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裡,機器正在剝奪人類的工作機會,甚至可能改變整個社會的結構,甚至將會改變世界。
“如果機器取代了人類,那麼工人的價值又在哪裡?”
柯西金終於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疑惑:
“或者說,當機器取代人類之後,人類應該用什麼手段去謀生呢?張經理,它的使用,讓很多人都陷入了失業!那麼你們在未來又如何克服失業呢?”
愣了一下,張東捷似乎沒想到柯西金會問這個問題。
他思索片刻,回答道:
“技術進步確實會帶來一些挑戰,但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就像珍妮紡紗機的出現,導致大量的紡紗工人失業一樣,但是最終人們還是適應了下來。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機器人取代舊勞動崗位的同時,新勞動崗位也會出現的。”
稍微深思,張東捷補充道:
“我們之所以研究工業機器人,是為了讓工人更輕鬆的工作!”
柯西金點了點頭,但是他知道,蘇聯與這些資本主義國家有著本質的不同。在蘇聯,技術進步的目標是為了造福全體人民,而不是讓少數人獲利。而在這裡,機器的普及似乎正在加劇社會的分化。
他甚至看到在未來,隨著這些工業機器人的普及,西方世界必定會陷入高失業的局麵,到那個時候,等待西方世界的會是什麼?
僅僅隻是高失業嗎?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對於西方世界來說,高失業率必定會帶來社會的動蕩,就像大蕭條一樣,到處都是失業的工人。
而與此同時,那些貪婪的資本家們會繼續研究工業機器人,並且最尊重工業機器人取代工人,畢竟相比於工人,工業機器人是廉價的。
而這也就帶來了惡性的循環——工業機器人越來越先進,他們會取代越來越多的工人,而與此同時會有越來越多的工人失業。
那些工人麵對自己的工作被工業機器人所取代的局麵,他們會乾什麼?
他們會咆哮的走向街頭,用各種方式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
等到那個時候,整個西方世界所要麵對的就不僅僅隻是社會的動蕩不安了,那些失業的工人會像海嘯一樣去掀翻所有的一切。
“難道說這就是未來嗎?”
看著眼前的工業機器人,看著他們的機器手臂在那裡工作的場景,柯西金似乎看到了未來——一個資本主義世界被完全埋葬的未來。
那個未來並不是被彆人給擊敗的,而是被科學因為他們不斷的用機器取代人類。
而憤怒的工人們會化身成為海嘯吞噬所有的一切。
“或許,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技術的意義。”
柯西金低聲說道,目光再次投向那些在生產線兩側進行焊接的工業機器人。
他的心中已經暗暗下定決心:回到蘇聯後,他必須與朋友們討論這個問題。技術進步固然重要,但絕不能以犧牲工人的利益為代價。
當然在另一方麵,柯西金同樣也非常清楚——工業機器人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就像這樣的一座汽車製造廠一樣,它每年可以生產上百萬輛汽車,而工人的數量卻是非常有限的。
工人數量的有限意味著他們的生產成本更低,這也是為什麼sEA汽車能夠在世界範圍內流行的原因。
到底如何平衡這一切呢?
相比於柯西金內心的憂慮,作為汽車工業部部長的塔拉索夫,看著那些工業機器手臂在空中揮舞著,在焊接的閃光中他似乎看到了另一個場景——坦克!
如果能夠把這樣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在坦克生產之中,那麼蘇聯的坦克產量必定會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到時候蘇聯甚至可以像製造汽車一樣,幾萬輛甚至十幾萬輛的去製造坦克。
僅僅隻是一想,內心就變得有些激動起來。
在這場參觀之中,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有些人擔心著未來,有些人則在那裡暢想著未來。
但是他們所有人都被這宛如科幻電影中存在的工廠給驚呆了,畢竟,他們所看到的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