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春秋!
進入到11月份,北方有些地方已經下起了雪,至於南方府城,也就夜晚之時一天的溫度才有所下降。
在住所裡,80㎡的兩房之內,周義開著電腦,腿架在桌子上,屏幕裡播著球賽——德甲,手裡握著手機,回複著韓舒妍的信息,想要留宿的韓,已經被他趕回家了。
滋事體大,有些活動,現在還不能進行。
“明天帶好身份證。”周義發送文字道。
微信那邊又傳來了回複“想通了?”
“通你個頭,辦事要用。”周義回複。
“好吧。”韓的頭像響應。
周義放下手機繼續看球,不過此時的他心思根本不在直播球賽上,以往他還會找一些滾球的盤口看看,一邊研究球盤,一邊看球,總比自己呆呆地盯著屏幕要好很多。
晚上10點多,周義無心看球,關上了電腦,往房間走去,這時候桌上的手機響了,周義又走回書房拿起手機,是前老板徐總的來電。
“資金方麵,今天你說需要多少來著。”徐總問。
“50吧。”周義說道。
“就50萬?”徐總再問。
“是你這兒50,當然這得算借,不能算入股。”周義說。
“好,那改天再碰個頭,掛了。”電話那頭徐總說。
這是一件事關自己未來的事,創業,兩三年前,周義組過一群人,但沒有注冊公司,這一次是認認真真地“搞個團隊”,不單要冒險,他還打算冒進。
此時搞一搞就等於荒廢時間了,要等更成熟的時機很難,當下的周義,衝勁和人脈都算得上最佳狀態,想要嶄露頭角,那必然是有風險的。
從利益角度講,不趁有錢的時候找人借錢,等到自己真落魄了,那些人脈資源躲還來不及,怎麼可能願意掏錢借出來呢?
第二日早晨,上班時間,跟以往一樣的早會。
“首先,我們先歡迎新同事的到來,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李曉娜!”組織早會的勞經理說道。
勞經理所麵對的一群門店同事一齊鼓掌,周義也在隊列之中,站在邊上。
“這一位是可是廣城大學的高材生啊。昨天來上班,也沒好好給你介紹一下各同事,那麼現在我們來個自我介紹,也讓新同事,新姐妹認識認識。”勞經理說道。
“先從我自己開始吧,我叫勞梓雲,府城三山鎮人,離得也很近,算半個本地人啦,咱們門店裡應該沒有比我更早來到如家置業的吧,目前門店是我和咱們的周助理共同運作,當然,主要是以周助理的方針為主,當然我們如家置業不興那一套形式主義,有能力就該拿高興,有成績就該走上去。好了,謝謝各位。”勞經理說。
到了下一位的時候,各人都開始沉默,應為近日周義莫名其妙地站在了他們這一排。
“由我接著來吧”周義說道,今日的他,休閒穿搭,卡其色的褲子卷起褲腳,露出一雙板鞋,寬大淺綠襯衫也卷起袖子,套著一件白色皇馬t恤。
“兄弟姐妹們,上午好,我是周義。今天意外地站在勞經理對麵,一時間也是有些感慨,雖然職務上我代表著老板,但身份之中,我和大家一樣,也是一個賣房人,我不是為自己打工,這是老板的公司,老板的門店,我說為自己打工,那是扯淡。我為老板打工,但為自己積蓄人脈力量,為自己提升收入,對吧?就假如我身邊有朋友買房,那一單一定是我的,除非我抽不開身,才會考慮分工協作,成交一套一兩萬塊,我怎麼舍得讓給彆人呢?我是老板的人,這錯不了,但我本質是打工人,跟大家一樣,所以工作上的事,不要礙於我的職務而大家不方便,這是大家知道的,我希望我在的地方,都能和諧愉快。謝謝各位。”
中介門店的日常大致就是開完會後,各忙各的,成交才是重點。由於近段時間隻進了一名新人,其他店的也沒有補充人員,一個人的培訓是比較無聊的。
想不到門店經理勞梓雲把李曉娜的工位安排在了自己的旁邊,也就是原來朱光亮的位置。
“有杯子麼?”周義問道,而後坐了下來。
“啊,昨天經理給了我一個。”李曉娜說。
周義挪了一下椅子,伸手到李曉娜台麵上拿起那個發放的杯子,是玻璃企鵝杯,成本大概三塊。
“咱們不是有好一點的杯子麼?”周義說,放下杯子又問,“昨天是怎麼安排的。”
“啊,經理給我培訓了一些基礎知識,還有我們客戶的接待成交流程,以及在案場我們作為駐場外銷的行為規範。”李曉娜說。
周義挪回了椅子,思考了一下,接著說“基礎知識你不是都懂麼?”
“沒事的,溫故知新嘛。”李曉娜回應道。
周義笑著誇了一下李曉娜“喲,智商情商雙商在線。”
“之前有做過市調麼?”周義又問。
“做過,踩盤嘛。”李曉娜回答。
“這樣吧,今天咱們不踩盤,偵查一下同行,刺探一下軍情。”周義說道,從抽屜了翻出一遝文件,翻了幾下,找到一張表格,遞給李曉娜。
李曉娜接過表格,這是一張同行信息表,內含門店數量、地址、合作樓盤、工作時間、薪資體係等等。
周義站了起來,說“怎麼安排,由你自己定,什麼方式也由你自己來,今天能完成多少是多少,收集好的數據,明天這個時間給到我。”
“嗯。”李曉娜回答。
“那我怎麼去呢?”李曉娜又問。
“有車麼?”
“沒有,不過我可以掃共享單車。”
周義拿出手機,微信上朝李曉娜發了個紅包。
“你酌情安排吧,有問題及時溝通。”說完,周義朝門店外走去。
已經與韓舒妍約好了在上班時間抽空摸魚,周義載著韓舒妍來到距門店遠一點的大街,名義上這叫市場調查,但其實在這行業那麼久了,想要收取許多基礎信息,根本用不著親到現場,微信上大致就清楚了。
“我們要去到哪裡?”韓舒妍問。
“去一些人氣比較旺的地方。”周義回答道。
府城有地鐵,但對於頻繁往來的人而言,有台小電驢更方便,條件好一點的,自然就新能源了,處於節骨眼的周義倒是不敢破費,雖然他相信以自己這種跑業務拉單子的頻率,將電車開到報廢難度不大,隻是想想還是算了。
在一寬敞街道的樹蔭下,周義將車子停下。
“現在又去哪兒。”韓舒妍問。
“去麵試。”
“哈?”韓舒妍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是去麵試。”周義回應道,手裡還拿著一眼鏡盒。
韓舒妍穿上了秋天的圓領衛衣,兩人沿著陰涼處走,一路上,韓舒妍的問題可不少。
“鬨市裡裡麵客流量比較大,想要開店之類的,鬨市一定是比較好的選擇。”周義說道。
“那有沒有不需要鬨市的店?”韓舒妍問。
“你說的是倉庫麼?倉庫畢竟隻是囤放物品而已,是不用在鬨市。”周義回答。
“那我見一些酒吧為什麼開在那麼偏的地方呢?”韓又問。
“你以為他們不想開在商場一帶麼?假如,今晚我安排,我是說假如哈,有兩個酒吧可供選擇,你是選擇繁華街道的,還是偏遠郊區的呢?”周義連續反問。
“好吧,”韓舒妍無奈回答,“我選擇吃燒烤。”
閒扯過程中,已經到了一家中介門店,敞開著店門,旁邊玻璃櫥窗掛滿了租售信息。
周義走進了無門檻的中介門店裡,店內一目了然,三台平排放置的電腦,儘頭就是門店的前台。
“有人麼?”周義喊道。
“有,稍等一下。”在門店某處隱隱預約傳來聲音。
“嗬嗬,公費拉屎。”周義笑道,不用說聲音定是來自衛生間。
“這麼小的門店也招人?”韓舒妍問。
“你是看門店大小,我主要看他們的運營成本。”周義沒有回答韓的問題。
“這也能看得出來?”韓舒妍又問。
“人員工資加上水電鋪租,這就是成本,繼而算出來他們不倒閉,一個月得成交多少套。”
“那算出來了麼?”
“這得細分新房和二手房,就這家小門店,二手房一套差不多可以維持開支,雖然每套房價格不一樣,有些是老破小,但即使老板還要墊錢,但不多。”
隨著衛生間裡的衝水聲傳出,看店的銷售也走了出來,白色長袖襯衫,未係領帶,尖筒西褲,還露出腿毛,腳上一雙尖頭皮鞋,十分的拉風,就是有點不正經。
“你好,我們,想來應聘。”周義說道,看見的是一個不認識的人,周義就直接摘下了墨鏡。
“你們是從哪裡看到的招聘信息?”店員小夥邊走邊說,來到前台處。
“門口不是掛著高薪招聘麼?什麼輕輕鬆鬆月薪過萬,什麼最好的舞台留給敢於進取的你。”周義回答。
“哦,不過也不沒有文案說得那麼輕鬆。”店員小夥回答。
“哈?”周義反問。
“我是說招聘是有的,不過領導都不在,我也沒法麵試。”店員小夥回答。
“你們店就隻有你一個?”周義問。
“還有七八個,休息的休息,找客的找客,還有一些到樓盤駐場了,我們人不少的。”小夥說。
周義向前兩步,近小夥,又回頭瞄了一眼韓舒妍,湊近小夥臉邊,小聲說道“兄弟,我看你人也蠻不錯的,能問一些小問題麼?”
“嗯,請講。”
“比方說哈,如意新房,開的工資那麼高,你咋不去呢?”
“高能管什麼用啊,都數字,各種好話都有道理,但拿到手了才叫實在。”小夥回答道。
“聽了你的高論,感覺你在這一行也有些年頭了喔。”周義說。
“也沒多長,好賣的時候沒掙著多少,現在市場下行了,更不容易了。”
周義話鋒一轉,說“有個叫如家置業的,我聽說為了留人已經取消了末位淘汰,並且靈活地改善了績效,就是哪怕不開單,但隻要做的事情是對的,能有好的導向的,那績效也都不低。”
“是嘛。”
“我也是剛從如家置業出來,聽說內卷的氛圍讓許多中介都喘不過氣來,而這家中介偏偏玩起了花樣,最近過去谘詢的人挺多的呢。”周義說,他這通操作,自己演一個路人,散布各種對自身品牌有利的消息。
“挺好的呀,那你怎麼不去呢?”店員小夥說,這句反問無疑把周義的火滅了下去。
“我這不是多走幾步,貨比三家嘛。”
韓舒妍隻是在旁邊聽著,連插話的空間都無。
從門店出來後,韓舒妍第一時間問道“你不是說去應聘的麼,怎麼感覺像是在挖人的呢?”
周義笑笑道“嘴就在自己身上,那都是順便的事。”
哪怕途徑隻有一道,但方式方法存在著各種可能,可以一板一眼,但不一定非得一成不變。
周義掏出手機,地圖內就近搜索著房產中介,之後開啟語音導航。
韓舒妍自然也是不解,周義隻解釋為提高效率。
上班的時候有心上人陪著,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竟然會撞到周義這兒,他自然不敢怠慢,一路上噓寒問暖,曬麼累麼是每看見一個垃圾桶就問,喝的奶茶起步,還不是阿薩姆那一類,吃的零食首先就排除饅頭。
“等會兒,”周義叫停了韓舒妍,“咱們把牛雜串吃完再進去。”
於是乎,兩人就在寫字樓門口分了一大碗的牛雜,周義連湯都喝得乾乾淨淨。
寫字樓的2層是一家線上線下同步發力的分銷平台——惠萬家,剛到門口,韓舒妍就被吵雜的蜂嗡聲刺激到,她放慢了腳步,表情也嚴肅了起來。
周義走在前麵,墨鏡依舊掛在臉上。
“這才是中介,亢奮而又嗜血的戰鬥狀態。”
即便關著門,急促連貫的而又密密麻麻的聲音還是傳了出來。
周義按了門鈴,一名中介給他們打開了玻璃門,中介西褲襯衫,一手拿著手機貼著耳朵,另一手還握著兩台手機。
“黃生啊,我是小陳,前天帶您看房的那位。您看中的房源優惠我給您申請到了,這周剛好趕上高運地產的年慶,還有額外的優惠,您看是今天下午還是明天……”
周義的注意力也都在這名中介身上,這種狀態周義也好久沒見到了,當然這個門店人少有關係,以前幾十人待一間辦公室,如今是一個店幾個人,就算幾個人同時回訪客戶如家置業也做不到這種氛圍。
門內的前台阿妹看到了二人,站起來向二人打招呼。
“你們好,你們是……”前台阿妹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