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崢嶸歲月!
“一車間的事情,怎麼個後續?”
李懷德坐定,陳冀生也就大權獨攬,既沒給兩人開口的機會,也沒給兩人撕逼的機會。
“昨天做了檢討、感想,今天還要討論,這倆天要拿出一個可行的法子,老楊你怎麼看……”
李懷德發言之前,依照老習慣,挪了一下椅子,發出點聲響,算是拍了醒木,這是居高臨下的姿態。
“你老李做事兒,滴水不漏,我看行……”
看著倆貨打機鋒,陳冀生有點牙磣,就這倆玩意兒攪在一起,能指望他們乾什麼正事兒?
“老規矩,以老帶新,全麵加強青工的技術培養,擴大各車間技術工人的數量,這是咱們傳承有序的人才培養方法。”
在茶幾上頓了下茶杯,打破兩人即將開始的撕逼動作,陳冀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等著老楊反駁。
“陳乾事,咱們廠的複雜工件幾乎沒有……”
聽著老楊正統的推諉扯皮,陳冀生的嘴角一彎,等的就是你這個。
正路就得正兵破,李懷德的劍走偏鋒雖說好使,但說服力不強,還容易留隱患。
“很快就會乾不過來的,工件不急,基礎的知識,青工們掌握牢固了?”
老楊以為他掌握的是堂堂之師,可就軋鋼廠最主要的一車間都那操行,清鄉團、保安隊都比他的強。
扯什麼工件不夠,到時候,恐怕工件是正是反,那些個手藝生疏的青工,都看不明白,就彆說照著圖紙製造工件了。
“什麼基礎知識?”
現在的基層工人,沒什麼學習資料,以師帶徒就是很高端學習手段了,好多人都是一路摸索著,硬學。
“工業的發展史這類先不說,機床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上麵的洋碼子總該知道、認識吧?
各種鐵料、鋼材的基礎參數,切削工具的參數,各類標準件的參數,總該熟記於心吧?
工件的加工方式、加工方法,咱們一路摸索出來的技巧、經驗,也應該爛熟於心吧?
工人等級的分類,各級職稱的評定要求,作為主人翁還是應該仔細掌握吧?
我在食堂跟老範說過,新時代、新氣象、新工廠、新麵貌。
到了車間不妨改一下,新時代、新氣象、新工人、新麵貌。
一個工廠,還是要以人為本的,這個人是新時代的新人才,不要老是跟過去掛鉤。
工人不是生產隊的大牲口,隻需要聽鞭子招呼,想要有自主性,想要踐行主人翁的地位,知識不可或缺!”
陳冀生堂堂正正的破敵法,老楊有些接不住,這麼大規模的讓工人去學知識,就跟辦掃盲班差不多。
要知道現在初中生都算是高學曆,包分配的高中生直接可以從乾事、科員起步,中專進廠就是技術員。
在廠裡,高小畢業的工人是大多數,參加過掃盲班,自己名字寫的還磕磕絆絆的老技工也不老少。
農村來的不怎麼識字的青工都大有人在,學各種知識,還要學外語,不是不行,而是執行的難度太大。
“陳乾事,咱們廠的工人文化程度……”
老楊剛要開始擺事實講道理,陳冀生再次頓了一下茶杯,打斷了他。
“不要跟我說困難,困難是用來克服的,軋鋼廠是部屬企業,是重工業配套企業中的領路人。
咱們要做的就是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有了困難就退讓,你讓後來者的路怎麼走?又怎麼看我們?
老李,後勤這邊也要有配套的服務措施,之前工人的等級評定合不合理、客不客觀,都要跟進嘛!
工廠不是大鍋飯,是最講究技術的地方,咱們要嚴謹一些,能者上庸者下,實在不能乾的就去乾勤雜。
都是工作,有些崗位還是有技術要求的,咱們在技術上不能一視同仁,畢竟各工種都是有等級的。”
正麵破敵配合劍走偏鋒的管理,老楊根本提不出反對的意見,如果他不參與。
軋鋼廠的一線工人可就要全部倒向李懷德了,勤雜是什麼意思,老楊清楚的很,無非掃廁所、掏大糞。
雖說地位上是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但陳冀生說的不錯,工人是分等級的。
高級技工跟青工、雜工的待遇可是天差地彆,現在很多人都是在糊弄嘴。
嘴跟肚子出了問題,掘你祖墳都是輕的,工人的學習,等級的重新劃分,老楊都不敢置身事外。
“陳乾事說得對,咱們就要按照新時代、新氣象、新工人、新麵貌的要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