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萬曆!
南京兵部尚書殷正茂大聲責問眾人,“為何放糧晚了幾個月,以致於鬨出兵變?”
眾人無法答。
“那知府查誌隆為何不來?”
“他派人傳來書信,有軍賊在城外出沒,不敢出城。”
殷正茂看向其他人,有人說道,“傳信給他,五日內必到南京,否則重處。”
安慶,隨差人帶來的公文,還有一封私人書信,上麵沒有署名,交給了知府查誌隆。
查誌隆麵無表情,先看了公文,是催促他去南京的,扔過一邊,拆開信件。
私人信件則是囑咐他留在安慶,等眾人想辦法挽救。
看完臉色陰晴不定。
他不甘心。
心裡的怨氣無法出,他滿肚子的委屈。
第三日,查誌隆提前到了南京,一路快馬加鞭,狼狽不堪。
他氣憤不已。
大喝。
“吾來了。”
很快就被收押。
提審。
他在堂下看著眾人,咄咄逼人叱問道。
“都責怪地方,可有誰為地方想過?朝廷嚴令考成法,吾要麼完成朝廷今年的定額,要麼放給衛所糧食,誰能替吾擔責?”
眾人無語。
“你還有理了。”
殷正茂氣急。
“吾來了,諸公想要如何定吾罪,悉聽尊便!”
查誌隆把帶來的當地賬冊扔到案幾上。
有人撿起來,翻過,歎了口氣。
“那你就該被殺頭。”殷正茂指責那人。
查誌隆聞言,冷笑兩聲,“公要殺吾頭,吾頭送爾之。”
眾人見兩人說的僵,紛紛勸解。
氣氛稍緩,查誌隆突然紅了眼圈,“北方每年還有數百萬兩銀子的固額輸送。
吾等則該死,一毛補入也沒有,反而還要供應其他地方。”
“不至於此,不至於此。”
“吾等各地因為舊倭之事,每年又要額外加派百萬兩白銀,隻吾一地,一年就要派好幾萬兩白銀,吾之一地,一年歲額才有多少?”
查誌隆開始講起自己的難處。
“倭平已久,早令各部解散民壯,爾等貪圖民壯之利,久不施行,如今又怨起朝廷來。”
“嗬。”
聽到殷正茂不留情麵的責問,查誌隆也豁出去了,不理會官場規矩,兩步跑到殷正茂身前。
“既然殷台要和吾對公賬,吾就和殷台來對一對。”
“城池要不要修,馳道要不要修,內廷每年的供應,要不要如期完成?水利要不要修,藩王的……”
“吾一地的稅額就這些,而所有都從田賦裡出,殷台,你來教吾點石成金之術。”
“吾不想解散民壯嗎?解散了民壯,公事還是要做,安慶有錢招募人來做嗎?”
“事情吾要做,而稅賦卻不夠,吾隻能東西轉乎,殷台高坐部閣,恐不知吾等之苦吧。”
查誌隆袖子一甩。
殷正茂氣急。
“你在當地橋梁收橋稅,食鹽過境收過境稅,漁民也要繳新稅,殺豬宰牛都要繳屠牛稅。
還有間架稅,各種稅多如牛毛,商人都不敢過,如今你又喊收不到稅,錢到底去了何處,恐怕閣下自己知道。”
“好啊,殷台是說吾貪汙了。”
那人邊說邊取下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