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邦華還是為了避嫌而多慮了。
先不說兵部尚書一屆文官能不能讓軍隊向其效忠,單單就是皇帝的四個近衛師擺在那裡,你三個守城部隊敢亂動試試?
“邦華公的忠心朕自然是知道的,隻不過邦華公多慮了,朕還沒有把話說完呢。”郭可陽笑道。
“第一,京營整編後的三個師,所有團以上部隊朕都要派出監軍,監軍人選自由近衛師總監軍部安排。”
“第二,兵部對這三個師還是隻有調兵權。師一級的軍官任免由朕決定,師以下的由各師軍官提名,由監軍考察決定,兵部做最後的審核批準。”
如果按照皇帝的說法,這三個師其實就隻是在名義上掛在兵部名下,兵部並無多大權力乾涉其內部事務。所謂師以下的軍官任命由“兵部做最後的審核批準”,更像是走個過場,人員的選拔和提名都是各師自己負責的,兵部根本乾預不了。
京營整編之後,兵部也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權力,勳貴們卻是吃了大虧,其在軍中的影響力卻會降到大明立國以來的最低點。
隻有皇權對軍隊的影響力極大地加強了!
“本兵可還有異議?”郭可陽說完,看著陷入沉思的李邦華問道。
“臣沒有問題了。”
“好,那朕今日就下旨,撤去保定侯梁世勳的京營總督之職。由卿主理京營整編之事。”
“另外,朕會詔命平江伯陳治安為京營整編協理大臣,協助愛卿。”
“將神機營整編為步兵第二十一師,五軍營整編為步兵第二十二師,三千營整編為步兵第二十三師。”
“陳治安為步兵第二十一師指揮使,至於其他兩個師的指揮使人選,由你和平江伯商議後報給朕挑選。原來朕命周遇吉、黃得功二人組建的兩個騎兵營你不要碰,朕自有用處。”
“另外,裁撤下來的老弱,本兵打算如何安置?”
“臣打算發給銀兩,將他們遣散回家。”
郭可陽聽後搖了搖頭,顯然他對李邦華的回答並不滿意。這些人雖是老弱,但是少說也要裁下來三萬人,這些人失去了生計,流落到民間,很有可能成為不穩定因素。
“這樣吧!朕會詔令工部和軍器寺,讓他們從中挑選合適者收入工坊裡做工,另外工部負責營建的北京市政工程和德陵,也都需要人手,工坊裡挑剩下的可以送到這兩處。”
“如果還有剩下的,就安排到石佛寺和南苑開荒耕種,朝廷出錢發給耕牛種子,三年免賦。”
石佛寺和南苑分彆駐紮著近衛第三師和近衛第四師,郭可陽去視察這兩支部隊時,發現營區周圍有不少荒地。
將這些裁下來的京營兵安置在近衛師周圍墾荒,絕對不會有人敢在近衛師眼皮子底下鬨出亂子。
“陛下,京營下麵也有些屯田,是否可以安排一部分被裁下來的士兵去專門經營屯田?”
“可以。”
郭可陽說完,扭頭瞅了禦座側後方的正在做會議記錄的司禮監隨堂太監一眼,指了他們一下說道“下麵的話就不用再記了,記錄交上來,爾等都出去。”
郭可陽即位不久便詔命司禮監,今後隻要是皇帝召見大臣奏對,司禮監都要派兩名隨堂太監跟隨記錄內容。一是方便奏對的大臣下去後按照會議內容辦事,另一方麵也是留下證據,將來凡事有據可查,這個跟起居注很像。
隨堂太監將會議記錄一份交給李邦華,另一份帶走到司禮監存檔,而後便退了出去。其他侍應人等也都退了出去,文華殿中隻有皇帝、李邦華,還有那個整日不離皇帝左右的王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