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背後隱藏的故事——文化藝術篇_世界未解之謎全知道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世界未解之謎全知道 > 十七 背後隱藏的故事——文化藝術篇

十七 背後隱藏的故事——文化藝術篇(1 / 2)

世界未解之謎全知道!

■《荷馬史詩》的作者究竟是誰

世界文學巨著《荷馬史詩》由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組成,兩部史詩都分成24卷,反映了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社會情況,內容浩大廣博,非一人之力可成。因此,人們一直在懷疑《荷馬史詩》真的是荷馬寫的嗎?如果不是荷馬所寫,那它的作者究竟是誰呢?

研究古希臘的曆史,離不開古希臘的文學巨著《荷馬史詩》。它作為史料,不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社會情況,而且反映了邁錫尼文明。它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社會的重要史料。《荷馬史詩》不僅具有文學藝術上的重要價值,它在曆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麵也給後世很多值得研究的東西。鑒於《荷馬史詩》內容浩大廣博,許多學者認為《荷馬史詩》最初可能隻是基於古代傳說的口頭文學,靠著樂師的背誦流傳,最終由荷馬整理成冊。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荷馬不是《荷馬史詩》的真正作者。

而且,公元前7(或6)世紀留下來的一首古詩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荷馬是)住在契奧斯島(愛琴海中一個島)的一個盲人。”如果荷馬是盲人,那他更不可能完成《荷馬史詩》這一浩大的寫作工程。

關於荷馬的生平事跡,隻有這兩部史詩可以引以為據,但其中的線索也少得可憐。不過,有一點今人是可以確定的,荷馬是古代希臘在公眾場合表演吟誦詩歌的人,即古希臘人所稱的“吟唱詩人”。我們之所以對這一點這麼肯定,是因為希臘人恰好在荷馬時代之前不會使用文字。在公元前8世紀中葉,地中海東部的腓尼基人教希臘人學習字母之前,希臘人根本無法書寫記載。在荷馬以前,故事傳說隻是憑借口頭傳播。之所以采取歌謠形式,是為了使“吟唱詩人”容易記誦。較有才能的吟唱者也可以當場即興發揮,並且,每次表演的細節都不完全一樣。每個吟唱者把一首詩歌以自己的方式進行修改,一首詩經過日積月累,就不斷有各種發展。《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這兩部史詩最終寫成時,肯定是已曆經潤色增補的最後定稿。

讀《荷馬史詩》中一些段落,很有短詩的味道。而且詩中若乾事件發生的時代似乎比其他部分更早,充分表明荷馬史詩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由很多“作者”創作完成。

美國學者帕裡從語言學的角度,仔細研究了這兩部史詩中重複出現的詞組、短語,尤其是每個英雄和神的名號的組合與使用,發現史詩具有一整套程序化的語句。據統計,《荷馬史詩》中有15是由重複使用的詩句構成的,總共28000行詩中有25000個重複出現的短語。這些程序化的用語符合配樂詠唱的古希臘詩歌的特有規律,也便於在沒有文字的條件下口頭傳誦和即興創作。如此大量而固定的程序用語,顯然不可能出自一個詩人的創作,那是經過世代民間歌手不斷口口相傳、不斷積累篩選而約定俗成的。帕裡的發現被學術界認為是20世紀荷馬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他因此被譽為“荷馬研究中的達爾文”。

同時,《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語調和主題差異較大也能證明這個觀點。比如,《伊利亞特》描寫的主要是發生在幾日內的事,並且對戰陣軍功極為強調;而《奧德賽》所述事跡則長達十年之久,同時專寫幻想和神仙魔鬼。而且鑒於《奧德賽》的內容幾乎沒有涉及戰爭殘酷的一麵,19世紀英國小說家巴特勒指出,《奧德賽》的作者應該是女人而不像是男人!

因此,德國學者基希霍夫、英國史學家格羅特等人認定,兩部史詩既不是一連串各自分開創作的民間詩歌的彙編,也不是出於一位大詩人的手筆,它們經曆了很長的曆史時期。古老的神話傳說與特洛伊戰爭的英雄故事,是它最原始的素材。在漫長的流傳過程中,勢必由許多民間詩人對它不斷地進行增刪、修飾,最後似由一位大詩人(如荷馬)進行加工整理而成。這種綜合性的說法已日益為學術界更多的人所接受。

對《荷馬史詩》及其作者的研究與爭論,如同這兩部史詩具有永久的魅力一樣,也許永無休止。但再多的爭論也改變不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伊利亞特》、《奧德賽》是世界文化史上偉大的史詩。

■《伊索寓言》的作者之謎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童話集之一。《伊索寓言》通過簡短而精煉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言簡意賅,平易近人,富有哲理。不但讀者眾多,而且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但和人們懷疑《荷馬史詩》非一人之作一樣,人們也懷疑《伊索寓言》並非伊索一人的創作。那麼,《伊索寓言》的作者究竟是誰呢?

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在希臘各地奴隸製城邦形成的過程中,開展了大規模的海外殖民運動,使希臘與外部世界的聯係進一步加強,極大地擴展了希臘奴隸製工商業的海外市場,從而促進了希臘經濟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當時,在希臘民間廣泛流傳著許多優美的散文故事,其中一些是關於動物的寓言。相傳其作者是希臘薩摩斯島的伊索。據說,伊索是一個奴隸,他以自己傑出的才華和智慧而獲得解放,成為卓越的文學家和哲學家。他用簡潔的文字,以寓意深刻的動物故事,辛辣嘲諷和無情鞭撻了奴隸主貴族的殘暴統治。他把統治者比做豺狼、獅子、老鷹和狐狸,刻畫出它們的凶殘狠毒和偽善狡猾的本性,揭露了“強權即公理”的吃人邏輯。《伊索寓言》以短小精悍的形式、恰當的比喻、生動的形象,表現了當時的階級對立關係,對弱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熱情歌頌了人們向惡勢力作鬥爭的精神,總結了古代人民的鬥爭經驗和生活教訓,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頗強,富有教育意義,深受群眾喜愛。然而,對於《伊索寓言》作者的歸屬,人們還有著種種疑惑。

人們之所以會對《伊索寓言》的作者產生疑惑,是因為從《伊索寓言》的寫作風格來看,各篇寓言時間跨度大,傾向也不完全一樣。據此推測,它不是一人一時之作,而應當看做是古希臘人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內的集體創作。

為了支持《伊索寓言》並非伊索一人單獨創作這一觀點,有人提出了曆史線索大哲學家柏拉圖曾說他的老師蘇格拉底於公元前399年在監獄中把《伊索寓言》改成了韻文;《狐狸和刺蝟》的故事曾出現於百科全書式學者亞裡士多德(公元前384至前322年)所作的《修辭學》中;阿維阿努斯在公元4世紀將42個寓言故事改寫成拉丁文哀歌體對句;大約14世紀時馬克西姆斯普拉努底斯教士收集彙編了這些寓言,使得《伊索寓言》在世界上廣泛流傳。

同意此觀點的人們還認為,伊索這個名字事實上與“伊索”這個詞同義。最早是伊索或者某一個像他那樣的人,以簡潔、明快的風格講述所收集的寓言故事,其目的僅僅是為了使世人明辨是非。在這一過程中,當然會加進部分自己的內容。具有伊索風格的這些寓言經一代代口頭流傳下來,最後都被視作出自伊索的手筆。例如,在古埃及的大紙草中,在西亞的古蘇美爾時期和古巴比倫的泥板文書中,在古印度梵文《五卷書》中,在公元前8世紀希臘的《田功農時》中,在佛教經典《嘉言集》和《本生經》中,在小亞細亞《舊約全書》中的《士師集》中,都有伊索風格的寓言。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曆史上並沒有關於伊索的精確記載。這都是因為伊索不是具體的曆史人物,而是作為寓言的同義語所虛構出來的傳說人物。所以,有關伊索的任何一種傳說、任何一部著作和圖像都根本無法準確地描繪出伊索的具體麵容和生平事跡,傳說者隻得按照各自的想象來塑造伊索的體格形態和編造伊索的生平事跡。結果,在不同曆史時代、不同地區塑造的伊索形象各不相同,具有多種臉孔和形態。

但也有人認為,《伊索寓言》就是伊索所著的。伊索是古希臘的寓言作家,而且長得又矮又醜。有一天,他夢見幸運女神用手點了一下他的舌頭。醒來之後,他就非常善於講寓言故事,他用寓言故事來揭示權貴的殘暴和貪婪,他還將自己的寓言故事編成《伊索寓言》。

近幾年來,人們對於《伊索寓言》的作者歸屬又有了新的猜測伊索不是彆人,而是非洲埃塞俄比亞的寓言家阿克曼。這是因為阿克曼是被釋放的奴隸,被譽為“東方智者”。一些學者認為“希臘人把埃塞俄比亞的寓言翻譯成為希臘文,並以伊索署名,其含義是埃塞俄比亞人。這大概是因為譯者將ethio錯讀成e,於是,埃塞俄比亞人(ethioian)寓言成了伊索(ae)寓言,作者阿克曼也就成了伊索了。”(摘引自《有沒有伊索其人和伊索寓言》一文)以上看法頗為新奇而獨特,已引起一些學者們的關注和重視,並且已得到一些學者的支持和讚同。但更多的學者卻對上述看法持懷疑甚至完全否定的態度,他們指出,上述新奇而獨特的看法,隻是一種推測,還缺乏充足的證據,難以令人信服。

時間就在這不斷的爭論中悄悄流逝,而謎底卻永遠埋藏在曆史長河的深處。

■《馬可·波羅遊記》真實性疑案

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和叔叔,途徑中東,曆時四年多來到中國。他在中國遊曆了17年,回國後出了一本《馬可·波羅遊記》,自此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向往,對以後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然而,學術界卻對《馬可·波羅遊記》的真實性存在懷疑。那麼,《馬可·波羅遊記》到底描述的是不是當時真實的中國呢?

《馬可·波羅遊記》又叫《東方見聞錄》,是距今700多年前的一位名叫馬可·波羅的威尼斯商人留下的一本有趣的遊記,書中描繪了那個偉大而神秘的東方古國——中國。按照馬可·波羅的說法,他是在1271年他17歲那年,跟隨父親尼古拉和叔叔馬飛阿,從意大利的威尼斯出發,途經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曆經三年到達了中國與阿富汗交界的帕米爾高原,然後進入中國腹地參觀旅遊,直到1295年才回到歐洲。這本遊記的麵世震驚了整個歐洲,甚至可以說它是歐洲航海運動的思想啟蒙工作。一時間,人們爭相傳閱。1492年,正是這本遊記鼓舞著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揚帆出海,踏上尋找富庶東方之路。

在一些人將《馬可·波羅遊記》奉為至寶的同時,也有人懷疑《馬可·波羅遊記》的真實性。在當時中國和歐洲交通不暢的情況下,馬可·波羅遊記能否遠去中國遊曆實在令人懷疑。大英博物館中國館館長弗朗西斯·伍德在《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嗎》一書中,提出了她的著名質疑馬可·波羅根本沒到過中國,他對中國的印象僅限於道聽途說,《馬可·波羅遊記》中記錄的內容都是假的,馬可·波羅是一個欺騙了世界700多年的說謊者。

關於《馬可·波羅遊記》真實性的爭論的關鍵點在於以下幾個方麵

1長城

眾所周知,長城是中國最為典型的象征。而《馬可·波羅遊記》卻始終沒有提及長城的隻言片語。這就引起人們對《馬可·波羅遊記》真實性的懷疑。在歐洲人眼裡的長城應該是明長城,我們現在所說的長城指的也是明長城,因為它是保存相對比較完整的長城。但在明代以前,各個時代的長城大多殘毀不全,可能馬可·波羅看到的長城就是這個樣子,沒有引起他的注意。

2中醫、茶葉等中國代表物

此外,《馬可·波羅遊記》也從未提起中國人司空見慣的中醫、茶葉、漢字(書法)、筷子等中國典型的象征物,這也值得懷疑。但有人反駁說,那是馬可·波羅在中國時主要與蒙古人相處,不了解漢族文化習慣的原因。

但是,馬可·波羅自稱到過中國南方許多地區,不可能不接觸漢族人,更不可能不接觸中國的漢字。但也有人反駁說,這是因為馬可·波羅精通波斯語,而當時中國元朝的官方語言就有波斯語。因此,他得以在中國統治階層生活,沒有學習漢語的需要。

3與中國的曆史記載不符合

《馬可·波羅遊記》中有著馬可·波羅等三人獻計幫助元朝軍隊攻克南宋襄陽城的記載。但根據曆史記載,元朝軍隊攻克南宋襄陽城的時候,馬可·波羅一行還未到達中國。而且,馬可·波羅自稱在揚州生活了三年,並曾擔任這裡的地方官,但在揚州縣誌上卻找不到他的名字。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馬可·波羅從未讚美過揚州,卻讚美杭州為世界上最美好、最高貴的“天堂之城”。而且翻遍當時所有的中國曆史文獻,也不曾尋得關於馬可·波羅一家的半點蛛絲馬跡。

有人反駁說,《馬可·波羅遊記》的整理者魯思蒂謙是位傳奇小說家,他可能出於小說可讀性的考慮,而虛構了某些故事情節。而馬可·波羅一家之所以未能在中國曆史記載中出現,是因為他們當時在中國的地位實在是微不足道,不值得記錄在官方檔案之中。

總之,《馬可·波羅遊記》確實存在種種疑點,《馬可·波羅遊記》在創作過程中也確實加入了一些主觀虛構,因此其真實性的爭論始終沒有定論。

■但丁何時開始寫《神曲》

這是一條關於靈魂秘密成長和壯大的美好路途,是一條偉大的精神朝聖的路途。人們如此評價但丁的《神曲》帶給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但同時,人們心中也存有一個疑惑但丁究竟是何時開始寫《神曲》的呢?

當人間的美好願望還沒有成為現實的時候,當天堂的理想還停留於聖職買賣的階段,偉大的詩人但丁已經開始不安了。歐洲大陸的天主教團的整體腐敗根本無力將天國的諾言在人間兌現。最優秀的人必然很快醒悟到,抵達理想王國的道路無法由僧侶階層來引領,而必須由一己的生命來鋪就。於是,就有了但丁的靈魂漫遊地獄、煉獄,最後抵達光明澄澈的天堂的偉大曆程。於是,就有了人類曆史上最傑出的史詩之一——《神曲》。

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曾說“對於不可知的事物,你最好的態度是保持沉默。”但對於那些精神生命強健的偉人來說,預知正是他們創作的能量所在。但丁的《神曲》正是在這個層麵上產生,並且能夠源源不斷地湧出它的嶄新意義。《神曲》告知人類的是,世界的核心秘密就是創世,而創世是永不停頓的,但但丁有幸參與了這個創世的秘密。

那什麼是但丁創作《神曲》的啟發點呢?但丁在《神曲》中將這一尊貴的地位給予了古羅馬最偉大的詩人之一——維吉爾。這是因為維吉爾的一些詩章為他在中世紀贏得了預言家和魔術師的名聲。而維吉爾在《埃涅阿斯記》中關於主人公由神巫引導遊曆陰間的描寫,就直接啟發了但丁《神曲》的創作。這無疑也是一個美好的見證再偉大的詩人也一樣需要古老文明的援助,需要借他人之筏來渡自己的人生之河。所以,維吉爾被但丁視為精神的導師和智慧的海洋,幫他穿越了地獄和煉獄的困惑,穿越了人生的迷途。

因此,在《神曲》中但丁對維吉爾的靈魂說“你是我的大師和我的先輩,我單單從你那裡取得了那使我受到榮譽的美麗的風格。”

不可否認,《神曲》以辭藻華美、想象豐富、設計巧妙、內容奇特、含義深刻的美譽而聞名於世。但是,對於這部名作的寫作年代,專家學者們卻意見不一,看法各異。

文藝複興時期的大師薄伽丘認為,《神曲》是於1300年開始寫的,也就是在但丁被逐以前。但薄伽丘又以為,但丁被放逐之後,在整理那些未完成的舊稿時,可能又將之全部加以改寫。薄伽丘的這一觀點是從但丁的作品《新生》中得到啟發的。在《新生》的末尾,但丁加上了一段說明,即但丁夢見貝德麗采在天堂。這夢按照《新生》成書的年代來說,應該是1292年的事情。1310年以後,但丁再對舊稿進行整理,心情卻發生改變,因而將本來預定讚頌最光榮女性的詩篇改做對政治社會的批評作品。於是,貝德麗采不再是“愛情”的化身而成了“信仰”的象征。

有人認為,1313年“日耳曼皇帝”亨利七世死後,但丁才動手改寫《神曲》。但大多數學者認為,最可靠的推斷是將改寫年代移至1305至1306年。對《神曲》各部分的脫稿時間也有不同意見存在。有人通過對但丁的政治主張和《神曲》內敘述的故事的研究,較肯定地認為,《地獄篇》開始於1308年以前,《煉獄篇》則在1308至1312年,《天堂篇》肯定是在1314年以後。普遍的意見認為,《地獄篇》完成於1308年,《煉獄篇》可能完成於1313年,而《天堂篇》則隻不過是在但丁去世時剛剛完成的“初稿”而已。另一種說法是,但丁去世的時候,《天堂篇》最後數章並未脫稿,現在我們所見的最後13章實際上是但丁的兒子約各伯續寫,而冒稱是但丁的手筆而已。

由於缺乏確鑿的曆史證據,但丁何時寫作《神曲》一謎始終沒有定論,爭論也將無休止地繼續下去。

■莎士比亞詩中的“黑膚夫人”原型是誰

“黑膚夫人”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頗令世人注目的一個形象。作家筆下的“黑膚夫人”是一位絕色美女,極具誘惑力。於是,無數專家學者挖空心思,想要弄清楚這位黑眼睛、黑皮膚、黑頭發的“黑膚夫人”到底和莎士比亞在現實中存在什麼關係。

莎士比亞留給世界的重要文學遺產不僅包括他的代表作《哈姆萊特》、《麥克白》、《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等經典劇作,還有僅次於他劇作數量的眾多“十四行詩”。然而,在那個歐洲文藝複興時期,莎士比亞等劇作家、詩人其實並不為當時的人們所重視。因此,關於莎士比亞生平的資料並不多見。這就為人們研究莎氏的生平、死因、作品等問題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以十四行詩為例,最初出版是否出於莎氏本人的意願?卷首獻辭中的rh到底是誰?詩中的年輕朋友、情敵詩人和黑膚夫人是否實有其人,他們是誰?

在所有這些有爭議的問題中,無疑要算“黑膚夫人”這個謎最引人注目、最富浪漫色彩了。的確,這位夫人年輕,擅長音樂,黑頭發、黑眼睛,甚至是黑皮膚,具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在愛情上,她卻不夠忠實,輕浮放蕩,既欺騙了自己的丈夫,又背叛了情人,暗中投入詩人的朋友、那個英俊青年的懷抱。莎氏在詩中對她寄托了很深的感情,對她的熱情一生都沒有冷卻過,而是一直在塑造她的形象。在詩人的筆下,她簡直成了真正的傾國傾城的絕代美人。這樣一位充滿誘惑力的美人,自然引起後世研究家們的極大興趣,他們努力在現實生活中去尋找這個真人。在幾百年的長期考證研究過程中,人們提出的黑膚夫人的原型人選不下七八名,但似乎還沒有真正找到這位具有獨特風格的女人。

1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18世紀的莎氏全集編者馬龍認為,這個“黑膚夫人”就是當時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並提出了許多論據。莎氏在不少作品中無保留地歌唱了自己的時代,並在伊麗莎白女王身上寄托了對賢明君主的理想。馬龍的同時代人卡爾邁認為“很明顯,所有十四行詩都是寫給伊麗莎白女王的。”從莎士比亞勸他可愛的女王朋友結婚生子,以及伊麗莎白此時已超過60歲等事實都沒有使詩人感到為難來看,詩人和女王的私人關係是很好的。因此,女王很可能就是“黑膚夫人”的原型。但這僅僅是猜測,缺乏確鑿的證據。

2達夫南特的母親

有人認為,黑膚夫人不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而應該是17世紀著名戲劇家、桂冠詩人達夫南特的母親。這是從1594年出版的《威羅比,他的艾薇姍》一書中得到的新線索,有人猜測達夫南特的母親可能就是十四行詩中迷人的“黑膚夫人”。書中的故事主要講一個客棧老板的妻子如何拒絕許多求愛者,而隻把愛托付給一位熟悉的朋友s,而莎士比亞的名字正好是illia

shakeseare。據傳,莎氏在往返斯特拉特福和倫敦的途中曾住在一個酒商開的客棧裡,時間一長便成了這家人的朋友。漂亮的客棧夫人對他特彆殷勤,其兒子達夫南特和莎氏也有著特殊的感情。據莎士比亞最初的傳記作者奧伯雷記述,達夫南特本人在醉酒時常常在人麵前暗示自己可能是莎士比亞的私生子,並以此感到光榮。為此,一些評論家就作出了上述的猜想。但後來著名的莎學評論家威爾遜提出了疑問“達夫南特是1606年生,而事實上酒商1605年前還沒有得到開業執照,這樣時間對十四行詩中的事件來說是太晚了。”

3瑪麗·菲頓

1890年,泰勒首先提出黑膚夫人是瑪麗·菲頓這一假設,源於瑪麗·菲頓和青年貴族赫爾伯特的愛情故事。泰勒先肯定莎氏的十四行詩是寫給赫爾伯特的,那麼“黑膚夫人”自然是菲頓了。菲頓於1595年17歲時成為伊麗莎白女王的一個宮女,1600年成了赫爾伯特的情人,並給他生了一個孩子。但這個孩子不久即夭折。為此事,赫爾伯特被送進艦隊街監獄,菲頓被開除出宮。菲頓後來的命運也很不好,先是給萊夫遜爵士生了兩個私生子,後來又嫁給潑爾摩爾船長。有人曾描繪過菲頓大膽而輕率的舉動敞開頭巾,卷起衣服,拿著一件寬大的鬥篷,像男人一樣,大踏步走去和赫爾伯特幽會。後人肖伯納還根據這個故事寫了一個有趣的劇本《十四行詩裡的黑膚夫人》來肯定這一主張。但是,這一論斷也受到人們的懷疑,因為十四行詩中的黑膚夫人是一個有夫之婦,而菲頓被攆出宮門後很久才正式與人結婚。更為致命的一點是,後來發現菲頓畫像是個金發碧眼白皮膚的美人,雖然她的教堂紀念碑說她是個黑種婦女。

4艾米麗婭·雷尼爾

1973年1月29日,情況又有了新的進展。英國《泰晤士報》以顯著篇幅刊登了著名曆史學家、莎學家饒斯的文章《終於真相大白——莎士比亞的黑膚夫人》,此文立即轟動了世界。原來,饒斯在牛津波斯萊茵圖書館研究西蒙·弗芒的資料時,發現“黑膚夫人”極有可能是艾米麗婭·雷尼爾。但這種說法也存在許多疑點。

多年以來,人們根據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種種線索對黑膚夫人作出了許多其他的猜測混血兒、宮妓、富商妻子……但正如20世紀初莎學專家道頓所說“我們永遠不會發現這個女人的名字。”

■普希金的《一號日記》之謎

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的死成為世界文壇抹之不去的哀痛記憶。在他死後,他的許多手稿都收藏在“普希金博物館”和“普希金故居”中。但記錄普希金思想精粹的《一號日記》卻不在其中,至今仍無下落。

亞曆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是俄國近代著名的詩人,也是俄羅斯文學興盛和發展的開拓者。1820年,普希金根據民間故事和傳說寫成的第一部長篇敘事詩《魯斯蘭和柳德米拉》,被看做是近代俄國詩歌轉變的奠基之作。在詩人短暫的一生中,他給後人留下了異常豐富的文學遺產。詩人生前的大量手稿現在多收藏在蘇聯的“普希金博物館”和“普希金故居”裡。但令人費解的是,普希金的《一號日記》一直杳無下落。幾十年來,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和“普希金迷”們一直孜孜不倦地尋找著詩人當年《一號日記》的蹤跡,試圖揭開覆蓋在《一號日記》上的神秘麵紗,使普希金《一號日記》之謎早日大白於天下。

其實,在1837年普希金因決鬥重傷死去之後,人們整理普希金的遺留手稿時並沒有發現《一號日記》。直到1920年,僑居國外的普希金的孫女——葉蓮娜·亞曆山大德羅芙娜·普希金娜突然向外界公眾宣布,她祖父普希金生前留的一部分日記手稿現在正由她收藏著。這時,人們才聯想到,1837年,詩人普希金在決鬥中不幸身亡之後,人們在整理他的遺稿時,發現詩人一部日記的扉頁上注明編號為第二號。所以,消息一出,研究專家們把葉蓮娜收藏的詩人當年的日記稱為普希金的《一號日記》。然而,詩人究竟有沒有《一號日記》?普希金《一號日記》的真相如何?

國內外的普希金研究人士說法不一,孰是孰非,難以判斷。自此,《一號日記》之謎至今未曾落下帷幕。

不少人認為,普希金《一號日記》並不存在,這不過是葉蓮娜彆有用心的一次陰謀而已。蘇聯一位造詣頗深的普希金學專家莫紮列斯基曾經十分堅決地聲稱“我願用頭顱作保,除了現有的日記之外,根本不存在普希金的其他任何日記手稿。”葉蓮娜的外甥女納·謝·梅澤卓娃亦讚同地說“葉蓮娜舅媽根本不可能有普希金的日記資料,因為詩人當年留下的全部文稿都保存在詩人的長子那裡,我多年來也從未聽說過詩人寫的《一號日記》。”葉蓮娜的兄長尼古拉·亞曆山德羅維奇則認為“葉蓮娜憑空臆造出關於普希金《一號日記》一事,其目的僅僅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身價和地位。”

另一些研究人士和學者專家則堅持認為,普希金《一號日記》是真實存在的。著名普希金學專家法因貝格在所撰的《失落的日記》一文中斷言,普希金《一號日記》實有其事,而且認定目前正收藏在僑居國外的普希金後代手中。普希金《一號日記》這份手稿最早曾由詩人的長子亞曆山大·普希金掌管,爾後幾經輾轉又到了亞曆山大的女兒葉蓮娜手裡。



最新小说: 嶽風柳萱 玩家她真不想萬人迷 重生澎湃時代 第一太子爺 這個世界,危在旦夕 楊瑞薑可人 烏龜塔 孤城依然在 情債難忘難還 我爸是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