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什麼時候被改變的?
沒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這個世界關於太空的競爭是更加激烈的,而且是更加超前的。
能夠贏得無上的榮耀,或者說超越對方。無論是蘇聯也好,美國也好,他們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於航天事業,哪怕是他們心不甘情不願,也不得不在太空事業上投入更多的資金。
這場新邊疆的競爭就像是燒錢的機器一樣,在那裡將數以百億的資金燃燒殆儘,大量的資金應用於太空競賽的同時,它同樣也在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
在去的十幾年中,人類文明就像是上了一輛高速列車一樣呼嘯著向著未知的方向前進著。
至於,這輛科技列車會把人類帶到什麼地步無人知曉。
但,這一年,在一定程度上人類的命運也被改變了。
在得知蘇聯人在實施他們的火星計劃之後,美國人坐不住了。
“我們將會前往火星!”
就像過去美國一次又一次接受挑戰或者發起挑戰一樣,這一次美國同樣做出了他們的選擇——接受挑戰。
在月球的競賽如火如荼的時候,兩個超級大國把目光投向了火星。
麵對他們在新賽道上開啟的競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同樣也是坐不住的,袁家騮在第一時間組織公司各個部門製定了《火星計劃》——sEA也將要接受這一挑戰,將前往火星。
隨後,袁家騮就直接抵達了官邸,在官邸的書房之中,袁家騮把計劃遞交了上去。
麵對厚厚的《火星計劃》,李毅安都沒有放開他,而是直截了當的說道:
“火星這個賽道,但是就讓美國人和蘇聯人去競爭吧。”
李毅安之所以會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他非常清楚“火星計劃”有多麼的燒錢。
它不是300億,500億的項目,實施這個計劃,其費用必定遠遠超過登月計劃。
而且要實現這一目標,沒有10年的時間根本就不太可能。
“雖然我們最終肯定是要抵達火星以及小行星的,但是,不是現在。”
看著袁家騮,李毅安說道:
“相比遙遠的火星,建立大型空間站和月球基地才是最重要的。
大型空間站可以作為前往月球以及進行深空探索的中轉站。
而當有一天在月球的永久基地技術成熟之後——在月球上建立了冶煉廠,等工廠,人類就可以直接在月球上建造大型太空船。
等到那個時候,人類才可以真正吹響進軍太空的號角——直接從月球出發。
巨型的——這是上萬噸幾萬噸的太空飛船,它甚至可以提供人造動力,人類在巨型太空飛船上生活,工作,並且前往火星小行星帶,甚至走出太陽係。
等到那個時候,征服火星簡直不要太容易。
現在與其花費1000億,去到火星上去插一杆旗,倒不如把這1000億用在大型空間站以及月球上,它足夠我們建立一座真正的地球和太空的中轉站以及月球基地,我想才是更有價值的。”
聽著閣下的決定,袁家騮講了一下,然後說道:
“閣下,您的意思是——我們不參與這場火星競賽,是嗎?”
先是點頭隨後,李毅安又搖頭說道:
“是的,我們是參加這場火星競賽,這是因為我們有更加長遠的目的……”
話音稍微頓了一下,李毅安看著袁家騮說道:
“無論是美國人或者蘇聯人,無論他們選擇了登陸火星,還是圍繞火星轉上幾圈,至於其他,他們壓根兒就沒有考慮過,比如說移民火星,甚至就連同對月球的深度開發也是停留在紙麵上。”
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李毅安繼續說道: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就像是當年發現新大陸一樣,最早的時候維京人發現了新大陸,但是,們對新大陸的探索僅僅停留在來到這裡就沒有然後了。”
袁家騮若有所思的說道。
“就像美國和蘇聯人在月球上插旗一樣。”
“對,而後來西班牙人,英國人他們之所以能夠在新大陸紮下根,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新大陸能夠給他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財富——英國人在北美開墾農田,種植煙草,西班牙人在南美開采金銀礦,掠奪貴重金屬。
正是有了這些財富的回饋,才有了後來的新大陸,而如果我們想要真正的入太空,就必須要在太空中找到財富的回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僅僅隻是為了彰顯國家榮耀,花費巨額資金到太空裡轉一圈,這樣的太空探索是持續不了多長時間的。”
就像另一個世界的國際空間站的前身自由空間站一樣,他最早的設計,不僅僅隻是一個空間站,他還是一個在軌工廠——在太空中直接組裝星際飛船,然後飛往月球或者火星,小行星帶。
當時美國的這個計劃是宏大的,計劃他們將會在新世紀到來的時候抵達火星,但伴隨著蘇聯的解體,這個宏大的計劃立即戛然而止。
原因無他——蘇聯解體之後,美國不需要繼續進行這場太空競賽了,很多太空項目都因此被終止。
隻能說——蘇聯的解體直接導致人類失去了對太空探索的興趣。而更重要的是,那樣的深空探索,除非為了政治上的原因,幾乎沒有任何支撐,他進行下去的動力。
儘管人類進入太空幾十年,是又從太空中獲得了多少回報呢?沒有回報的投資,哪怕是國家也是堅持不住的,在冷戰期間有國家的榮譽以及安全作為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