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 軍事改革(二)_我欲揚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欲揚明 > 第三十七 軍事改革(二)

第三十七 軍事改革(二)(1 / 1)

我欲揚明!

夏言坐回到原位上,給朱厚熜上了一堂軍製史課

中國古代的兵製分為征兵製和募兵製兩種。征兵製的好處是全國皆兵,有事召集,事定歸農,兵員素質好,來路清楚,平時軍費開支少;缺點是兵員都出自農村,如有長期戰爭,便影響到農業生產。募兵製的好處是應募的多為無業遊民,當兵是職業,訓練時間較長,作戰能力較高,兵員數量和服役時間不受農業生產的限製;缺點是平時要維持大量的軍隊,軍費負擔較重,而且兵員大部分來路不明,沒有宗教家庭的牽掛,容易逃亡和叛變。

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之初,采納在民間極富傳奇色彩的神奇軍師誠意伯劉基劉伯溫的意見,折衷於征兵製與募兵製兩者之間,確立了衛所軍製,取全國兩百萬戶百姓為軍戶,世襲從軍,軍籍由五軍都督府掌管。為了保證固定員額的滿員,律法規定軍人必須娶妻,世代繼承,如無子孫繼承,則由其原籍家屬壯丁頂補,使全國的常備軍始終保持在兩百萬左右。

明軍的組織分為衛、所兩級,五千六百人為一衛,長官稱為指揮使;衛分為五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一千一百二十人,長官稱為千戶;千戶所下分十個百戶所,各百戶所一百一十二人,長官稱為百戶;百戶下有總旗二,小旗十,一個總旗領五個小旗,小旗領軍士十人。衛所分布根據地理險要而定,小據點設所,關聯若乾據點的設衛,集合一個軍事地區的若乾衛、所,設都指揮使司,全國共分十七個都指揮使司,作為省一級軍區的最高軍事統率機關,長官稱為都指揮使。

……

說了半天都是眾所周知之事,朱厚熜不耐煩了“夏閣老有話還請明言。朕說過,國事倥惚,變在俄頃,各級官府衙門議事要提倡開短會,禦前會議更應做出表率。”

夏言隻好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衛所軍製乃是皇朝祖宗成法,貿然撤裁恐引起軍隊混亂。而時下嘉靖新政剛剛開始,宗室勳貴、官紳士子怨氣很大,在這種朝局激蕩、人心惶惶之時,軍隊一定不能亂。所以,作為負有統禦百官、調理陰陽之責的內閣輔,他認為現在絕對不能提出撤裁衛所,如果皇上對衛所軍備廢弛之現狀不滿,不若效法景泰年間舊例,重建京師營團軍,作為對衛所軍的補充……

擔心皇上對營團軍製不甚了解,夏言又耐心地給朱厚熜講了京師營團軍的由來永樂年間因朝廷屢屢興師北伐蒙古,明成祖朱棣便在京師創建了南北大營,後來朝廷相繼建立了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後移治榆林)、寧夏、甘肅、薊州、太原、固原等九個軍事重鎮,俗稱“九邊”,京師南北大營的兵馬便6續調往各邊鎮,改編為九邊軍,京畿重地隻剩下拱衛皇城的禦林軍和維持京師安全的五城兵馬司軍隊。英宗正統年間“土木堡之變”後,鑒於京師過於靠近北方邊境,卻又缺乏強大兵力集團的保衛,有“救時宰相”之稱的兵部尚書於謙便建議設立了京師營團軍,作為朝廷掌握的一支戰略機動力量,拱衛京師並隨時策應各邊鎮,在根本談不上兵力遠程投送的冷兵器時代,這樣的軍事部署甚為相宜。可是,其後明英宗朱祁鎮經“奪門之變”複辟之後,冤殺於謙,也就因人廢言,將於謙提議的京師營團軍給撤銷了,明軍兵力部署又走回到了過去的老路上。如今皇上上承舊製恢複京師營團軍,料想那幫武將也無法說三道四……

夏言還沒有說完,朱厚熜的臉都紅到了脖子根,自己考慮問題太過草率操切,總想一蹴而就,卻根本就沒有想到實行軍事改革的可行性以及可能帶來的惡劣後果。真是如同夏言說的那樣,推行嘉靖新政,尤其是實行官紳一體納糧當差,不但得罪了宗室貴戚,還將全天下的官員士子都得罪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軍隊再一亂,自己的皇位恐怕就汲汲可危了!當下忙不迭聲地說“夏閣老此言甚是,甚是!朕一直不曉得什麼才算是老成謀國,今日聽了夏閣老所言,方才知道這才是老成謀國之言!好好好,就依夏閣老所奏,遴選內地各省衛所精壯軍卒調往京師,重建京師營團軍,以正副指揮使掌之,為五品武職,並依國朝‘以文統武’祖製,設監軍一職,為五品文職。如今韃靼虜賊甚不安分,屢屢犯邊,整飭軍備刻不容緩,兵部就依今日議定之事擬上條陳,明日早朝時當廷奏報,由內閣擬票,司禮監也即刻把紅批了,著有司即刻去辦!”接著,他笑眯眯地看著丁大夔,說“丁部堂,今天晚上就辛苦你加個班,待國朝財政好轉,朕少不得要給你補加班費和夜餐補助的。”

丁大夔暗叫一聲苦皇上竟然如此性急,這麼重大的事情竟然讓他一個晚上就拿出條陳,這不是在要他的老命嗎?但既食君祿,就要忠君之事,他趕緊欠身說“回皇上,為解君憂,臣不敢言‘辛苦’二字!”

“能這樣想就好!”朱厚熜叫了一聲“黃錦!”

“奴婢在!”

“這等時辰兩位閣老與丁部堂還未吃晚飯,不若命尚膳監依朕餉客規製備膳,就當是朕謝三位大人了。”

方才主子對臣子們用巴結的語氣說話已經讓黃錦覺得很沒有麵子,如今又為了朝廷正經公務還要“謝”他們,讓他更加憋氣,悶悶地答了一聲“是。”身子卻不動窩。呂芳一道淩厲的目光立刻掃了過來,他立刻乖乖地出去了。

這一幕恰恰落到了朱厚熜的眼裡,他微微一皺眉,卻什麼也沒有說,繼續對夏言說“貴門生高拱原在翰林院供職,近日在朕的身邊行走,朕觀其雖有薄才,但因其甫入仕途,書生氣十足,行事也多浮躁,需多加曆練方可大用,就讓他任那京師營團監軍,不知幾位裔下如何?”

在場的幾個人頭上頓時冒出了一連串的感歎號這皇上也太會說話了吧!明明是提拔重用,卻先把高拱貶得一無是處,好象讓他一個正六品的翰林院編修任正五品的京師營團監軍是貶謫一樣!

夏言忙說“回皇上,臣以為不妥,高拱年輕少識見,於軍中之事也未有經驗,京師營團軍負有拱衛京畿之重任,監軍一職應詮選老成持重之大臣方可勝任……”

朱厚熜笑著說“年輕無經驗有什麼打緊,誰也不是一出世就能帶兵打仗、斬將奪旗。高拱給朕當秘書以來,朕查究他的學問,他於軍事還頗有興趣,不若就給他一個機會試上一試。”

丁大夔立刻斷定皇上是對夏言方才提出那樣合適的建議所做出的回報,湊趣說“高拱年富力強,才學卓絕,最難能可貴的是沒有固有成見,如此方敢為天下先,臣提議高拱任京師營團監軍!”

朱厚熜笑著說“嗬嗬,夏閣老不敢內舉不避親,丁部堂卻能外舉不避仇,難得啊!”

丁大夔臉有些燙,他原本一直與夏言交好,也是因為夏言的舉薦才得以出任兵部尚書,平時對夏言畢恭畢敬,唯唯諾諾,可是去年夏言被逐出內閣,他卻立刻改拜在隱隱有繼任內閣輔之意的嚴嵩門下,還附和著嚴嵩說了夏言不少壞話。宦海沉浮無定,椅子背後有人才能官運亨通,因此官員改換門庭也是常有之事,對於丁大夔這樣的行徑,旁人也隻在暗地裡罵聲“辱沒斯文”,惟有高拱那個少不更事的小翰林竟然公然為恩師鳴不平,上奏疏彈劾他。儘管那道疏被翰林院掌院學士陳以勤冒著違犯朝廷律法的風險給扣下了,卻在朝野上下傳得沸沸揚揚。丁大夔正竄唆著嚴嵩收拾高拱,卻不曾想夏言轉眼間又回朝重任內閣輔,趕緊登門賠罪還惟恐不及,要報複高拱的心思自然也就不敢再有了。如今聽到皇上這樣戲謔於他,隻好腆顏說“向朝廷舉薦官員唯才是用,本不該有內外之彆……”

“臣複議丁大夔,舉薦高拱任京師營團監軍!”皇上舉薦,所舉薦的人還是內閣輔的門生,而內閣輔就在旁邊坐著,因此李春芳這句話幾乎是喊出來的。

朱厚熜正在等他這句話,當即擊掌稱善,說“此事就依李閣老、丁部堂所奏,兵部報內閣並吏部會商即可。此外,強軍之道,重在選將。營團指揮正副使一職十分重要,朕也向你們內閣與兵部舉薦兩位外官……”

雖然皇上這樣的說法牽強附會甚至強詞奪理,但他是皇上,又有前麵那麼一大段鋪墊,在場的人又有誰能說出個“不”字來?!dd


最新小说: 加點武聖:我砍人從來不用第二刀 怎麼都在覬覦萬人嫌反派?! 合歡宗娛樂傳媒有限公司 亂世逃荒路 成為反派的女兒後 雁來月 禦前姝色 夜風驚擾 酌嬌 九零之彈幕教我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