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工智能!
庇護所中的道路走到了儘頭,前方出現了略微開闊的空間。
立柱支撐著數米高的穹頂,其形貌有些類似人類文明曾經流行的地鐵的站台。
大功率射燈刺破了黑暗,隱約露出分布在兩旁的高大入口。
北極星推測這裡應該是逐日者文明的行政區域,他們最後的文明中心之一應該就在這裡了。
這片區域很整潔,沒有逐日人的屍體和其它的雜物。因此探索隊很輕易的在建築群之間穿梭,尋找那個“逐日計劃”的線索。
逐日者文明的信息技術水平有些落後,即使是這些明顯重要的辦公區域,也僅僅有著類似人類發報機的原始無線傳輸設備,一摞一摞的“紙”製文件在建築裡堆積如山,似乎他們完全沒有數字存儲器。
“看來文明之間的科技發展水平具有一定的隨機性。逐日者有著如此先進的材料學水平,計算機技術卻落後人類一百多年……”
北極星在數據庫中記錄下自己的猜想。
“文明的科技發展有很大的隨機性,不同文明的科技樹差異非常大。”
這些建築更多的是行政單位,探測器在其中找到了大量的各類記錄,它們曾維持著庇護所的正常運轉。
而在更為深入的區域,探索隊終於有了新的發現。
“眼線”級探測器從建築三米高的狹窄入口斜著擠進去,準備例行記錄建築內部的信息。
這次的建築內部卻格外的大,弧形的牆壁上畫著已經無法分辨內容的壁畫。
隻能隱約看到處在中央位置的是一團藍色的光暈。
沿著陡峭的樓梯上到二層,探測器幾乎是立刻又縮了回來。
北極星著實被麵前的東西嚇了一跳。
空曠的房間中心有一個圓形展台,上麵放著一架銀色的細長衛星,有著巨大的太陽能板。
和墨提斯從工廠推測出的衛星模型幾乎完全一致。
由於其恐怖的性能,這個東西直接被打上了危險品的標簽,發現瞬間就觸發了警報。
隨後,北極星才反應過來。
這地方多少年沒有電了,什麼電磁鐵它現在都是一塊普通金屬。
探測器小心翼翼的繞著它觀察,發現底座上刻著一行小字。
“逐日計劃,控製單元模型。”
這些衛星和“逐日計劃”有一定的關聯,那這裡很可能和逐日計劃關係密切。
大部分顏料書寫的文字都看不見了,北極星隻能推測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
房間周圍的牆壁上同樣有一些壁畫,但是主體已經模糊不清了。
四周是黑色的宇宙空間,底端有一顆藍色的星球。在靠中心一點未剝落的地方,能看到很多小小的輪廓,似乎都是那樣的的衛星。
“生產衛星的工廠有很多,逐日者耗費巨量的資源生產不知道多少顆衛星並把它們發射進太空……”
這個建築似乎主要是展覽和科普目的,沒有更加詳細的描述。
也可能是詳細的描述軼失在了漫長的時光裡。
更多的探測器陸續進入了地下空間,甚至一座“空泡2”中樞作為電池也被運了進來。
北極星開始有目的的尋找有關“逐日計劃”和衛星的線索。
……
探測器最後定位到了一座更加巨大的建築。
這是空間裡唯一一座獨棟的建築,聳立在被挖掘的很巨大的空間裡。
前方有一座類似石碑的結構,上麵刻著字。
“逐日計劃研發中樞。”
並不需要刻意尋找,最重要的事物自然有著同樣明顯的存在感。
建築以一個數十米高的圓頂為核心,周圍附帶大片低矮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