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還真有一種可能不是我們治死的。”
當陳棋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現場所有人的眼睛都是一亮,包括剛剛還在抬杠的急診科主任李化成,就連一直淡定的邊院長眼睛中也流露出期望來。
大領導也一下子坐直了身體:
“陳院長,怎麼說?”
陳棋拿出病曆來,看著紫光醫院的醫生說道:
“當時患者來醫院急診科就診的時候,到底隻是單純腹痛,還是伴隨著胸痛?”
大家不明所以,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到了紫光醫院急診科醫生身上。
李化成想了想:“主訴就是腹痛,而且是暴飲暴食後發生的突發性腹痛,似乎,沒有說胸痛吧?”
李化成說得自己也不確定了,眼睛看向了急診科的其他醫生,這引得陳棋又是一陣皺眉。
這時候急診科有個小醫生弱弱的舉手道:
“當時患者來醫院的時候,表現得極為痛苦,說話有點含胡不清,當時他是手捂著肚子說到ainapain,的確是說腹痛,但我隱約也聽到了患者還在說chestpain,就是胸痛。”
老外是不會說中文的,但是醫學上有許多專用名詞,一般普通的小翻譯根本就翻不精準。
就像當時查普曼·韋伯斯特董事長突發疾病,送到急診科,一大群人圍著亂糟糟的,加上查普曼·韋伯斯特本人已經因為疼痛說話都說不清了。
所以翻譯隻看查普曼·韋伯斯特捂著肚子,就直接翻譯了一個腹痛,忘了翻胸痛。
當這位小醫生說出老外患者提到“胸痛”的時候,現場再一次嘩然起來。
因為紫光醫院針對的所有有治療措施都是根據“腹痛”做出來的,但腹痛和胸痛是完全兩個概念,這說明急診科有可能第一時間就搞錯了方向。
陳棋心想自己的猜測果然有可能是準確的,於是繼續追問道:
“我先給大家賣個關子,大家聽聽我形容的症狀,一個患者突發胸背部或者腹部劇烈疼痛,這個疼痛像是撕裂一樣,還伴有頭暈、行動困難、口齒不清,被急送入院,你們猜猜哪裡出了問題?”
有個醫生率先開口:“首先考慮心臟出了問題,比如心梗或者心絞痛。”
另一個醫生也發言道:“頭暈,行動困難,口齒不清,也不排除是腦血管卒中。”
“有腹部劇痛,又有暴飲暴食史,也不排除是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消化係統的疾病。”
一時間會議室裡都議論紛紛起來,可無論是大領導還是程邦武教授他們,一個個都是頭上頂了個蘿卜,滿腦子問號。
程教授忍不住問道:
“小陳院長,你剛剛說的這幾個症狀的確是這個老外入院時的症狀,但如同這麼多同仁們所分析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有說心腦卒中的,有說消化係統的,還有呼吸係統也不能排除。
這麼多係統都有可能,現在死者也不能進行屍檢,所有猜測其實都是無用功的,我們需要的是拿出實實在在的證據,證明查普曼·韋伯斯特的死亡跟我們紫光醫院無關。”
陳棋老神在在,輕輕搖頭說道:
“程教授和諸位都彆急,我聽了大家這麼多分析,有一個疾病大家都沒有想到,而這恰恰是胃鏡最常見的並發症之一。”
“什麼?”眾人齊呼。
“夾層動脈瘤……”
“夾層動脈瘤?”
聽到這個名詞,會議室裡絕大多數醫生都是一頭霧水,而在場的醫生,幾乎是廣南省最牛逼的一群醫生了。
陳棋眨眨眼,也是滿眼困惑,“夾層動脈瘤你們沒聽過?那主動脈夾層呢?”
“噢~~~原來是主動脈夾層呀~~~”
這時候有小部分醫生都是做恍然大悟狀,顯然他們是聽說過這個疾病,並且了解到的。
為什麼大多數專家教授都不知道主動脈夾層這種疾病?實在是這個病還沒有被收錄進教科書,大家上學的時候沒學過。
而且這個病非常依賴輔助檢查,比如血管內超聲、增強ct、磁共振成像等,而這些先進設備國內就沒幾台。
所以醫生們即使曾經在臨床中碰到過主動脈夾層患者,也往往因為沒有輔助檢查驗證,從而沒有想到這種病的存在。
幾個知道主動脈夾層的醫生都有點沾沾自喜,畢竟他們都是通過國外的醫學期刊才了解這個病,彆人不知道,他們知道,這就是差距。
於是七嘴八舌給旁邊的同行們做著介紹。
大領導聽到亂糟糟的會議室也是敲了敲桌子:
“大家安靜一下,先聽聽陳院長是怎麼解釋的,另外,這個什麼夾層的病,是否真的可以讓我們脫身?”
陳棋也不客氣,知道自己要從頭開始講起了。
於是站了起來,來到一塊白牆前麵,在工作人員心疼的眼神下,開始拿記號筆在牆上開始畫起了解剖圖來。
“大家看,這是心臟,主動脈與左心室相連,做為人體內最粗大的動脈管,心臟通過主動脈向全身輸送新鮮的氧氣血液和營養物質到全身個器官。
主動脈從心臟的左心室發出,向上向右再向下略呈弓狀,再沿脊柱向下行,在胸腔和腹腔內分出很多較小的動脈,根據其行程可分為三部: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
而主動脈降部又以隔的主動脈裂孔為界,在主動脈裂孔以上的一段稱為胸主動脈,以下的一段稱為腹主動脈。我今天所要講的疾病,就是出在這兩段主動脈裡麵。”
會議室裡的各科專家教授們,這時候都像回到了學生時代一樣,一個個眼神中透出清澈的愚蠢,聽著陳老師講課。
就連外行的大領導們,也一個個聽得非常認真。
好家夥,這可是關係到一個億美金,以及國家名譽的大事,由不得他們不重視。
陳棋對著一個倒寫的j狀血管說道:
“主動脈,在座的醫生都知道,領導們可能不懂,這部分其實就是我們吃火鍋時常點的黃喉,吃起來嘎嘣脆,想必大家都注意到了,黃喉是很厚的,也是充滿彈性的,這是因為要承受血液的巨大的壓力。
主動脈又分為三層,分彆是外膜、中膜、內膜,三層原來是緊密相連的,有彈性的肌肉介質可以防止血管壁的破裂,但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如高血壓、主動脈粥樣硬化等,經常會導致主動脈基質層被破壞。
基質層被破壞的後果就是主動脈壁越來越薄,這就會導致主動脈內的血液由主動脈內膜薄弱處或者撕裂部位流入主動脈的中膜,使得中膜與內膜分離。
然後血液就會沿著主動脈長軸的方向將主動脈壁撐開,形成一個兩腔分離的狀態,主動脈就會像氣球一樣向外膨脹鼓起來,裡麵充斥著血液,大家想,這是個什麼樣的狀態?”
醫生們都是專業的,這麼一解釋馬上就動了。
馬上就有醫生驚呼:
“這就是個定時炸彈啊,一旦主動脈的外膜支撐不了這個壓力,瞬間就會破裂導致大出血。”
陳棋點了點說話的醫生:
“對,你推測得很對,而且因為這是主動脈,一旦發生夾層破裂,後果就是病人瞬間就會死亡。”
急診科的小醫生迫不及待地舉手道:“當時這個老外就是瞬間死亡的。”
程教授還是比較嚴謹的,提出了自己的另外一個疑問:
“我聽說老外還是很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定期都有體檢報告,比如這位死者,他曾經在去年12月份做過一次全身體檢,但體檢報告上並沒有相關血管病變描述,這就很難讓患者家屬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