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出行跟嘟嘟打車鬥得如火如荼,以至於程惟手下的碼農們都要玩兒命的時候,快嘟在乾嘛呢?
作為行業裡麵最後一個沒有下場的主要玩家,這個問題不光是林一和程惟在關注,各路媒體也很關注。
“最近有很多記者想要采訪我們,詢問我們對於打車行業發生的補貼戰怎麼看,快嘟打車有什麼打算!”
說話的是陳衛星,而另一個人自然是ceo呂傳衛。
他的語氣非常焦急,由不得他情緒如此,萬裡跟嘟嘟先後開啟補貼之後,快嘟的司機和乘客都有很明顯的流失跡象。
即使不考慮數據上的滑落,眼見那兩家正在一日千裡,光是沒有跟上這樣的增長就足夠令人緊張了。
呂傳衛試圖安撫他:“a廠已經答應給我們更大的支持,隻是一時半會兒還沒有完全準備好,隻要支富寶那邊一就位立馬就可以跟進。”
林一為這次跟熊廠聯手的補貼活動準備了兩個月,當然有很多並不是活動本身的必要條件,但也不是說隻要今天拍了板明天就能上馬的。
嘟嘟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此前跟鵝廠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在元旦萬裡啟動之後立刻就決定要加快進度,依然到了1月10號才能跟進。
快嘟則更加措手不及。
萬裡出行首先開始的時候他們還觀望了幾天,研究了一番才決定不得不跟進,然後在跟a廠落實方案的過程中碰上了嘟嘟的官宣,然後再次做了調整。
具體來說,就是加大了力度。
還好a廠的馬傑克非常慷慨,二話沒說就承諾對快嘟的支持一定不比鵝廠對嘟嘟的支持小,所以免去了很多爭議扯皮的時間。
有了大老板的發話,這次活動正在以最大力度在a廠內部貫徹下去,快嘟反而像是個打配合的。
在這兩個人之間,其實之前跟a廠對接的主要是陳衛星,這筆戰略投資也是他談下來的。
“馬老師說過的話我當然信得過,但是我想現在外麵消息滿天飛,不如先把我們融資成功的消息放出去,至少緩解一下輿論上的壓力。”
“不然的話我們對外一直默不作聲,難保內部有些人不會產生了想法,我怕影響了團隊的穩定啊。”
媒體公關這一塊兒也是陳衛星負責的,他很喜歡接受采訪,享受那種麵對鏡頭侃侃而談的感覺。
神奇的是,他對自己的顏值也特彆有自信。
而年長很多的呂傳衛跟他恰恰相反,從矽穀回來的這位職業經理人異常低調,很少公開露麵。
“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雖然我們也拿到了1.2億美元,但從時間上來說已經落在萬裡和嘟嘟之後,就像這次補貼戰一樣。”
“我們現在公布這個消息並不會對公司有任何直接的幫助,反而顯得有些急躁和亂了章法,不如等到支富寶那邊準備好之後一起公布,這才是我們反擊萬裡和嘟嘟兩家的砝碼。”
“至於團隊上,我們跟a廠的合作都已經提前傳達到核心成員,隻要他們心裡有數公司就不會亂。”
陳衛星聽到“急躁”這兩個字的時候皺了下眉頭。
他跟呂傳衛的性格差異很大,在很多事情上都意見相左,不過畢竟是自己請回來的ceo,而且現在也是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所以他大多數時候還是尊重了對方的決策。
於是陳衛星不再堅持,隻是罵罵咧咧道:“媽的,這個萬裡出行是哪裡冒出來的?我們之前跟嘟嘟打車較勁了這麼久,居然讓他撿了大黃峰這個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