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大嫂”手頭上還有積蓄的。而且彆看她家的新房子“裝修”得非常寒酸,比起“小女婿架子工”連個新房子外牆都要精心的貼“靚瓷片”,“大嫂”家那新房子的“外牆”,看上去就是火磚外牆,為了省錢根本不作裝飾。
再加上“大嫂”一直都勤奮的做著“普工”。尤其是老公不在了以後,她感覺一天沒有“收入”的話,就渾身不自在,沒有“安全感”。因此就算是打普工賺的錢不算太多,她仍然每月都從這“微薄工資”中擠錢出來,存著。
再加上“老公早逝”獲得的10萬多賠償,“大嫂”手頭上一直保有著20萬左右的“存款”。
有了這些“存款”,“大嫂”才壓根不在乎新房子住得“簡陋”些哩。無論如何,這新房子裝得再簡單,總歸是新房,比以前住在“老排屋”那兒,這條件真是改善不知道多少倍了!
村裡還有許多村民住不上新房子哩。還有許多村民,蓋了“毛胚房”就直接入住。沒錢裝修就住個全新的“火磚房”可以了。
“大嫂”覺得自己有個簡單裝修的新房子住,手頭又有能令她感覺“安心”的積蓄,那就非常不錯。如果“老公”不早逝,這就是最理想的家庭了。
人們往往就是如此。
越是有點積蓄的家庭,反而在新房的“裝修”方麵,能省則省。各種裝修材料和人工,以能省錢為原則。反而是沒積蓄的家夥,比如像“小女婿架子工”,他就負債累累,去搞什麼“高大上”的裝修。
在他眼裡所謂的“高大上”,其實也僅僅是城裡有錢人挺普通的一種裝法。但在農村,這就顯得“奢侈”無比。
尤其是在“負債”的情況下,其實更應該如此裝修。但“小女婿架子工”要的就是個“麵子”。寧可兩公婆一塊舉債,也要把新房子裝修得“壓”大嫂家的房子一頭。
這樣的心態,儼然隻能證明“小女婿架子工”的不成熟啊。
但話說回來,一個心理正常之輩,也不可能經常跟長輩和親戚吹噓自己“每天能賺一千多塊工資”!
這種話都說得出口,可想而知他有多虛榮!時刻就怕被彆人看不起!
觀察村裡人的言行,就會發現一個頗有趣現象越是沒錢的,就越會在嘴裡吹噓自己多麼多麼有錢。越是有錢的,反而會“悶聲不吭”。
畢竟有錢者,會擔憂一大票的窮親戚問他借錢。所以低調再低調。反而是沒錢的,不怕彆人問借錢,反正借也拿不出來。總之自己不可能有實際“損失”,就放膽的“吹”吧。憑著“吹牛叉”,至少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當然,如果真要人“信以為真”,以為這愛吹牛的家夥多麼有錢,問其借款。比如像“小女婿架子工”的親姑,就為了她兒子要娶老婆,還差個幾萬塊,向其開口借錢了。
“小女婿架子工”也不會直接說自己“沒錢”。這回答太沒牌麵。
他會拿自己的“新房子”作為“擋箭牌”。
是!他是賺了好多好多錢,日薪過千啊,肯定年收入十幾萬,怎麼可能沒錢。但他不是又建新房子,又裝修房子嗎?為這房子,他都投入了幾十萬上百萬進去了……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有錢借給親戚呢?
所以說,有經驗的人判斷一個村裡人是不是有錢?隻要看,這家夥是不是沒人借錢的時候,嘴裡的“財富身價”,可以達到數十萬上百萬。但親戚真要問他借錢了,一毛錢都不可能借得到。
這種人百分之兩百,就是個窮逼。自己都“負債累累”的那種。
而且這種人在城裡村裡,還非常的普遍。起碼不在少數。沒人問借錢時,恨不得把自己吹噓成大富豪跑到農村來體驗“農家樂”的類型。真有人要借錢,又變成了一個正在“投資大項目”,占用太多流動資金的“大老板”似的……
往往這樣滿足於“嘴裡”營造的“財富幻像”者,都是一些文化程度超低之輩。因為他們不會分析,往往以為自己吹什麼,聽眾就會相信什麼。
但哪個人都不可能有那麼多的“蠢親戚”的吧?!
接觸多了,又有幾個親戚不知道你是什麼性格?是什麼收入狀況?是什麼樣的家庭條件?
像周教練,你說可能不清楚“小女婿架子工”的家庭情況嗎?他的女兒嫁給他這麼多年,就吃了這麼多年的“苦”。你說你年收入十幾萬?十幾“千”就有。
每年兩、三萬的收入。連自己生的3個娃,其中兩個要讀“幼兒園”了,這村辦幼兒園每學期也就2千多的學費,也不能一下子繳清。往往是拖到學期快結束了,才交學費。老師都不曉得給他家小朋友“遞了”多少次“欠費單”了。
“周家小女兒”其實也要麵子,想在女兒開學之初就一下繳清學雜費。無奈3個女兒中,大的兩個,都要上幼兒園了。家裡的收入又不夠鋪排,隻能一直先按時確保比較“讀得下書”的2女兒的“繳納學費”。
至於不怎麼愛讀書的大女兒,就拖到有錢再繳學費吧。往往這一拖,就要拖到每個學期快結束才繳。小朋友都不知道收了學校多少的“欠費通知單”(等於一種相對溫和的“催繳”方式)。
家裡小朋友的學費,記憶之中,唯有一種情況下,才會按時的繳納。
那就是每年春節假期完了之後,小朋友開學的那期“幼兒園”的學雜費,“小女婿架子工”就可以按照足額繳納。並且是兩個讀“幼兒園”的女兒的學雜費,俱都按時繳納。
這一點都不奇怪。畢竟剛過完了年啊。他家女兒多,帶著3個女兒到各處的親戚朋友那兒走一圈,雖然也要散掉一部分的“壓歲紅包”,但3個女兒收取的“壓歲紅包”更多更足。
“收支相抵”以後,剩下的“壓歲錢”都足夠兩個讀“幼兒園”的女兒的學雜費了。
這春節進項中,“大頭”部分,還是來自於“周家小女兒”的姐姐及姐夫。
這兩位,那是每個“外甥女”都打賞200元,兩公婆分開給的,就相當於一個“外甥女”得400塊。單單“小女婿架子工”的3個女兒,就一共從“大姨”、“大姨公”那兒得到120元。
而對方隻生了一個兒子,“周家小女兒”和“小女婿架子工”各打賞200塊給“大姐兒子”,那也隻去了400塊。單單這一項,就有800塊賺。
更彆提還有其它較親一些的親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