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欲加之罪_牛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牛吏 > 447.欲加之罪

447.欲加之罪(2 / 2)

劉宏把附近的船隻都強征了來,用以運送搶來的物資,一船一船地運進沙羨,在城內堆成了山。

劉宏又往周圍各縣征發丁壯,凡是適齡者,都抓來當兵或是役使,沿江漁民都抓來做了水軍,不會遊泳者便做了步兵。沒多久,劉宏便將隊伍擴充了一倍多。

他還不斷加高加固羨城牆,精心布置城防,為了加強水上的防守,又在大江南岸挖掘工事,布置營地,在江中設置障礙,阻攔漢軍前進。

侯登在江夏主政十幾年,力保一郡之平安,他為政仁慈寬和,深得士民之心。前些年天下大亂,江夏卻從來都沒有遭過兵災,沒想到投降了邯鄲朝廷之後,竟然被自己的軍隊劫掠一空。

各縣的令長都跑去西陵向侯登哭訴,請求他主持公道。侯登卻隻能安慰他們,勸大家以大局為重,為國家著想,對這些人百般安撫,總算將他們暫時壓製下去。

侯登回到府內,卻隻是搖頭歎息不止,皮理說道“劉宏暴虐,欺壓士民,姊夫如此憂心,為何不向大司馬言明此事?”

侯登道“劉宏乃大司馬之部將,我向大司馬告狀,不是給大司馬難堪嗎?又有何用?何況大司馬之軍向來因食於敵隻是我沒想到,他們會劫掠到本國子民的身上。”

“搶自己百姓的糧食為軍糧,從古至今未曾聞也!這事兒說到哪兒也是咱們有理。姊夫既然擔心大司馬會回護部屬,對姊夫不利,難道就不能直接向陛下上書嗎?”

“那便是告大司馬的狀,更不行了,陛下遠在千裡之外,焉能知道此地情形?便是知道,陛下對大司馬也有三分忍讓,我又如何敢向陛下上書?”

侯登歎道“看來江夏百姓終究逃不過這一劫。”

侯登在憂心忡忡中迎來了孫易和張允的兵馬,這兩人年輕,衝勁足,沿著漢水一路過來,竟比先期出發的馬援還要先到會戰之地。

雙方水軍在漢水進行了一場激戰。

孫張二人雖然兵力較多,但是多是關中兵馬,不習水性。而侯登之水軍卻久在大江裡來去,水性純熟,這大大彌補了他們在人數上的劣勢,雙方激戰大半日,誰也沒有打垮誰,等到太陽向西,便各自退兵。

孫易與張允商議道“漢水水麵不夠寬闊,我軍戰船雖多,卻不能排開,倚多為勝。吾觀江夏之軍水戰甚強,不如我二人分兵,你率船隊在水中,我率本部上岸,在陸上與之一爭雌雄。”

張允道“若在陸上,敵軍定不是對手。”

兩人商議定了,當晚孫易便棄舟登岸,在江北紮下營盤。

等到了第二天,孫易軍與張允軍沿著漢水,水陸並進,雙方又是一場惡戰,江夏軍水戰占了上風,岸上部隊卻被孫易軍虐得不輕。情急之下,侯登命軍隊全都棄岸上船,順著漢水進入大江,回到西陵城中。

孫張二人獲得勝利,沿漢水南下,進入長江,直接麵對侯登與劉宏構築的水上防線。

侯劉二人經營了許久,水上防線比較成熟,孫張二人初到,強攻未能得手,便紮下營來,等侯馬援的到來。

馬援的船隊之所以晚了,是因他一路忙於任命官吏,恢複吏治,招撫當地豪強,關心百姓疾苦,因此耽誤了許多時間。

孫易和張允兩人隻需要打仗便可以了,馬援卻要軍政一把抓,鞏固所占之地,為建世漢的後續統治打好基礎。

馬援與孫易和張允合兵,共有軍馬十二萬人,大江兩岸,連營數十裡,江麵上密密麻麻全是船隻,江夏郡豪強紛紛來投。

馬援派人向劉宏和侯登送上書信,勸二人歸降,劉宏將使者斬首,並派人送往江北,給侯登觀看。

使者道“侯太守,劉將軍說了,他與太守相約,共抗馬援,為守誓約,他已將馬援使者殺了,請侯太守也如此,斬使以明誌!”

侯登拿出馬援招降之書,說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此之謂禮也,侯某已拒絕馬援之招降,誓與劉將軍共進退,這封書請你轉交劉將軍,他見此便可知侯某的心意。”

使者回到江北,將書交與劉宏,劉宏道“他不肯殺使,分明是其誌不堅,要為自己留一條退路,又何必如此惺惺作態?”

劉宏派人將書信送回廬江吳漢處,隻說侯登首鼠兩端,不可信任,請大司馬另派人來,接任江夏太守,免得侯登引狼入室,壞了大計。

吳漢此人出身寒微,不太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