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城這段時間,林一並沒有去跟顧采薇見麵。
不全是因為他要忙於工作,主要還是顧采薇經過“五千年一遇美少女”炒作之後開始彙聚了一定的人氣,事業已經有了起色,彭宇琛當然要趁熱打鐵,安排了她們到處跑通告。
申城這邊原大黃峰的團隊和業務全都穩定下來之後,他立刻返回了京城。
林一下飛機之後去的是西二旗,但並不是回自家公司,而是位於上地十街10號的熊廠大廈。
早在林一被鵝廠和a廠先後拒絕的時候,他就知道要想和嘟嘟、快嘟在打車市場鼎足而立,必須要有一個旗鼓相當的靠山,而在收購大黃峰的過程中遇到的所有人都一再地提醒了這一點。
林一從隨便外賣網那段創業經曆中如果說得到了什麼教訓,那就是一個特彆簡單的道理:
打仗是需要錢的。
有錢當然很重要,拿誰的錢也同樣重要,或者說根本就是同一個問題的一體兩麵。
在2013年,能夠與鵝廠和a廠並駕齊驅的當然有且僅有一個答案,那就是bat三巨頭中的熊廠。
林一今天約見的是熊廠bs事業部的負責人。
bs是指ocationbasedservices,也就是基於位置的服務,這個事業部是去年從熊廠地圖升級而來。
改名隻是個表象,其實際意義代表著熊廠準備把地圖作為移動化轉型的戰略方向之一,所以bs事業部在熊廠內部現在的地位很高。
對方很客氣地接待了他,並且對於林一提出的萬裡出行接入熊廠地圖數據的合作方案很感興趣。
實際上熊廠之前就跟嘟嘟打車有過這樣的合作,隻是嘟嘟拿了鵝廠的錢之後,自然隻用鵝廠的地圖了。
模式是很成熟的,在林一的刻意努力下兩人相談甚歡,直到林一提出了不一樣的合作方案:
“我們希望能夠在熊廠地圖直接嵌入萬裡出行的打車功能,也就是當用戶搜索從某地到某地的路線的時候,可以自動推薦萬裡出行來叫車,而且在不切換app的情況下直接使用。”
作為目前市場份額最高的電子地圖服務提供商,這麼做相當於用熊廠地圖來為萬裡出行引流了,而且可預計的是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
對方很感興趣,本來打車軟件和地圖軟件就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契機,在數據上應該說是相互補充相互完善。
林一的提議似乎打開了地圖軟件新的使用方式。
然而這位負責人非常謹慎地表示,這個決策非常重大他沒辦法立刻答應,必須回去繼續研究然後內部請示。
此時林一就適時地提了一個要求:“能不能讓我見一下李羅賓先生,當麵闡述我的建議?”
到這裡林一才算是圖窮匕見,他一開始的目的就是找機會麵見李羅賓,然後親口告訴他自己準備投奔熊廠,bs事業部隻是個跳板。
這麼處心積慮,為什麼不走戰略投資那條線呢?
因為戰投那邊已經被程惟忽悠過了!
大黃峰打車其實早就接觸過熊廠,當時程惟打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找到戰投負責人遊說:
與其投資一個行業第三名,不如直接投嘟嘟打車這個第一名,他可以說服天使投資人讓出一些股權把熊廠吸納進去。
這他媽當然是扯淡!
事實是嘟嘟打車根本沒有讓熊廠進去,以至於熊廠錯過了打車行業稍縱即逝的機會,一年之後又不甘心地花了6億美元投資了跨海而來的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