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萬曆!
何文書收到了地方來文,告知了一新政司巡課吏員在江蘇被人打死。
原因是和人爭道,兩不相讓中,因為爭執被另外一方打傷,回來後就重傷不愈死了。
此事他是不信的。
因為太巧了,出事的時機太巧。
天下當然有巧事,但是作為積年老吏,從地方到朝堂,多年來的經驗,所以他不信巧事。
但是這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部司不願見他,隻能去張府登門求助。
仆人引何文書入偏室,偏室已經坐滿了人,都是等候求見張公的,他坐下後,丫鬟奉上茶水。
沒一會,管家進來行禮,眾人連忙起身還禮。
管家到何文書前,引了何文書出去。
剩下的人很多不認識此人,紛紛打聽他是誰,竟然能躍過眾人,得知此人就是何文書,內心了然。
“唉,雜色人等也有今日。”有人內心不滿。
“慎言。”有人勸告。
大堂中,張居正起身相迎,何文書上前幾步作禮,被張居正扶住,兩人遂落座。
丫鬟們重新奉上新茶。
張居正知道何文書來求見,猜到事因,讓管家早就取出一份奏疏擺在案幾上。
示意何文書看。
何文書拿起奏疏,看了,原來是地方寫明的詳細事由。
“新政司吏員周寧,封舟過睢寧,與杭州衛所屬千戶陳鎮爭道。因寧語言過激,鎮等率諸漕卒毆之,寧傷不治而死。”
何文書冷笑兩聲。
“打死人了就打死人了,什麼叫做傷不治而死?地方要袒護行凶者嗎?”
何文書有底氣,不懼地方,畢竟是他的人被打死了,這事他敢鬨到禦前。
張居正歎了一口氣,又遞給了一份私人的書信。
“君先看看這個吧。”
看到張居正的神色,何文書知道可能另有隱情,接過來打開,先掃視了一眼,神色大變。
信中說,爭道是假,爭妓是真。
何文書沒話可說了。
這個原因,他不敢去禦前講。
“死了也是白死。”何文書恨恨兩聲。
“張公,打擾了。”
何文書臉色發紅,沒臉呆下去,匆匆離去。
歸家後幾個同僚也找了過來,問道去張府什麼結果,何文書無奈,把信的事講了一番。
眾人都不敢信,又不能不信,紛紛無言。
“此人誤我新政司。”
幾人從地方來,新政司從無到有,絞儘心智費勁力氣,好不容易有了這般規模,實權也有了,未來可期也。
本是革新之局,萬般警惕,卻還是出了這等事。
不止給了朝廷話柄,聖人萬一問起來,連自辯都不知道如何開口才是。
“幸虧君去問了張公,得了實情,不然我等不知實情闖到禦前,最後被揭開,反而害了自己。
“這肯定是那幫言官的套路,估計各個已經摩拳擦掌了。”
有人冷哼。
“不對,”
何文書猛然一拍桌子,掃動了茶杯,掉落地麵摔碎了,顧不上破碎的茶碗。
“出了這等事,地方官如何會主動替我等隱瞞?”
眾人醒悟。
“君懷疑另有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