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開大釁於邊(六千字)_大明嫡長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嫡長子 > 第119章 開大釁於邊(六千字)

第119章 開大釁於邊(六千字)(2 / 2)

但聖旨在前,隻能做不能說。

“三王子,這是聖旨,你衝我再多吼叫亦無用。我周度是大明的鴻臚寺卿,自然是尊我大明皇帝陛下的旨意而行事。”

“啪!”巴爾斯博羅特氣得漲紅了臉,“你們這是侮辱我!侮辱我大元大可汗!回去後我必定向我的父汗如實稟告,將來兵戈相見,希望你們的皇帝陛下還能有勇氣下這樣的詔書!”

說起來,大元大可汗這個稱號是小王子上表之中的自稱,第一次有這個提法時,滿朝文武官員還就此展開過激烈辯論,認為小王子‘書辭悖慢’,以敵國自居,當然討論到最後是覺得‘不必深究’。

周度自覺理虧,底氣不足,再加上巴爾斯博羅特的語氣傲慢至極,令他也覺得有些受辱,所以便不想與他繼續糾纏,直接拍案而起,就這麼走了。

反正我隻是傳個旨意,你要是不滿意,也彆衝著我!

“我要見大明皇帝陛下!”

周度不理他了,玩了一手消失。

而在外間、京城的街頭,一隊一隊的士卒持槍而出,他們像是一夜冒出來的一樣,在街道之上來回巡邏!

巴爾斯博羅特一看這架勢,心中一驚。

與此同時,屋裡走出一個紮著辮子的少女,“三哥,可是你做了什麼?為什麼外邊那麼多的明軍士兵?”

“你先進去。”巴爾斯博羅特眼神中多了幾分憂慮,“得去提醒一下格爾舒他們,明廷有這樣的變化,應該是和他們那個近來大出風頭的太子有關係。據說,那個人聰明絕頂,智謀百出,如果順利登基,將來必定是父汗的心腹大患!”

這一點,少女自入了關之後也漸漸聽了一些了,有的人說大明的下一位帝王像仁宗,因為他寬厚待人,有憐憫之心,也有人說他像太宗,因為他行事果決,手起刀落,這才沒多久,就有大臣死在他的刀下了。

當今聖上登基十一年,也沒殺過幾名大臣。

“我覺得這個消息比咱們購買再多的布帛鐵器都要重要。三哥,咱們要忍,要活著回去告訴父汗!為了這幾個銀子起了衝突,我們和部族的勇士都會白白送上性命,那個太子和現在的大明皇帝不一樣!他是會殺人的!”

巴爾斯博羅特握緊了拳頭,“也不必害怕。父汗幾十萬的勇士就在大同關外,他們也不敢拿咱們怎麼樣!”

“可父汗連大明出了這麼厲害的太子都不知道!漢人有句話,叫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要父汗在不知道敵人有變化的情況下作戰嗎?!”

“那也不能讓他們就這麼侮辱了!我一定要見一見大明的皇帝!”

……

乾清宮已等了兩日了,

這兩日宮外不時就會來奏報:

韃靼使團聽了聖旨,雖怒,卻毫無動作,隻說要進宮覲見。

弘治皇帝如今心下大定,這是他為數不多的‘外交光榮時刻’,年輕人、又是皇帝,怎麼會不好麵子?

他是受了鼓舞,心中帶著激動,

但朱厚照比他冷靜的多。

甚至有些失望,看來這些所謂的勇士,比鐵木真忽必烈、皇太極多爾袞時代的那種北方勇士都要差一些。所以說在曆史上沒有取得這幾個少數民族領袖的成就。

達延汗這個所謂的中興之主和真正奠定基業的開國之君相比,也還是差了些。

“……看來,他們也生不出什麼騷亂。”朱厚照說著還看了看謝遷,

這位東閣大學士本來是擔心皇帝那道旨意一下,韃靼人會鬨點什麼動靜來著。

但謝遷也有話講:誰知道你為這五百人,找五千人在外邊兒看著?!

“本宮先前就說過,在我大明都城,區區五百人,他們能如何?”

這種事情,本來就是看拳頭的大小。

但那道旨意,是皇帝要強行發出,其實許多人都不滿意。

便是在暖閣之中,亦有左都禦史戴珊進言,

“殿下天縱之資,固然可以料定到小王子有侵犯我大明之野心,但有今日之舉後,將來必然會有人說,小王子之所以進犯,乃是因為我們禮數不周,故意激怒小王子。”

這是說這個辦法實在不聰明。

朱厚照奇怪,“小王子不是一直在犯邊嗎?何以會說是因為本宮的原因?”

戴珊回說:“殿下可知,王威寧王越)威寧海大捷三年後,小王子率三萬餘騎寇邊,正是對威寧海大捷的報複。因而當時即有人說,這是開大釁於邊。自此,邊境無寧日,士馬疲弊,饋運耗竭,公帑私蓄皆赤立,邊民荼毒有不忍言,而武階冗濫亦不可勝紀。”

這話的意思,就是怪王越打疼了韃靼人,招致了人家的報複,所以叫‘開大釁於邊’。

朱厚照一聽就氣不打一處來,“怎麼有這樣的糊塗蛋?這一次應該沒有人人說這麼沒出息的話吧?!”

弘治皇帝翻了一本奏疏出來拿到太子麵前,“山東布政使黃文佑。近來,他已連上兩道折子了。所說的也是戴珊之言,擔心朝廷的旨意會惹來大禍,甚至不需多久就會引來小王子更大規模的寇邊!嘿,他人在山東,比朕這個在北京的還要害怕。”

朱厚照:“……”

“父皇!兒臣請旨將此人抓起來!”

戴珊等人聞言,大驚失色,“殿下,不可!”

“有何不可?!”

戴珊語速極快,“黃文佑為人臣子,諫言乃是本分,何以有因一言不喜,便將朝廷命官捉拿下獄的道理?”

“非也!”朱厚照站起來很認真的說:“我要治的就是像黃文佑這一類的官員。朝廷的每一次大捷都是邊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拚出來的,那一代人拚贏了,後世人拚不贏,難道就要說是祖宗們開了大釁?!照此推理,那先帝三犁虜庭,太宗皇帝五征漠北,豈不是開了更大的釁?黃文佑這封折子豈不是也連先帝和太宗皇帝也一並怪罪了?!如此沒出息的官員,朝廷要之何用?!”

“此外,黃文佑這封折子竟然怪罪起了打了勝仗的將士,若是這樣的官員不治,還任他們在朝堂上聒噪,傳出去,豈不是寒了我大明將士的心?父皇又沒有讓他上前線,他在山東還要亂我軍心。如此沒腦子的官員,朝廷要之何用?”

戴珊心想,這道理還能這麼講?

朱厚照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有‘隻要聽話一點,敵人就不會打我‘的想法,這個歪風一定要刹住。

上次也是這個黃文佑,說什麼閹黨。

這種腦子比較死的官員,跟他這個太子是永遠不可能對上路子的,早點拿下早點為好。

但戴珊似乎還是有些不能接受,

“殿下,如果以這樣的理由捉拿臣子,那麼我大明朝怕是有數以百計的官員都要被下獄問罪!”

戴珊本想說的重點是太子你這個抓人的理由實在不充分,因為大家都是這樣,你較這個真那就沒意思了。

說起來也算懟得狠的,再說直白點:那就是,太子你到底懂不懂朝堂啊?!

但也許是這個左都禦史和太子殿下的交手少了,所以這樣輕易的開口。

像是李東陽和謝遷一聽他這個話就心中一沉,頓時覺得頗為不得體。

朱厚照果然臉色一變,“戴珊!你這話什麼意思?!照你之言,這朝堂之上,該怎麼辦難道是看人數多寡的嘛?幾百人覺得不對,那本宮就不對?真要這樣,來個幾百人逼宮,本宮這太子也還坐不得了?!”

李東陽和謝遷一聲哀歎:說什麼來著。

戴珊被這大帽子一扣,心中慌亂,跪下說道:“臣心中絕無此悖逆之念!臣隻是在說……似黃文佑這樣的官員,並無大錯,他上此折也是一片忠君愛國之心,若是就這樣抓起來,豈不令天下官員驚心?”

朱厚照道:“那麼他驚了邊關將士之心又怎麼說?本宮三日前還收到邊關軍情奏報,此時王越正在和韃靼人浴血奮戰,朝中竟有官員說他開大釁於邊。這筆賬,怎麼算?”

“啟稟陛下。”李東陽這時候開口,“臣也以為殿下所慮為當行之舉,值此邊關戰事未歇之時,黃文佑難脫擾亂軍心之罪,不治則不足以告慰戰死沙場之英靈。”

戴珊臉色一變,李東陽怎麼和他講相反的話?!

李閣老這份心思,也隻有謝閣老能領會了,“臣,附議。”

他知道李東陽不是要和戴珊唱反調,這是為了救他,因為要是再爭下去,太子估計會把戴珊一起給辦了。

好在戴珊也不是周經的性格,沒有死強下去。兩位閣老都這麼說了,他有再多話也悶了回去。

皇帝一看還有這樣的效果,心中對兒子駕馭大臣的能力更加覺得驕傲。隻要是他一開口,這些人千百個不願意也得照辦。

“那便傳旨吧,將山東布政使黃文佑捉拿進京!聽候發落!另外……巴爾斯博羅特要入宮覲見一事……”

“父皇。”朱厚照主動請纓,“兒臣是儲君,本就有接待外國使臣之責,加之那道旨意也是出自兒臣,這個巴爾斯博羅特便先讓兒臣應付吧。”

皇帝一覽眾臣的表情,發現似乎是都沒什麼意見的樣子,於是大手一揮,

“準奏!”

====

六千字,今天四點那章就合在這章一起發了。

周六結婚照常更新,周日又為了周一、二、三出差存稿,我知道相比日萬的,更新還是不夠,但本貓為了這本書已經用儘了洪荒之力了,畢竟我還有本職工作。

周二、周三的稿子晚上回酒店碼,儘量不請假。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致命滲透 我對夫人絕無他想 無道之上 沒招了!誰家好人在恨綜磕CP啊 帝國崛起:開局直播滅匈奴 男多女少異世寵 邊關兵王:我靠殺敵養妻女! 開局兒孫滿堂,手握空間栽滿糧 師妹,老夫都八十了,求放過! 竊位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