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為儒道立意,洗滌渣滓!_弟,你再闖禍,哥哥我就要篡位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弟,你再闖禍,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 第一百四十二章: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為儒道立意,洗滌渣滓!

第一百四十二章: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為儒道立意,洗滌渣滓!(2 / 2)

不僅僅因為這不朽文章真是蘇長歌所作,還有就是,作為聖人子孫,因為家學淵源,他們在儒道上的建樹自然不低。

對於浩然正氣究竟為何物。

可謂是一清二楚。

而如今,蘇長歌所做的這篇文章。

乃是在往聖已有的基礎上。

進一步的詮釋了何為浩然正氣,或者說詮釋天心之浩然正氣。

天地間,有一股堂堂正正的氣,賦予萬物變化為各種體型,在下便是山川河流,在上便是日月星辰,在人間被稱之為浩然正氣。

充斥在這天地與寰宇之間。

國運清明太平之時,為祥和與開朗的朝廷,此乃盛世也。

在時運艱危的時刻。

胸中蘊養浩然正氣的義士便會出現。

他的光輝形象一一垂於丹青。

蘇長歌的這篇文章,短短幾十字,便將天心之浩然給形容出來。

刹那間,大晉天下一位位大儒,仿佛開竅一般,此前一直無法想通的事情,在這一刻,陡然明悟,胸中浩然正氣極儘升華。

己心,民心。

其實不難

最難的是天心。

己心隻要堅信自己,民心則是傳播聖賢道理,教化百姓,讓百姓信服。

可唯獨這天心,讓人琢磨不透。

可如今。

蘇長歌給出了答案。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這種浩然之氣,充塞於宇宙乾坤,正義淩然不可侵犯而萬古長存。

當這種正氣直衝霄漢,貫通日月之時,活著或者死去根本用不著談論。

大地靠著它才能挺立,天柱靠著它才得以支撐。

可歎,我遭遇不公,一心為民,卻被奸人所害,但沒想到的是,這種肮臟之地,卻成為了我安身立命的樂土住處。

所以,無論是生與死,我已經看淡。

因為我胸中有一顆丹心永遠存在,功名富貴對於我來說,如同天邊的浮雲。

惟願這股浩然正氣,能讓天下百姓感悟,讓天下讀書人明悟。

先賢們雖然已經離我遠去。

但他們的榜樣已經銘記在我的心裡。

屋簷下我沐浴清風展開書來讀,古人的光輝將照耀我堅定地走下去。

剛正洪亮的聲音鏘鏘有力。

每一字皆是光耀千古,聽之讓人心中生出無窮感悟。

也就在此刻,永夜之中,一道道璀璨光柱衝天而起,照耀四方,那些對前路原本迷惘的大儒,徹底看清前方的風景。

太學院內。

朱聖聽到天地間回蕩不絕的聲音。

眼中不由露出震撼之色。

他沒想到,蘇長歌對浩然正氣的理解居然如此之深。

天心之浩然,自己當初也是花了數年的時間,才明悟其中真意,可即便是讓自己做闡述,恐怕也不如蘇長歌這般全麵。

“有此子在,儒道在不久的將來,將發生千古未有之變化。”

朱聖發自內心的感歎一聲。

而與此同時。

蘇長歌將正氣歌著在牆上。

其中諸多典故如直書不諱的董狐,為民除暴的張良,出使匈奴的蘇武等等。

他將這些人替換成這個世界名留青史的義士,人雖然不同,但其義卻是相同,他們所行之事,皆是為了百姓和國家。

形而上者謂之道。

道無常形。

但卻可以從這些英雄義士的身上,卻能感受到何為浩然正氣。

此時,隨著蘇長歌落下最後一字。

永夜籠罩的天地內。

著寫正氣歌的牆壁,爆發出無與倫比的耀眼光芒。

如同一輪晝日,驅散一切黑暗,整個人間瞬間被光海所淹沒,所有人都沐浴在光芒當中,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安寧。

尤其是世間的讀書人。

他們讀書養氣。

但隻知蘊養浩然正氣的方法,卻不知它到底究竟為何物。

總覺得它就是聖人書上的道理,亦或者亞聖所說的,流於天地間的那股至大至剛之氣,但如今,看見蘇長歌的這篇文章。

他們懂了。

浩然正氣充盈於天地的每個角落。

它無相,無形。

它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

無論身份、地位、身處怎樣的環境,隻要心中有此信念。

那麼便可蘊養浩然正氣。

有正心者,曰浩然;心懷俠義者,曰浩然;造福百姓者,曰浩然。

它可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以是救濟蒼生的大事,隻要去做了,這便是浩然,一念心動,浩然正氣自存於心。

也就在眾人正想著。

蘇長歌的聲音突然在天地間響起。

“自今日起。”

“凡有正心,行正事之人,皆可凝聚浩然正氣。”

“心存惡念,品行敗壞,奸惡狹隘,知而不行之人,即便閱讀萬書,口誦仁義,亦不配稱為儒生,不可凝聚浩然正氣。”

蘇長歌出聲。

直接將害群之馬給逐出儒道。

他提出的要求並不高,隻要心正,做的是正事就可以蘊養浩然正氣。

何為正。

做的事利於百姓蒼生。

可以是件小事,比如看見有人受欺負,仗義出手。

也可以是大事,比如救濟蒼生。

但重點是必須要去做,要知行合一,否則光是口中談仁義道德,這種仁義毫無用處,浩然正氣不是靠嘴說說就能得來。

說實話。

若是連這點都做不到。

怎配稱為儒生?

而此時。

伴隨蘇長歌的聲音落下。

刹那間。

天下將近半數儒生,文宮瞬間崩塌,體內浩然正氣陡然消散。

與之相對應的,有些不是讀書人的百姓,體內凝聚出一座文宮,蘊養著一道道浩然正氣,散發出微弱純潔的光芒。

而那些原本就有文宮。

有正心的儒生。

文宮中突然多出數道浩然正氣,更有甚者,境界直接當場突破。

如此大的變故。

自然引來了無數人議論。

“浩然正氣,老夫辛苦數年蘊養的浩然正氣為何突然消散!”

“蘇長歌,你安敢擅改儒道之意!”

“誒,這是啥東西?老夫又不是讀書人,咋多出一尊文宮了?”

“蘇狀元為天下讀書人,重新定義儒道之境,非有德之人,不可踏入儒道,此乃無上功德,不朽之功,請受吾等一拜!”

“吾等拜謝蘇狀元傳道之恩!”

一道道聲音在天地間響起。

有人歡喜有人愁。

但有一件事,所有人都很清楚。

蘇長歌著不朽文章,憑一己之力為儒道立意,洗滌渣滓。

僅是此舉,從今往後的儒生皆要感念其恩德,雖然還未證道成聖,但他做出來的事,遠超董朱二聖,比肩亞聖和禮聖。

“從今往後,這天下儒道將要變了。”

“正是吾等大展拳腳之時。”

“心存浩然正氣之人身居高位,必定造福百姓,澤被一方。”

“看樣子不久以後就要改稱蘇聖了。”

“可蘇長歌不是以無視國法,逼死藩王,馬上要被朝廷砍頭了嗎?”

“老夫看誰敢對蘇聖動手!”

無數人紛紛開口,他們當中有大儒,有俠客,甚至是販夫走卒。

但他們都相信,一個能為儒道立意,重新開辟儒道,洗滌渣滓的人,絕對不可能是濫殺無辜之人,肯定是有人故意陷害。

也就在此時。

充盈人間的光芒漸漸消散。

蘇長歌放下手中之筆。

背過身看向麵前為自己請命求情的百姓,衣袍被吹的獵獵作響。

他的答案已經給出,得到了天地認可。

自此以後,儒道再無偽儒,凡蘊養浩然正氣之儒生,即便不是完美無瑕的聖人,但在道德品行上無損於百姓,無害與百姓。

“蘇聖萬古!”

人群中,一名讀書人大聲喊道。

蘇長歌雖未成聖,但他對世間的貢獻卻不亞於聖人。、

冠以聖字乃是敬意。

此時,隨著寂靜被打破,一道道聲音跟著一起呼喊起來。

百姓們雖然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事,也看不懂牆上的文章,但他們明白,蘇長歌是個好人,他又為天地做了件好事。

如此,足矣。

“蘇聖萬古!”

“蘇聖萬古!”

震耳欲聾的聲音響徹皇都。

百姓們發自內心的讚頌蘇長歌,冠以聖名,彰顯其功績。

然而,就在這時。

一道不合時宜的聲音突然響起。

“時辰已到!”

“罪犯蘇長歌,即刻問斬!”

都察院左禦史開口。

他明白,現在若是不當機立斷殺了蘇長歌,假以時日將再無機會。

畢竟蘇長歌今日之舉,雖然得罪了諸多讀書人,害得他們浩然正氣被削,但同樣的,也得到了一大批儒生的擁戴。

隻要蘇長歌不死。

等這批人逐漸成長起來,掌握起朝野上下的話語權來。

即便是皇帝,也沒辦法對付聖人。

此時,聽到禦史的話,負責執行的劊子手,還有在場的官兵都猶豫了。

如今這局麵,萬民為蘇長歌請命,這個時候動手,恐怕他們前腳剛砍下蘇長歌的腦袋,後腳就要被百姓砍下腦袋。

“還不快動手!”

“你們難道要違逆聖上旨意不成!”

“斬!”

都察院左禦史急躁的大聲呼喊。

但就在此時。

蘇長歌身後突然浮現數道綻放熾烈光芒的偉岸虛影。

若是聖人世家的子孫在此。

定然一眼就能從中發現,那位受家族世代供奉的祖先。


最新小说: 重生:清純轉校生表白我,校花哭慘了 強扭的校草酸又澀,重生她不追了 誰讓他塌房的!又騷又強還變態 頂級橫練天賦,你讓我玩大狙? 斬妖吞孽,北極驅邪! 穿越後,我隻能痛揍國足 苟命魔門:我靠氪命成大佬! 快穿:我,黑心蓮,專治白眼狼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 同時穿越:俺尋思這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