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老臣雖然與蘇狀元意見相左,但我二人都是為了大晉朝廷。”
“蘇狀元才華絕世。”
“他想與外族一較高下,維護大晉國體尊嚴,臣萬分理解。”
“臣雖主和,但也願促成這事。”
“故在此懇請太子殿下。”
“將此次挑選、訓練士卒與外族鐵騎較量之事,交由蘇狀元負責。”
“若是此戰得勝,臣便不再言歲幣和親之事,若是不能,那就請蘇狀元不要胡攪蠻纏,乾涉兩國邦交和談之事。”
秦輔開口,語氣誠懇無比。
雖然他心中很惱火。
尤其是聽到蘇長歌直呼其名,質問他是不是大晉子民的那一刻。
他恨不得把對方這張破嘴給撕下來。
但秦輔很快便冷靜下來,並給蘇長歌設了個套,逼他往裡麵鑽。
好,既然你要爭這一口氣。
那老夫就給你機會。
將與蠻夷較量的差事交給你來做,你不答應就證明你隻敢嗶嗶。
答應了更好,到時訓練的士卒被草原鐵騎打敗,武勳中多多少少會有人不滿,覺得是因為你一個儒生負責訓練才會敗北。
而陛下為了保全太子也會訓斥負責之人。
當然,這些都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堵住蘇長歌這類人的嘴。
邦交乃是國之大事。
他們這群隻會嘴上喊著有辱國體尊嚴的讀書人懂什麼?
靠一個公主和歲幣就能換來和平。
這筆買賣完全劃得來。
至於說取勝。
丞相壓根不認為蘇長歌有本事做到。
畢竟你在儒道上能大放異彩。
但不代表你在訓練士卒上就很擅長,更彆說還是與草原精銳對抗。
而同樣是想到這點。
太子此時也有些為難。
經丞相先前一說,他對三千營將士戰勝蠻夷精銳也沒太大信心。
讓蘇長歌負責。
萬一敗了等於害了他的名聲。
但就在這時。
蘇長歌突然出聲喊道。
“好,就按秦相說的辦!”
“殿下。”
“還請將此事交給臣負責。”
蘇長歌開口。
拱手作揖麵向太子,語氣堅定。
即便沒有今日之事,他也會插手大晉與外族蠻夷的談判。
如今正好有了一個由頭。
還能讓丞相不再提納貢和親之事。
算得上一舉兩得。
而此時,霍武聽完蘇長歌和丞相的話。
出身武勳世家,在沙場上與蠻夷對陣數年的他,心中頓時憋著口氣。
我大晉將士豈會弱於蠻夷?
什麼特娘的精銳?
老子打的就是精銳!
隨即,霍武開口附和道。
“殿下,臣願與蘇狀元一同負責此事。”
聲音響起。
太子看了眼蘇長歌,接著又看了眼霍武,決定答應他們的請求。
“好,既然兩位有信心。”
“那此事孤就托付到兩位愛卿手上。”
太子開口,語氣沉穩溫敦。
丞相秦輔的心思自然瞞不過他。
若隻是蘇長歌開口請求。
他還會考慮一會,畢竟蘇長歌是個文臣,沒有統兵的經驗。
但霍武乃是軍中宿將,老信國公的兒子,他要是輔佐蘇長歌訓練士卒,能力上沒問題,即便最後敗了,也不會被人太多詬病。
“臣謝過殿下。”
聞言,蘇長歌和霍武拱手作揖。
看到這一幕。
秦輔隻覺蘇長歌年少輕狂,沒見過草原鐵騎精銳馳騁縱橫的壯景。
見過了,他就不會有如此信心了。
心裡如此想著。
秦輔朝太子拱手說道。
“殿下,既然此事已經敲定。”
“中書省還有許多公務等臣處理,先行告退,還望殿下應允。”
話音落下。
太子點了點頭。
讓蘇長歌負責從三千營選出士卒,與蠻夷鐵騎精銳的事已經定下。
丞相繼續留在這也沒啥用。
“好,。”
太子開口說完。
丞相秦輔拱手行禮後轉身離開兵營。
而就在他前腳剛走,太子轉頭便看向蘇長歌,出聲詢問道。
“蘇狀元,你可是有何良策?”
此言一出。
霍武也隨之看向蘇長歌。
畢竟剛才賢弟開口時的樣子太自信了,就像有十足把握一樣。
這時,聽到太子的問題。
蘇長歌淡淡一笑,意味高深的說道。
“殿下,你可知兵分三等。”
“孤願聞其詳。”
聽到這話,太子頓時來了興趣,霍武也投來期待好奇的目光。
“兵分三等,最下之兵乃強征而來,被迫而戰,需派人時刻督戰,稍遇挫折便分崩離析,軍心渙散,不堪大用。”
蘇長歌開口,侃侃而談。
太子和霍武點了點頭,同意這套說辭。
隨即,蘇長歌繼續道。
“中等之兵。”
“為了軍餉或建功立業而來。”
“若平常征戰尚可。”
“但若是陷入危局或遭逢大敗,動輒嘩變投降,或者甘心被俘。”
話音落下。
太子和霍武兩人再次點頭。
對於中等之兵而言。
打仗的目的就是吃飽飯或者建功立業,很少以命相搏的。
畢竟隻要不死。
投降或成為俘虜對他們談不上羞恥。
“上等之兵,也是最強之兵。”
“他們不是為自己而戰。”
“而是為了家國,為了百姓,為了千千萬萬的同胞而戰!”
“此乃無敵之師。”
“從上到下,皆是心存信念之人。”
“即便遭遇死局,那也會血戰到底,戰至最後一人才肯方休!”
“如今蠻夷羞辱我大晉,將士們知道後必定同仇敵愾,拚儘全力死戰到底,而蠻夷又遠道而來,有輕視之心。”
“正所謂哀兵必勝,驕兵必敗。”
“我大晉上下,對向蠻夷納貢和親滿腔憤怒,豈會甘心輸於蠻夷!”
“這一戰,我大晉必勝!”
蘇長歌開口,鏘鏘有力的說著。
而聽到這熱血沸騰的聲音。
太子和霍武兩人看著眼前風華正茂,揮斥方遒的蘇長歌。
這一刻,兩人似乎從他身上看到了那無敵之師的影子,跟著一起心潮澎湃起來,戰勝蠻夷的信念也隨之增強。
“大晉必勝!。”
“好一個大晉必勝!”
“蘇狀元,這一戰孤就托付給你了。”
“若有所求,儘管提出來!”
太子開口,有些興奮。
在蘇長歌一番分析激勵下,此時他也找回了自信。
“殿下。”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臣想向殿下討要一批冶鐵鍛造的工匠,為士卒們打造武器裝備。”
蘇長歌開口,半點不客氣。
信念確實重要,能鼓舞激勵士卒的意誌,爆發出遠超平常的戰鬥力
但光靠信念支撐還不夠。
裝備也必須跟上。
否則就算信念和意誌再強,空手赤膊上戰場勝算也沒有很高。
信念、意誌加裝備。
這才是真正的無敵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