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發丘”和“摸金”兩門,視“發丘印”和“摸金符”為倒鬥的信物。
一旦信物遺失,就絕不會再做倒鬥的營生。
所以,從洪武年間,就一直在四處搜尋“發丘印”和“摸金符”的下落,死傷不計其數。
最後據說“發丘印”就此杳無音訊,“摸金符”被毀的隻剩三枚。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四脈的後人與“觀山太保”的封家,有著不共戴天之仇。
封家的後人現在在南方地區也是很有名望,後來又成了“堪輿八魁”之一,當年的祖上的矛盾也就漸漸淡化了。
這些事,不管是小說也好,影視劇也罷,都已經演繹了很多遍。
大部分都是當個消遣,看個熱鬨。
實際上這些故事的來源很多都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隻是,白老爺子今天突然提起,也著實讓大夥又想起了之前的那些往事。
“不是說當年‘堪輿八魁’插香的時候,已經歃血為盟,說要徹底摒棄前嫌,同仇敵愾了嗎?”
錢升疑惑道。
羅老頭一聽,麵露異色問道:
“你小子,還知道介個呢?”說罷,一拍自己的禿腦門。
“我忘了,你爺爺跟老白家住對門,這事你能知道那一點不新鮮。”
說這話,扭臉看向林逸和汪強。
“這事他學給你倆聽了嗎?”
林逸和汪強腦袋搖的像撥浪鼓。
“回先生話,這事我還沒來得及給他們學呢。”
“那瞧我了。介事簡短節說,就是當年滿清入關,要坐咱漢人的天下,那尼瑪咱們能願意嗎?
天底下的仁人誌士都尼瑪奮起抗爭,其中有一號,你們應該聽過,叫‘天地會’,也就是後來的‘洪門’。”
“是那個:‘地振高岡,一派西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河合水萬年流’那個天地會?”
汪強兩眼圓睜,滿臉亢奮的追問。
羅老頭笑著點點頭。
“你介孩子,上學那會兒,沒好好學習,淨看小說了吧?”
汪強不好意思的點點頭。
“介可不是江湖黑話,也不是什麼內門切口,介是雲霄縣高溪村高溪廟前殿對聯,讓查良鏞給改了改,主要是因為當初‘天地會’起事,就從這開始的。
當初‘天地會’的頭頭兒,找上我們這幾家的老祖,要咱們摒棄前嫌,驅除韃虜。
也就是打這起,這八家門長,歃血為盟,插香磕頭,徹底把早年間的舊賬給翻篇兒了。
於是,就有了我們這‘堪輿八魁’,南北各有四脈。
那你們肯定要問了,‘天地會’把我們這些人攢到一起,是要乾什麼呢?
兩件事,第一,就是尋找滿清的龍脈所在;第二,就是尋找‘禹王九鼎’和‘傳國玉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