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努爾哈赤乘著大霧,越過塹壕,拔掉柵寨,攻占杜軍營壘,杜軍主力被擊潰,傷亡甚眾。
後金駐吉林崖的守軍在援軍的配合下,也打敗了進攻之敵,明軍西路軍主將總兵杜鬆、保定總兵王宣、原任總兵趙夢麟,都在戰鬥中陣亡。
明西路軍全軍覆沒。
明軍主力被殲後,南北兩路明軍形孤勢單,處境不利。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三月初一的夜裡,明朝北路軍由馬林率領進至尚間崖,得知杜鬆軍戰敗,不敢前進,將軍隊分駐三處就地防禦。
馬林為保存實力,環營挖掘三層塹壕,將火器部隊列於壕外,騎兵繼後。
又命部將潘宗顏、龔念遂各率萬人,分屯大營數裡之外,以成犄角之勢,並環列戰車以阻擋敵騎兵馳突。
努爾哈赤在殲滅杜鬆軍後,即將八旗主力轉鋒北上,去尚間崖方向迎擊馬林軍。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三月初二早晨,馬林軍隊剛要撥起紮營的器物準備向南進軍,發現努爾哈赤率領的軍隊到了,就率軍隊重回宿營地重新紮營布列戰陣。
陣列方形,營地四麵有昨夜挖好的三道壕溝,壕溝外排列大炮,放炮的兵皆徒步站立炮後。
大炮的外層,又密密排列一層騎兵,騎兵的前麵再排列火槍隊,其餘眾兵都下馬,進入三層壕內的營中列陣。
後金軍先派一部騎兵橫衝明將龔念遂營陣,接著以步兵正麵衝擊,攻破明軍車陣,擊敗龔軍。
明朝劉綎所率的東路軍因山路崎嶇,行動困難,未能按期進至赫圖阿拉。
因不知西路、北路已經失利,仍按原定計劃向北開進。
努爾哈赤擊敗馬林軍後,立即移兵,迎擊劉軍。
三月初四,明軍東路劉鋌軍從寬奠出發時,後金東邊的人民都躲避到深山老林中去了。
劉鋌率軍一路上攻占山寨,將瘸子、瞎子等不能動的人殺死,一路向前進軍。
劉綎先頭部隊進至阿布達裡崗時,遭到伏擊,兵敗身死。
努爾哈赤乘勝擊敗其後續部隊。
楊鎬坐鎮沈陽,掌握著一支機動兵力,對三路明軍沒有作任何策應。
及至杜鬆、馬林兩軍戰敗後,才在三月初五,慌忙傳令李如柏軍回師。
李如柏軍行動遲緩,僅至虎攔崗。
當接到撤退命令時被後金哨探發現,後金哨探在山上鳴螺發出衝擊信號,大聲呼噪。
李如柏軍以為是後金主力發起進攻,驚恐潰逃,自相踐踏,死傷1000餘人。
朝鮮軍隊元帥薑弘立率領剩餘的五千兵下山來投降,後金設宴款待他們之後,將他們釋放回國,並且修書給朝鮮國主光海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