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行者!
《百家講壇》繼續播出著,秦振遠自我安慰的語言,變成了現實。
第二期的收視率立即攀升,雖然不是很多,卻讓人看到了希望。
第三,第四期穩步上升,已在本省的教育節目中有領先的趨勢。
到第六期播出時,已經是本省同類型節目當之無愧的魁首了。
秦正遠、王磊等人受到台裡表揚,台長誇獎“有創新意識”,一時之間,在省台贏得了極大的聲譽。
第八期播出時,已經能與中央台地教育節目抗衡,引起了中央台的注意。
第十三期播出時,完勝中央台教育類節目,天下拔魁。
秦正遠等人,喜出望外,因為節目效果超出他們預期太多。省台也因為這一節目的突破,著實露了一回臉。
第十五期播出時,已與時下一般娛樂節目差不多,之後的收視開始平衡下來,偶爾有些小突破,超過一般娛樂節目已是常事。
碰到星期,學生放學回家,收視很明顯地向上揚一節,至於那些很火的娛樂節目,則一直遙遙領先,《百家講壇》始終沒能追上。
秦正遠、王磊,包括張斯本人都十分滿意,至於與那些火熱的娛樂節目比,他們從來不曾有過這個想法。
畢竟類型差的有些大,收視能達到現在這種程度,已經是個不小的奇跡了。
不知道有多少羨慕,多少人眼鏡碎了一地呢。
而《百家講壇》也不是沒有勝出那些節目的地方,那就是口碑。
通常情況下,無論是專業或非專業人士,都很少把《百家講壇》與娛樂節目放在一起比較,因為《百家講壇》起先的設定就比較高,在品格方麵,占著先天的優勢。
即或有批評,也是處在特殊的高度,之後才對它進行批評的。
張斯演講的費用,原來是很低的,一期也不過一千餘元。
四十多期加起來,其實也就四五萬元。
算起來,還沒他的稿費多。
當然,他上電視隻是順便,畢竟平時也要為學校做演講,錢財說來對他影響不大。
但秦正遠不能這麼想,否則,他以後怕也隻能乾到這個位置了。
在與台裡做出商量後,他又找到了張倩依,主動要求改簽合同,希望把張斯的每期出場費提高些。
按張斯本人的意思,就算了,不要在乎這些麻煩事。
可是秦正遠一再要求,隻得答應了他。
就這樣,他的總體收入,一下子翻了好幾倍。
現在在家裡的情況是這樣的,單雲清拿著固定工資,錢財有限。
張倩依作為高之層一,工資比媽媽多,不過,工作繁重,需要管理的事也很多。而張斯因為“兼職”份數比較多,成為家裡薪水最多的人,卻也是最輕鬆的人。
再考慮到他的年齡,如今還是學生身份,讓媽媽與姐姐很無語。
妹妹要好一些,除了羨慕之外,很為他感到高興,當然,張斯平日裡沒少給她塞錢,理由是“窮養兒子富演女”,避免以後她得了彆人一些好處,就忍不住誘惑,被騙上當。
單雲清說過他好幾次,讓他收斂點,免得把妹妹寵壞。
張斯卻沒怎麼聽,反正都是錢嘛,不花又用來乾什麼呢?自己妹妹花他的錢,他心中反而有種滿足感。
隨著收視率的飆升,民間開始形成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