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禮儀如天_我欲揚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欲揚明 > 第九章 禮儀如天

第九章 禮儀如天(1 / 1)

我欲揚明!

嘉靖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是朝廷例行的大朝之日,又是今年最後一次朝會,內閣、五府、六部、九司等京城各大衙門全體職官及順天府官員一個不拉地參加了今日的大朝。

目前暫攝輔的內閣學士嚴嵩代表各部職官屬吏陳奏禦前,聲稱“國家多厄之秋,君父尚且宵衣旰食,臣子安敢忙中偷閒”懇請皇上免除每年例行的新正年假,準允各部院寺司辦差如故。

明朝可沒有雙休日、黃金周之說,山高皇帝遠的各省府州縣牧民之官還好一點,沒有公務之時可以躲在衙門後麵的官署裡飲酒作樂,可以借口視察治下民情遊山玩水;在皇上眼皮底下的京官們就慘了,除了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的春假之外,一年到頭甭管有沒有公務都要應卯上班,一天不到崗就可能被六科給事中、監察禦史等風憲言官彈劾,缺席朝會更不得了,立刻就會有一道聖旨“著錦衣衛打著來問”降級、廷杖、罷官、削籍、充軍,什麼樣的處分落到頭上全看皇上心情,誰敢拿自己的錦繡前程甚至身家性命開玩笑?!

因此,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能夠主動請求取消假期,讓朱厚?十分感動,狠狠地表揚了全體職官屬吏與國同體,為君分憂的崇高覺悟,但他還是很體貼地謝絕了這個要求,頒下聖諭,命各衙門正月初一至初七照常放假;初八之後每日辰時至未時上班四個時辰,處理要緊急務;正月十五元宵節再放假一天,各位官員與家人賞燈玩節;正月十六恢複正常。同時,在例行的年節恩賞之外,為全體職官屬吏加一月俸祿,以示嘉許。

嚴嵩率文武百官叩謝天恩之後,又以禮部尚書的本職呈奏了新正年節一應禮儀大典的方案。他久任大宗伯(禮部尚書的彆稱),對各項禮儀規製十分熟悉,上承祖製製定的方案詳儘無遺,由他領銜上奏的禮部公本足有一寸多厚,讓朱厚?一看就皺起了眉頭。

明太祖朱元璋本是泥腿子一個,卻偏偏最看重禮教,恨不得把古往今來一切禮儀典範都加諸明朝,搞得後世子孫苦不堪言,除了個彆皇帝還能遵從祖訓,勉強應付之外,其他大部分皇帝,要麼委派宗親勳戚代帝行禮,要麼乾脆置之不理,招來百官萬民的非議,載入史冊還要被後世指責為優遊怠政。

回到明朝兩年來,為了與曆史接軌,朱厚?一直認認真真履行職責,老老實實參與一應禮儀大典,於是也就被折騰得夠戧。比如《周禮》有雲,“冬日至,禮天神;夏日至,禮地祗。”明朝就定下了郊祀之禮“祭天於南郊之圜丘,祭地於北郊之方澤”冬至之日在天壇祭天倒沒什麼,天氣再冷,穿厚一點就行了;可是夏至之日去祭地就簡直是一種酷刑――頭上頂著火辣辣的日頭,身邊煙熏火燎,一兩個時辰裡不停的跪拜叩頭,哪年不因中暑暈倒幾個年邁體弱的大臣?何況皇上身為九五之尊,是當仁不讓的主角,還要穿著全套的冠冕祭服,帶頭行禮祭拜,往往一場祭地儀式搞完,龍袍和裡衣都被汗水浸透,幾乎能擰出水來!

因此,朱厚?撫摩著那厚厚的禮部公本的封皮,感慨地說“國朝以禮教興國,孝治天下。天地祖宗又將這九州萬方、億兆生靈托付於朕,敬天法祖,朕義不容辭。”

接著,他假裝沉痛地歎了口氣“隻是,朕躬德薄,禦極二十三年來多有失政,以致家國社稷外患不休,內亂頻仍,及至今日,江南半壁江山陷落逆賊之手,數百萬子民身處水火之中,朕有何顏麵祭天禮地,更有何顏麵對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並列位先帝?”

嚴嵩率先跪了下來,哽咽著說“國事蜩螗如斯,皆是臣等之過,懇請皇上將臣等明正典刑以謝天下!”

不就是借口國家有難,不想參加那勞民傷財的慶典活動嗎?你們至於要死要活的來要挾朕嗎?朱厚?當即沉下臉,冷冷地說“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朕不會委過於你們,你們也不必替朕擔當罪責!”

嚴嵩痛哭失聲“皇上仁德寬厚,勤政愛民,古之賢君也不過如此,隻是臣等庸碌無為,顢頇失措,累及家國不安,四海騰波,上負君父社稷之托,下負百姓治平之望,臣等之罪已非昏聵可以名之,斷無顏麵苟活於世……”

嚴嵩這麼一哭,滿朝文武再也無法安然保持常態,都放聲嚎啕起來。

看著跪滿一地、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文武大臣,朱厚?立刻意識到,在這種國家風雨飄搖、人心惶惶不安的情勢下,自己這個皇帝一定不能亂了分寸,也不能在百官萬民麵前表現出絲毫的悲觀失望!於是緩和了語氣,說“諸位愛卿都起來吧!南都乃是我大明立國之基,太祖陵寢也在彼處;還有中都鳳陽,是我朱家龍興之地,如今卻都落入亂臣賊子之手,朕每每思之,都覺肝腸寸斷,幾不欲生。故此才暫停祭祀之禮,待王師南定,光複南都、中都之後,朕再率文武百官祭告天地祖宗。”

嚴嵩卻不遵旨起身,而是抬起頭,用淒迷的淚眼看著朱厚?,懇切地說“皇上至誠至孝,臣等非是草木頑石,又焉能不知?但敬天法祖是祖宗家法、朝廷規製,不可有旦夕偏廢;且皇上為天下共主、萬民君父,行止當為臣民之表率。臣等懇請皇上稍抑痛惋之情,行祭禮如儀,以安社稷,定人心。”

諸位大臣齊聲說“懇請皇上俯允禮部所奏,行祭禮如儀,以安社稷,定人心。!”

儘管嚴嵩說的十分隱晦,但提到的“祖宗成法”以及“安社稷,定人心”卻把禮儀問題提高到了治國安邦的政治高度,江南那幫叛亂的藩王宗親、勳貴大臣不是打出了“變祖宗之成法,亂春秋之大義”的旗號嗎?想到這裡,朱厚?也無話可說了……

由於不得不向曆史妥協,嘉靖二十三年除夕夜,朱厚?就開始了緊張忙碌的工作

先是祭祀太廟列祖列宗。

嘉靖二十三年除夕,沐浴更衣,齋戒於齋宮;亥時起身,著冠冕,禦祭服,乘禮輿出宮,移駕外朝三大殿(奉天、華蓋、謹身殿)之華蓋殿,接受內閣學士及禮部禮官的行禮,審閱寫有祭文的“祝板”;亥時五刻,出午門,至禦道東側的闕左門,入太廟街正門,內閣學士及禮部禮官緩步隨行;亥時末刻,將供奉在太廟之中的列位先帝、後的神主木牌“請”至太廟前殿;嘉靖二十四年元日子時正,至太廟前殿,祭拜列祖列宗。

太廟原本實行“同堂異室”的合祀製度,依次“請”出前任皇帝及皇後的神主木牌,皇上叩頭,上香上供品祭拜即可。嘉靖十五年,嘉靖皇帝將合祀改為分祭,修建九廟分彆供奉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一直到明武宗朱厚照等九位先帝,祭典先祖的儀式通常要持續兩、三個時辰。好在嘉靖二十年,太廟生火災,九廟中八廟被焚,不得已又恢複了合祀製度,不到一個時辰就能把九位皇帝都照顧到。在這一個時辰裡,要上九次香,叩九次頭,累是累一點,但所有行止都有禮官唱導,隻要機械地照做就是,不必擔心出什麼紕漏。

祭完太廟,乘禮輿出太廟街正門,經禦道西側的闕右門,至與太廟並稱“左祖右社”的社稷壇,經東北門至正門外,下輦坐轎入右門,順戟門東行至拜殿東階下轎,在樂舞聲中步行上壇行祀。

正方形的社稷壇分上下兩層,各高4尺,下層5丈3尺見方,上層5丈見方,四麵均有陛階,各分4級。壇頂積土為壇麵,正中有一圓,周圍分4區,5區分鋪天下各州縣送來的五色土東青土、南紅土、西白土、北黑土、中黃土,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為萬物之本,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中央立有石柱,是名“社主石”,又名“江山石”,示意江山永固。壇上朝北設有兩座神位,太社在右,太稷在左,皇上每年親祀太社、太稷兩位神祗,以表“非土不立,非穀不食,王者以土為重,為天下求福報功”。

祭祀完太廟、社稷壇,回乾清宮稍事休息,除祭服,著龍袍,移駕奉天殿,升禦座,接受文武百官的新正朝賀。滿朝文武俯闕舞拜,行三叩九拜朝覲大禮,進獻新正賀表,皇上給王公卿相、三品以上大臣行年節之恩賞。

往年這個時候,皇上說幾句勉勵諸位臣工在新的一年裡努力工作,為國家為人民做出新的貢獻,以更加出色的業績回報君父對自己的信任之後,就可以宣布卷簾退朝,賜宴招待群臣,文武百官再次俯闕舞拜,恭送皇上移駕回宮,大年初一的禮儀大典就基本宣告結束了。皇上回到寢宮,一邊飲酒作樂,一邊接受皇後嬪妃、皇子公主,以及宗室貴戚的新正拜賀。文武百官吃過了國宴,也就放假回家,享受一年一度的寶貴假期了。可是今年,朱厚?卻還有彆的安排――甚至可以說,對於他來說,新年第一天的工作才剛剛開始……dd


最新小说: 災變獵人:我有一個經驗值係統 從007開始做西裝暴徒 玄幻:夭壽了!我怎麼就無敵了? 她死後,渣男父子瘋了! 饑荒年代:我靠空間發家致富! 就兼個職,你通緝我一千五百萬? 撿個灰蝙蝠家人們[綜英美] 恒星時刻 荒年賣女兒?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都市玄門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