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萬曆!
看完京中長子來信,李成梁放到一邊,神情失望。
身旁的幕僚接過來翻閱,信中李如鬆勸誡父親,不要虛報軍情,恐事情敗露朝廷追責。
笑道,“子茂兄赤誠之心,實乃國家棟梁。”
“君勿為其辯解,真是越來越沒有長進了。”
長子從小跟在自己身邊,打仗的本事沒的說,不比自己差了。可惜做人這一方麵,實在是令人無語。
李成梁搖了搖頭。
本來送去皇帝身邊,得一份聖眷好回遼東子承父業,卻沒想到越來越愚笨。
不謊報軍情,怎麼讓朝廷重視遼東?
遼東什麼地方?氣候惡劣環境困苦。
不謊報戰功,如何向朝廷所要銀子,自己拿什麼養兵,拿什麼孝敬王公大臣,孝敬那些太監?
這些銀子隻靠遼東一地如何維持?自己維係的艱辛,長子卻根本不懂。
沒想到皇帝會讓戚繼光來,這倒是打了李成梁一個措手不及。
“吹號,點兵。”
隨著李成梁一聲令下,軍中大小將領,每人領家丁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
身披重甲,胯騎壯馬,持三眼火銃,硬弓,長刀。
一支數千人的遼東鐵騎,彙聚成一道“鐵流”。
出關外,征古勒城。
得知信息,王杲聯絡諸部盟友,野外突襲關寧鐵騎,大敗而散。
李成梁部斬首級近兩千人。
“死兵!”
回首自己身後的兒郎們,李成梁意氣奮發,大手一揮。
“死兵!”
“死兵!”
……
眾鐵騎歡呼。
這就是李成梁變動朝廷軍製,吃空餉養起來的,聲名赫赫的遼東鐵騎。
令關外各族膽寒,稱之為不怕死的兵。
俘虜們瑟瑟發抖,其中兩名少年眼神明亮。
“告訴戚繼光,各家自掃門前雪,他想要生事,使他問問九邊袍澤們答不答應。”
聽到李成梁的話,幕僚麵露微笑。
……
張居正被皇帝召見,聽到皇帝懷疑遼東吃空餉,謊報軍情,並不以為意。
“九邊衛所早已不堪用,才有戚繼光調去九邊練兵之事。韃靼諸部年年叩關,李成梁還能拒敵人於外,換個人恐遼東不平。”
朱翊鈞明白了張居正的意思。
李成梁部爛了,但是還能發揮作用,不讓韃靼入關騷擾內地。
其餘將領不能用,吃空餉喝兵血不弱於李成梁,可是卻不能辦事。
比爛啊。
罷李成梁容易,可是換成誰又是可靠的呢?
“恐最後朝廷的軍隊,變成將領的私軍。”
“所以才更要變法,支持新政。”
外朝形勢急變,張居正猶入泥潭,每前行一步艱難無比,如今擔憂小皇帝扛不住壓力。
在他看來,對軍隊應以穩定為主,拉攏軍心,現在時機未到,決不可輕動軍隊。
穩軍隊,治文臣,這是他目前的想法。
朱翊鈞這一年,禦馬監禁軍大動,把不少銀子都投入其中,張居正擔憂朱翊鈞不懂事情緩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