確的目標,那便是要嘗試在他的步法訓練之中,通過功法對力量進行監測,用以來提高力量使用效率。
董明將球包扔到條凳之上,除去身上臃腫的外套,露出一身長袖的羽毛球服,然後,又將鞋子換好,這才緩緩走上場地中央,慢慢做起了熱身運動。
將應該拉伸的肌肉及關節,一點點拉動,董明在熱身之後,沒有急著啟動功法,還像以往那般,按“米字步”慢慢跑了起來。
約麼十來分鐘之後,董明感到身體已經隱隱發熱,足可以抵抗球館內的寒冷,他才停了下來,接下來,他要進行一件值得期待的嘗試!
功法運轉,內視功法對體內形成了監測,米字步慢慢跑動了起來,身體內的力量開始遊動,各色力量的大小及方向,被他的功法一一捕捉,呈現在他的腦海。
幾個來回之後,董明再次站定,他的臉上,卻變得陰晴不定。
董明出現這種反應,難道是他發現了問題不成?怎麼說呢,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總之,這件事情要遠比他想像得更加複雜。
董明發現,在他奔跑的過程當中,力量的遊動情況與跳殺差彆巨大,他在奔跑時,體力的力量遊動,絕大多數都能遵循正確的時間及方向,卻不像跳殺那般,存在著諸多不一致。
他步法中力量的統一,說明了他的步法技術,對於力量的使用效率較高,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對董明是一件好事,最起碼說明他在步法上的技術,沒有出現太多力量浪費的情況。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對力量的運用效率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程度,在速度方麵的提升空間不會太多!
有了這個發現之後,董明有種謀劃還沒有得到實施,便已經受到了挫敗的感覺,原本想得挺美,假如他能通過內視之能,可以在步法中對力量更好地加以運用,他的速度便可以得到顯著提升。
如果這個想法可以實現的話,董明的速度不要說超越孟國平,甚至很有可能擁有追趕才藝等人的能力,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他的心中難免出現了一陣失落。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董明不得不細細思考了起來。
很快,在董明的腦海之中,便形成了一種猜測,至於猜測是否合理,對他卻也並不重要。
步法技術,說白了隻是簡單的奔跑,最多算一種更適合球場節奏的奔跑,兩種跑法不存在實質性的差彆。
奔跑是人們最常用的一種技術,使用的場合也非常多,哪怕是那些不接受訓練的人,日常也不會缺少奔跑,奔跑技術幾乎成為了人們的一項本能技術。
作為本能技術,奔跑對於力量的運用,效率已經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幾乎不存在多少提升空間。
而跳殺則是一項人為設計出來的羽毛球技術,這種技術隻是針對於羽毛球運動,它不是人們本能運動技能,因而,施展跳殺技術時,出現力量運用效率較低的情況,實屬正常。
董明呆呆地站在球場上,他的情緒從興奮直接跌下山崖,這種落差,甚至讓他一時難以接受。
步法訓練中那種力量流動,一次次在他腦海之中呈現,冷冰冰的現實已經告訴了董明,或許這一次,他選擇錯了方向。
功法是董明身上最強大的利器,雖然現在董明想再重入煉氣已經極其艱難,但是,他的功法卻一直在為他的羽毛球運動幫助,比如在放網球中,內氣外放可以讓他打出高質量的網前球,還比如,他的內視能力這階段正在改善他的進攻威力,並且,他所擁有的極強耐力,也是功法帶給他的福利!
在功法的協助之下,董明有信心在幾個月之內,可以使他的進攻能力具備挑戰才藝的實力,哪怕仍有不及,估計也相差不遠,但是,他羽毛球的另一項重要技術——步法,卻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董明不知道現在應該怎麼辦,在羽毛球最重要的步法技術麵前,他的功法近乎失去了作用,這是董明最難以接受的事情。
董明的腦海之中,仍然被剛剛複雜的力量流動填滿,那些力量流動像電影般一次次回放,忽然之間,董明的眉頭微微皺了一皺,再然後,他的臉上卻露出了古怪之色。
片刻之後,卻見剛剛還站定的董明動了,他的動作沒有什麼特彆,仍然還是米字步,隻不過,他的步法節奏,卻要比剛剛慢了數拍。
董明反複地重複著這個動作,中間還時常會出現短暫的停頓,而此時董明的臉上表情,也是時而陷入沉思,又時而一臉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