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暗流噴湧_憤怒的兩晉南北朝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 第254章 暗流噴湧

第254章 暗流噴湧(1 / 1)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當初的江陵鐵三角逐步淪為糖三角,因處在同一條船上,隻能暫時選擇同舟共濟,但當有其他船隻經過,那就是另一番局麵了。

398年10月23日,為了加強鬆散聯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殷仲堪特意邀請楊佺期和桓玄,三人在尋陽歃血為盟,對天發誓將采取一致行動,共抗朝廷,然後聯名上疏給安帝司馬德宗(也就是告訴司馬道子),為王恭申辯,並控訴殷仲堪沒有犯罪,憑什麼獨遭貶謫?請求誅殺劉牢之和司馬尚之,為王恭報仇,並使殷仲堪官複原職。

建康當局接到這份奏章後,內外亂成一團,司馬道子惶恐之餘,下令罷黜桓修,並讓殷仲堪仍回荊州督導官的原位,接著頒下溫和的詔書希望和解。

可憐的桓修就這樣成了炮灰,若不是他的計謀得以實施,殷仲堪的軍隊早就兵臨建康城下,司馬道子不辨局勢緩急,居然倉促間把桓修踢走,足見其目光之短淺。

即便讓殷仲堪官複原職,並罷免桓修以為西路叛軍解恨,內亂就能根除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此舉隻能讓叛亂的人更有底氣,變相鼓勵其他人也加入到叛變中來,更加劇了混亂的局麵。

朝廷的妥協讓殷仲堪更加堅定了叛變的決心,但當務之急並不是攻打建康,而是先把身邊的兩個所謂的盟友降服。

桓玄家底雄厚,單純依靠父親桓溫的名聲就足以號令四方,殷仲堪為了利用這點,帶頭把桓玄推為盟主,但桓玄卻並沒有因此表示感激,反而對殷仲堪越發輕視,不可一世。

楊佺期的性格也很狂傲,因處處受到桓玄的壓製,心情十分不爽,暗中勸殷仲堪殺掉桓玄,認為桓玄終有一天會成為大麻煩。

如此一來,殷仲堪發現這兩個人都難纏得很,桓玄殺不得,楊佺期也不能動,把他們完全降服是不可能的,頂多也就是讓他們互相牽製而已。

楊佺期的自負更多的是體現在心理上,因為家族從父輩開始就已經走向沒落,如今小有成績便有些誌得意滿的感覺,桓玄則不同,其父當年的威望何其顯赫,那種自負是由內而外的,而且胃口更大,單純的坐鎮一方,根本得不到滿足。

這三人互相都知道對方的險惡用心,但誰也不公開,隻作為心知肚明的一個暗示。

但桓玄終究還是不能忍受這種朝不保夕的生活,與自己的理想差了太多了,為了扭轉局麵,悄悄把軍隊駐屯到夏口,然後遴選始安郡長卞範之為秘書長,作為智囊,另外把怨氣十足的庾楷拉攏過來。

庾楷因為是大亂的直接觸發者,所以東晉朝廷宣布大赦天下,卻單沒有赦免他,庾楷為此好不鬱悶,正在自暴自棄的時候,卻意外接過了桓玄的橄欖枝,終於找到了歸屬,但他們到底不是一路人,庾楷也不過是為了保命也和桓玄站到一起,當生命危險得以解除,總之還有其他選擇。

至少此時庾桓二人的關係是不錯的,一副難兄難弟的模樣,互相加油打氣。

於是圍繞桓玄的小集團漸漸產生,並逐步壯大,桓玄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可謂是煞費苦心,所幸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走上了他理想中的道路,並向著終極目標狂奔。

另一方麵,楊佺期也為了自己的前程努力奮鬥著。

朝廷雖然任命他接替郗恢,但郗恢卻對這項任命並不服氣,與南陽郡長閭丘羨商議之後,打算用武力拒絕楊佺期赴任。

楊佺期得到消息,也不著急出兵搶奪,而是四處宣傳說桓玄即將從沔水西上,而由楊佺期擔任前鋒司令。

桓玄的名頭在荊州還是很響亮的,郗恢的部眾信以為真,紛紛逃散,郗恢失去了支撐,隻好無條件投降,楊佺期當場斬了閭丘羨,但把郗恢仍放回大本營,並派人護送他到建康接受新的任命。

郗恢看著兩邊全副武裝的士兵,心裡總是七上八下不能安穩,果然走到楊口時,這幫人忽然出手,刺死了郗恢和他的四個兒子,對外聲稱是附近異族部落的暴行。

雖然過程曲折,前途黑暗,但長江上遊的混亂總算告一段落。

但下遊卻已完成了接力,新一輪的內亂即將掀起狂潮,並席卷江東。

11月,司馬道子繼續強化皇族勢力,任命皇弟、琅邪王司馬德文為首都衛戍司令官、開府儀同三司,再任命征虜將軍司馬元顯,為中央禁軍總監,領軍將軍王雅為政府左副行政長官。

不過這些人都不是扭轉乾坤的人選,絲毫擋不住皇權衰落的大勢,反而還直接或間接地促成了接下來的大禍。

在此之前,琅邪人孫泰曾向五鬥米教的知名道士杜子恭學習法術,因為當時許多知識分子和民眾,都信奉此教,而杜子恭的名氣又很響亮,所以孫泰作為杜大仙的得意門徒,在民間也很有人氣。

教會從來都難與政府和諧共處,尤其是當教眾勢力越來越龐大的時候,勢必招來政府的討伐,東晉政府左副行政長官王珣,就對孫泰表示由衷的厭惡,把他發配到廣州充軍。

按說孫泰的人生也就此廢了,但時任廣州督導官的王雅,聽說王泰的事跡之後,卻對孫泰佩服得五體投地,並把他推薦給了孝武帝司馬昌明,特彆指出這貨知道長生不老的秘方。

長生不老可是多大的誘惑啊,司馬昌明表示非常激動,便把孫泰召回建康,居然做起了公務員,一直做到新安郡長。

就是在這一時期,司馬元顯也和孫泰結下了匪淺的友誼。

殷王之亂興起後,孫泰知道東晉已經瀕臨毀滅,於是趁亂打著討伐王恭的旗號,集結士兵,聚斂財富,在三吳地區,吸納了許多部眾。

這可是掌握長生不老的大仙啊,民間追隨的人數不勝數,但中央政府卻對此表示相當憂慮,擔心他會進一步製造混亂,可是礙於司馬元顯的關係,並沒有人敢上奏討伐。

直會稽郡長謝輶冒著得罪權貴的機會,拚死揭發了孫泰的陰謀,司馬道子終於意識到京畿地區竟然還存在這麼個定時炸彈,司馬元顯也覺得不應該再縱容這個道人。

本年12月22日,司馬元顯借著朋友的關係,誘捕並斬殺了孫泰和他的六個兒子。

可惜大禍遠沒停止,孫泰的哥哥孫恩,趁亂逃到東海,憑著老弟的名氣,在當地大肆宣揚邪派理論,民眾幾乎全都堅信孫泰並沒有死亡,而是像蟬一樣脫殼而去,然後依附在孫恩體內,孫恩趁機聚集了一幫亡命之徒,暗中準備反攻建康,為親人報仇。

控製思想到底才是最高明的手段,孫恩雖然是個三無(無錢無勢無德)人員,但憑借三寸不爛之舌,竟把民間沒有見識的百姓全都煽動起來,並很快成了東晉的一大毒瘤,加速了司馬家族亡國的進程。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 劍心爭渡 芒果七分甜 穿越歸來,豪門總裁非要逼我結婚 我為獵手 荒年不慌,姐帶金手指住深山 奧特幻想 快穿:惡毒美人又被變態圍攻 離婚吧,程醫生 喜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