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請問,這屋誰叫雷洛啊
“不信就不信,我又不是為了證明給你看的。”
王布犁無所謂的搭了句話茬。
“難不成你是證明給陛下看的?”
朱元璋倒是不惱,隨口問道。
“你知道就好。”王布犁也學會扯虎皮:
“畢竟我是當今天子的女婿,不可能當閒人呢。
總得做出點成績來,證明他女兒沒嫁錯人。
而且我還是以平民身份被天子賜婚的,許多人都盯著看呢。
最重要的是為了讓我的小媳婦少受點非議,郭主事,伱明白嗎?”
聽著王布犁發自肺腑的話,朱元璋沉默的點點頭。
此子對於家人也是看的極重。
這一點,朱元璋很是欣賞,就如同他一樣,是個會疼媳婦的人。
儘管王布犁在仙境當中經常與仙女敦倫,但男人嘛,大多一個樣。
朱元璋雖然對馬皇後是真愛,但並不妨礙後宮有很多年輕女人。
“你給咱說說,我在刑部做事,也好給你把握個度,免得遭人彈劾,官場上盯著你的人不少。”
朱元璋靠在椅子上:“我聽聞至少有三十多個大臣反對皇帝賜婚給你。”
“老子成親,乃是陛下家事,關他們何事?
難不成大明開國天子,連這點權力都沒有了嗎?”
王布犁這話,可是直戳朱元璋的心窩子。
他本就對於權力是極為看重的。
“所以咱聽聞他們都是被陛下下令脫了褲子打了三十棍,趕出宮去的。”
“哦。”
王布犁眼睛當即一亮,大明皇帝打臣子廷仗可是有著優良的傳統。
到了後期那些言官都以自己挨過廷仗而自豪,屬實是邀名的一種行為。
現如今在洪武朝,怕是沒有人敢這麼乾呢。
“要是我在現場能看一看那可就太好了。”
王布犁哈哈笑了兩聲:“畢竟此事是因我而起,我還是愛看他們倒黴的樣子,該勸諫的不去勸諫,不該勸諫小事反倒揪著不放。
他們一個個如此昏庸,對得起陛下的給他們發的俸祿嗎?
給他們發的俸祿,還不如賞賜給我江寧縣縣衙的吏員捕快,他們可是天天巡街做實事呢!”
朱元璋瞧著王布犁幸災樂禍的樣子,也忍不住笑著點頭。
那幫子人大抵是受了胡惟庸的放任,否則他們還不敢如此行事。
皇帝嫁女兒,他們操什麼心。
況且咱也是罰沒了他們的俸祿。
如今變成寶鈔,都給你小子送到縣衙裡來了,可彆說咱這個老丈人不照顧你小子。
“所以你還要利用監獄搞錢嗎?”
“當然了。”王布犁哼笑了一聲:
“我反倒更要搞好江寧縣模範監獄的事情了。
再說了陛下都能不顧及自己的名生開青樓籌集軍費,我為什麼要顧忌自己的名聲,不能開監獄為陛下籌集軍費呢?”
王布犁的話讓朱元璋聽著十分的舒心。
聽聽。
這才是一家人該有的態度。
相比於其餘兒女與勳貴集團聯姻,是為了讓大明王朝的統治更加穩固,以及繼續要他們安心為國征戰的緣故。
自己的女兒同王布犁成婚,除了是極大的機緣之外,朱元璋想要牢牢控製在自己的手中。
現在聽著王布犁這番話,那可真是相當的順耳!
這小子一點都不像以前似的了。
果然大家的關係變了,胳膊肘自然就知道該往哪裡拐了。
“你說的可太對了。”
朱元璋毫不吝嗇自己對王布犁的誇獎,這才是一家人該乾的事。
尤其是王布犁這番表態,完全遮蓋了他想要搞錢的事實,隻是換了個說辭罷了。
可朱元璋前後的感覺就不一樣了,他完全被王布犁給拿捏住了,並且主動加上了一層濾鏡。
雖然這小子玩仙女、作風懶散,但隻要他效忠大明,那他就是個好孩子!
“你與我說說,咱幫你把把關。”
“朝廷是不給獄卒發俸祿的,但是他們也是人,自是要養活一家老小。
故而監牢裡的犯人會給他們錢,讓他們幫忙做事,給家裡人傳話,或者送衣服進來之類的,都要給好處費。
但是太亂了,而且也容易不講誠信,咱要把江寧縣監獄打造成模範監獄,自然是要講誠信,所有事情都要明碼標價。
而且縣衙裡還經常關那些貪汙犯,不把他們貪汙的錢全都榨出來,如何能為被他們欺壓的百姓出口惡氣!
我會製定更加標準化的規矩,從犯人手裡拿到錢財。
如此一來獄卒們也不用冒著風險違法犯罪,還能養家糊口,提高主動犯罪的閾值。
第二我們也有了辦公經費,可以修繕牢房,打造關押器械,改善夥食,提高獄卒的凝聚力和精神麵貌。
第三,分潤之後,還可以把多餘的錢財進行上繳國庫。
至於犯人,也不能讓他們白吃咱大明的牢飯,必須要讓他們付出勞動才行,我看最近是有修路之類的活計,還得組織罪囚去勞動改造。
這樣既不會讓他們吃白飯,也能加快道路的建設,更是為朝廷省下了一筆銀子。
郭主事,我這個主意如何,你給我參謀參謀?”
朱元璋聽著王布犁絮絮叨叨的主意,倒是把好處都給點明了。
無論如何,都是利大於弊。
而且像是從當初他給夜秦淮出主意的脫胎換骨版本。
最重要的是,這個監獄聽起來,並不像是夜秦淮那麼暴利!
但是朱元璋聽出來一個意思,那就是王布犁在當書吏的時候,對朝廷不給他發俸祿這件事極為不滿。
故而現在當權了之後,便想發設法的給他手底下這些無法領取朝廷俸祿的人發錢,以此來讓他們更好的為大明乾活。
屬實是我淋過雨,所以想法子給後來者撐傘的行為。
但因為在元末朱元璋被吏員迫害過。
朝廷給了治河民工食錢,但到了官吏手中,他們層層克扣,以至於死者枕於道,民工哀苦不斷,最終用石人一隻眼引發了造反。
朱元璋深知府官、州官、縣官,府吏、州吏、縣吏,一切諸司衙門吏員等人,初本一概民人,居於鄉裡,能有幾人不良?
及至為官、為吏,酷害良民,奸狡百端,雖刑不治。
這些吏員原本是良人,但是隻要他們當了官吏,沾染上權力,便會主動害民,為自己撈取更多的油水,殺也殺不儘。
這才是他最想提防的地方。
絕不能讓這些蛀蟲,壞了我大明江山的統治。
朱元璋自己注疏道德經的時候,自己個就得出了結論,重刑法能不能有效扼製人犯罪?
他根據實際而言,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嚴重刑法並沒有使朱元璋得到他所希望取得的無可置疑的權威。
道德經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如今天下初定,民頑吏弊,雖朝有十人棄市,暮仍有百人為之!”
朱元璋是不懼怕殺人的,但殺了人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這才讓老朱十分的心寒。
權力這玩意誰都想要擁有,一旦擁有了就不肯輕易的放手。
貪欲是萬惡之源。
朱元璋有時候坐在宮殿裡發愣的時候,就會想著那些被他殺了的官吏,總是想要用錢財去維護自己的圈子。
他們就是喜歡酒色財氣,為了撈足油水,哪一個不是挖空心思的貪汙?
朱元璋對那些隻會讀書的儒生感到十分的失望。
他又不想走上前朝以吏治國的老路。
大明王朝的權力架構是皇帝-文官-胥吏組成的。
奉行孔孟之道的文官集團,是老朱所不喜歡的集體。
但同樣混跡於權力金字塔底層的大量胥吏,更是被老朱厭惡的集體。
以至於大量臨時工為朝廷辦事,他都不想給錢。
朱元璋對於手底下做事的官吏苛刻,也是從骨子裡就看不上這群人。
但老朱沒法子可以改變這一矛盾的狀況。
打天下與治天下而言,還是後者更難。
皇帝與文官對於百姓而言是遠在天邊的,隻有胥吏是近在眼前的。
若是胥吏是好,那百姓自然爭相稱頌大明朝好。
若是胥吏是壞,百姓便會再找出一個朱元璋來!
朱元璋不願意百姓再找出一個新的李元璋之類的來頂替他的大明王朝。
胥吏的生存法則就是向百姓不斷地索取,以此滿足他們的**。
當年他還叫朱重八的時候,經常上門盤剝之人就是這幫胥吏。
故而老朱對胥吏的痛恨,更是深深的印在他的腦海裡。
可目前而言,老朱並沒有足夠的選擇和經驗,去搭建一套屬於自己的體製框架。
他也無法跳出這個框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