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桌上,陸時羨已經打開桌上安裝的製式話筒。
“非常不好意思,耽誤大家的時間了。”
“但我仍然希望大家能夠再給我們第四小組幾分鐘的時間。”
話音落下,所有人都注意到此時發言的青年。
“什麼情況?怎麼一個小組有兩個人彙報?”
“這並不好笑,今天並不是愚人節。”
“是那個技術很好的華國人!”
他的出場立馬引起了熱議。
此時,場麵幾乎已經失控,整個會場鬨哄哄的,猶如早上的菜市場。
不過無論是曼倫還是莫蒂都沒有開口的意思,反而頗為惡趣味地看著麵前的青年,似乎在看一場好戲。
多年在外的經曆傍身,這狀況對陸時羨而言隻是小問題。
他毫不慌張地繼續說道:“沒錯,測序完成後我們小組在數據處理中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針對這個情況,經過曼倫教授同意,我臨時申報了一個課題。”
“它的名字叫做基於第三代測序技術對一種禾本科植物葉綠體基因組的比較研究與新物種驗證。”
此言一出,全場忽然詭異地安靜下來。
前麵什麼葉綠體基因組的比較研究還好說,但新物種驗證幾個字無疑戳到所有人的心尖。
當然,這並不是說發現新物種是一個多麼稀奇的事情。
實事求是的說,發現一個新物種的學術貢獻並不會太大。
在地球上,生物的多樣性注定了每年都有許多新物種被發現,無論是植物、動物還是微生物。
發現物種的困難程度和類群有關,其中大型動物最難發現,植物次之,而昆蟲則最好發現。
據植物學家的估計,光是禾本科植物種類就有10,000到12,000種左右,其中還有許多新種未被人類發現。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期刊對新種的發現成果大多都敬謝不敏的原因,就算采用也隻會放在附錄裡麵,生怕影響因子受到影響。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在此之前,新西蘭大學已經認定這是一種歐洲蘆荻。
也就是蘆竹屬,多年生挺水草本觀葉植物。
陸時羨的判斷如果是錯的,尚且不論。
但如果是對的,那就說明新西蘭大學的研究過程是錯的。
那麼有已經引起關注的成果當背景板,他們發表的論文有很大程度引起期刊的關注。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了。
此時,全場幾乎沒人再發聲,生怕打斷陸時羨的講話過程。
許多人暗地拍著大腿,心裡大叫可惜,自己咋沒想到這個問題。
無論是出於觀念偏見還是什麼原因,他們都沒有往這個方向深挖。
心想人家都研究發布了,還去做這個工作乾什麼,不如是去找點新方向。
所以對於新物種的判定都下意識地忽略了。
看著陸時羨在這麼快時間內就掌控了局麵,莫蒂和曼倫眼中都閃過滿意的神色。
而他的解釋還在繼續。
“眾所周知,第一代sanger測序技術是依賴ddntp無法形成磷酸二酯鍵,會中斷dna的延長,因此利用同位素標記法,電泳後通過放射顯影就可以知道atcg堿基出現的位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