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粹在三日後進攻魚複城時,這夥伏兵已然潛至魚複城北的子陽山。與赤甲、白鹽山相比,子陽山不高也不陡,山腳處開墾著農田。
入夜之後,袁悠從子陽山望向山腳下的魚腹城燈火,明顯南、東方向燈火聯成一線,而北、西方向則黑乎乎一片,隻有星星點點燈火。
袁悠沒有急著發動攻擊,他與劉將軍約定,等他發動夜襲魚腹城吸引守軍注意時再偷襲魚腹城。
子時剛至,鳴鏑聲起,魚腹城中銅鑼響如爆豆,桓敬從夢中驚醒。
等他奔至南城牆時,險些被一塊飛石砸中,桓敬高聲吼道:“不要亂,荊州軍攻不進來,投石車反擊。”
桓敬探身從城堞後往江上望去,隱約能看到黑乎乎的船影,分不清到底有多少荊州船隻來攻。
東城
響起喊殺聲,荊州水師開始爭奪東門碼頭,桓敬見南門並不危急,帶著親衛又急匆匆往東城奔去。
荊州水師已在東門碼頭登陸,開始朝兩側的碉樓殺去,桓敬站在城頭看到源源不斷地兵丁湧在東城外,投石車從船上搬到了碼頭上,接著是衝車、雲梯、木幔、轒轀車等輜重。
“鳴號,召聚換防的袍澤”。桓敬見荊州軍有大舉攻城之勢,高聲下令道。
號角聲刺破夜空,那些在營房中歇息的兵丁被喚醒,披甲持械登上東城。
此時雲梯已經搭在城牆上,衝車開始撞擊城門,擂石、滾木往下砸落,射出的火箭將衝車、拒馬點燃,火光通亮,喊殺聲隱約傳到子陽山。
袁悠帶著兒郎們悄然下山,怕驚動城牆上的守軍,僅帶了二百餘人繞至北西牆的結合處。
城上的角樓有亮光,但是此刻北、西兩處的城牆上的守軍多數前往南門和東門去支援,城頭僅剩下百餘名守軍,都在緊張地望向東城和南城方向,沒有人注意到城下的異狀。
魚複城西城三丈多高,鉤抓向上拋出,落在城牆之上,城頭兵丁被喊殺聲吸引,根本沒有聽到鐵鉤發出的碰撞聲。
很快,數道黑影攀上城來,然後解下腰間繩索拋下,攀城的人越來越多,兩刻鐘時間袁悠帶著兩百餘人便全都攀上了城頭。
北門處數十名兵丁聚在一起交頭接耳,擔心著東城戰事,根本沒有發現城頭來了
催命的無常。
等兵丁發現一群人奔過來,喝問“來人是誰”時,刀光已經砍來,城頭守兵很快被殺或逃走,袁悠不敢耽擱,下令打開城門。
城門開放,一千多名兵丁殺入城內,在袁悠的率領下朝東門衝去。
東門激鬥正酣,桓敬聲嘶力竭地指揮著兵丁射箭、投石阻止朝廷兵馬進攻。
潰兵跑來稟報,朝廷兵馬從北門入城了,桓敬忙領了五百人往北門跑,與袁悠所率的兵馬相遇,戰在一處。
朝廷兵馬占著多數,邊殺邊喊“城破了”,守城的兵丁心慌意亂,東城很快被朝廷兵馬攀上。
聽到東城亂聲起,桓敬知道魚複城守不住了,帶著殘兵奔西門逃走,魚複城落入劉粹手中。
魚複城位置險要,是蜀中東部門戶,也是荊州前往江州城的必經之路,當年陸抗攻打蜀漢,多次攻打此處都無果,不得不挫羽而歸。
劉粹十分高興,占領魚腹城不僅暢通了荊州前往江州城的水路,而且打開了前往三巴的陸上通道。
從魚複城繼續往西的水路還要經過朐(月忍,2)(今四川雲陽縣東三壩鄉)、南浦(今萬縣市)、臨江(今忠縣)、枳縣(今涪陵)才能到達江州城,不過這些臨江的城池防守相比薄弱,無法截斷長江水路。
奪下魚複城後,荊州的援軍、輜重便可沿長江源源不斷地運往南益州,可以說整個南益州的戰局為之改變。
原本隻是試上一試,
沒想到真得奪取了魚複城,算是大功一件,劉粹忙派人前往江陵城送信,讓劉刺史派兵守衛魚複城。又派人給江陽城報信,讓江陽一同出兵江州城。
注(1):東漢稱魚複,劉備敗給陸遜退居於此,改為永安,晉時再改為魚複城,西魏時為民複城,唐貞觀時易名為奉節城。
(2):朐忍即“蚯蚓也,古謂朐忍,又謂曲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