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半島博弈_皇明聖孫朱雄英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80章 半島博弈(1 / 2)

很快,更多的信息從高麗傳了回來。

鄭夢周確認遇刺身亡,李成桂再次出任了門下侍中,並且整頓軍隊控製了開京以及周圍地區。

而完全占據了主動權以後,李成桂不知道是真的墜馬傷到起不來,還是故作姿態,反正就是上書辭職,並稱病不朝稱病不朝倒是可以理解,有可能是真的,但是你辭職倒是彆接受宰相職位啊,很顯然,這一點就是在拿捏恭讓王了。

或者說,李成桂徹底打破了心魔,雙方撕破了臉皮,李成桂也就再無顧忌了。

不得已,局勢處於絕對劣勢下的恭讓王甚至親自到李成桂的忠義伯府痛哭流涕,感謝李成桂的“大恩大德”,敦請他出來視事。

當然,恭讓王也不僅僅是被重兵包圍之下慫了,其實也有拖延時間的目的。

他雖然還在開京裡麵,被李成桂捏著生死,但他的兒子王奭,此刻已經逃到了濟州島上,濟州島上有大明的鄭國公常茂帶領的數千明軍,還有兩三萬可以征召的蒙古勇士,再加上有一支專門負責運輸物資的水師,所以高麗軍隊對於那裡絕對是沒辦法的,王奭待在那裡安全無比。

而接下來,就是拖時間,等待大明的乾預。

但對於大明是否會乾預高麗的局勢,恭讓王也不確定。

道理很簡單,雖然看起來跟此前安南的情況差不多,都是權臣篡國,但實際上卻並不相同.大明的實際控製區域與安南直接接壤,但與高麗中間還有大片的緩衝區,隻是地圖上接壤;而大明能從安南直接獲得肥沃的領土,能從高麗這裡得到的隻有北部的崇山峻嶺;高麗的軍隊,也遠比安南數量更多且更加精銳,並且擁有更多的騎兵部隊。

但不管怎麼樣,隻要王奭還活著,哪怕他死了,高麗也還有複國的希望。

南誾、鄭道傳、趙浚、趙仁沃等五十餘名心腹文官,此時已在密謀推戴李成桂正式受禪,李芳遠也讓南誾等籌備勸進事宜,恭讓王為了繼續拖延時間,到李成桂的府邸裡與李成桂盟誓,約定“世世子孫無相害”,相當於告訴李成桂,已經做好了禪位的準備。

七月十二日,恭讓王準備從開京北泉洞宮出發,到楸洞的李成桂忠義伯府邸舉行同盟儀式,儀仗已經列好,李成桂的心腹黨羽,門下侍中裴克廉突然發難,向恭湣王遺孀王大妃安氏逼宮,要她廢了恭讓王,安氏隻能從命,恭讓王遂被廢。

次日,大妃命李成桂監錄國事。

隨後李成桂甚至連三辭三讓的把戲都懶得玩了,七月十六日,裴克廉等五十餘人在李成桂府上勸進,李成桂表現出惶恐的樣子,並且閉門不納,裴克廉等打開其家門,將國印送到李成桂麵前,李成桂又以“自古王者之興,非有天命不可,餘實否德,何敢當之”為由拒絕了一下。

而到了十七日,李成桂就接受了禪讓,在眾人簇擁下到壽昌宮登上王位,並且以“權知高麗國事”的名義派藝文館學士韓尚質作為使者向大明通報自己即位,以此試探大明的態度。

李成桂之所以這麼急,不把權臣篡位流程走完,就是因為時間不等人。

因為濟州島,已經有了隱約的消息傳來。

雖然李成桂的間諜無法了解的太過詳細,但是隱約之間,濟州島已經開始了戰爭動員的消息,是能夠確定的。

而李成桂派遣的使者韓尚質,剛剛從海路抵達大明的南京應天府,就知道情況很不妙了。

被冷遇了十多天,韓尚質才終於得以麵見大明皇帝。

金碧輝煌的奉天殿殿之上,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威嚴的目光仿佛能直接看透韓尚質的內心一樣,氣場直接拉滿。

韓尚質跪伏於地,顫抖著雙手呈上李成桂的書信,心中暗自祈禱,希望這位真龍能給予高麗一絲寬容。

誰料,朱元璋讀完信後,臉色驟變,怒不可遏地將書信擲於地上,聲音如雷震響。

“李成桂,此等篡國之行,實乃大逆不道!咱豈能容忍此等行徑!”

大殿之內,群臣噤若寒蟬,無人敢出一言以慰天顏。

“昔日高麗雖為我大明藩屬,卻也自有其國體尊嚴。李成桂以臣迫君,自立為王,此乃悖逆天理,人神共憤!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理,任由此等奸佞之徒逍遙法外!”

韓尚質聞言,心頭咯噔一下.此行不僅未能達成試探之意,反而似乎激怒了這位真龍。

他強作鎮定,顫聲回應:“陛下息怒,臣此番前來,實乃傳達我國新王之意,望兩國和睦如初,共守藩籬之誼。”

“藩籬之誼?”

朱元璋冷笑一聲,語氣中毫無回旋餘地:“李成桂若不悔過自新,親至大明負荊請罪,大明與高麗之間,恐再無寧日!”

言罷,他揮了揮手,示意韓尚質退下。

韓尚質退出大殿,心裡已經是哇涼哇涼的了,李成桂的篡位之舉,看來徹底惹怒了大明,怎麼對付高麗,現在就看大明要上多大的力度了。

朱元璋的怒火並沒有表麵上那麼旺盛,實際上,李成桂篡國這件事情,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預料到了。

很快,朱元璋就召來了魏國公徐達和曹國公李文忠,如今他在軍事方麵的左膀右臂。

一個是他的生死兄弟,一個是他的親侄子,都是天下名將,這時候朱元璋顯然是需要參考他們的意見的。

“李成桂這賊子,竟敢如此大膽,篡奪高麗王位。”

朱元璋並沒有怒目圓睜聲音如雷,而是似笑非笑道:“朕若不給他點顏色瞧瞧,他還真以為大明是泥捏的。”

在高麗使者韓尚質來到大明以前,關於這次該如何應對,已經基本上做好計劃了,或者說,五軍都督府從他們平常閒極無聊就開始準備的無數個預案裡,摸出了幾個最靠譜的。

而對於是否要出兵高麗,五軍都督府內部,卻並未達成統一的意見。

徐達聞言,沉吟刹那道:“陛下,李成桂此舉確實悖逆天理,但高麗局勢複雜,我軍若貿然出兵,恐有不妥。”

“有何不妥?”朱元璋問道。

“高麗軍隊數量眾多,全國兵力約有四十萬上下,而且因為元朝在高麗南部大量養馬,所以至少擁有六萬以上的騎兵,軍隊前後與元軍、紅巾軍、倭寇作戰過,相當一部分都擁有作戰經驗,而且不乏反登陸的經驗,我軍若全麵開戰,必是一場惡戰,即便從海路登陸,也隻能登陸對方防備不足的地方,無法直接登陸到高麗的心腹地帶。”

徐達緩緩分析道:“而且,我軍與高麗之間隔著遼闊的緩衝區,從陸路出發補給線漫長,對我軍不利。”

徐達當然不是怕打仗,實際上,哪怕如今藍玉打出名氣了,徐達依舊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名將,根本沒有任何爭議。

對於他這種境界的名將來講,在開戰前說這些好似滅自家威風的話,根本就不是真的長他人誌氣,而是未慮勝先慮敗。

徐達考慮的這些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困難。

換言之,其他的優勢,其實徐達根本就沒說,或者說,不需要說。

李文忠聞言,也點了點頭,道:“魏國公所言極是,不過,我們也不能坐視不理,否則恐失了我大明的威嚴。”

“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朱元璋目光炯炯,盯著李文忠問道。

李文忠沉思片刻,道:“臣認為,我軍可先由濟州島的鄭國公常茂出兵,護送王奭登陸釜山,站穩腳跟後向北推進。這樣,既可以牽製李成桂的兵力,又可以為我軍後續的行動爭取時間。”

單靠濟州島上的蒙古人和明軍去解決高麗國內的問題,是絕對不可能的,這一點沒有任何人有所期待如果真能解決問題,之前為啥不是濟州島上的蒙古人坐到開京的龍椅上?

而且礙於大明艦隊的主力目前還在南洋以及南方,大多數還都躺在造船廠裡整修,或者是在進行海試磨合,大明是沒有太多的運力支持一支大軍從海上發起登陸行動的.即便勉強多運幾萬人上去,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後續的補給根本滿不足不了,或許糧食還能就地自籌,畢竟高麗南部還算糧食產量充足,但是消耗的箭矢火藥,以及各種軍需物資,則根本運不上去。

因此,這一路隻能是偏師。

但是偏師也是有意義的,這種意義並不僅僅是軍事意義上的牽製作用,而是政治意義。

濟州島是大明的領土,相鄰不遠處的釜山,就是高麗的領土了,雖然是高麗最南端的陸地,但那也是高麗領土。

在大明的領土上繼位稱王,跟在高麗領土上繼位稱王,對於王奭的法理正統性,是完全不同的。

而有著高麗世子這張牌捏在手裡,隻需要把他送上岸,那就是李成桂的眼中釘肉中刺,為了拔了他,李成桂必須集結大軍,跨越半個高麗,來對付王奭。

但不要忘了,明軍隻要占住釜山港,就是能夠隨時撤退的。

所以李成桂哪怕把所有軍隊都帶過來,最後也大概率抓不住王奭。

可陽謀為什麼是陽謀?

就是因為無解!

李成桂不管把自己打扮的多麼漂亮,他都是篡位者,而王奭作為高麗世子,擁有合法繼承權。

對於高麗朝野來講,知道王奭是大明扶持的,又能怎麼樣呢?大明是宗主國,高麗被權臣篡位,幫助合法繼承人重新回到高麗登基,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而且,你猜猜高麗朝野,絕大多數人更認可王奭還是李成桂?又有多少人真的對於李成桂心服口服?說白了,現在不過都是畏懼李成桂的兵鋒,不敢怎麼樣罷了。

可一旦王奭繼位,在南部舉起大旗,那麼不說軍民贏糧景從,至少也是振臂一呼,數郡傳檄可定的情景。

再加上在道德製高點上,大明是毫無顧忌地指指點點的,李成桂根本就是無可奈何,為了消除這個最大的威脅,也是為了解除兩線作戰的厄運,李成桂必須,也隻能帶著他的軍隊撲向釜山。

不然真的放任不管的話,李成桂怎麼知道,會不會整個高麗都倒向王奭,亦或者說,大明開始瘋狂地向釜山囤積兵力和物資呢?

大明不選這條路,不代表李成桂能篤定大明不選這條路。

而對於大明來講,代價雖然大,但要是李成桂真不管,那還真就能虛招變實招,佯攻成主攻,隻不過需要一點時間罷了。

所以,李成桂必須南下。

而高麗軍主力南下,就意味著,北麵會出現防禦空虛。

雖然北方有很多依附於高麗的女真人,還有崇山峻嶺做阻隔,也有一些精銳邊軍。

但是僅靠這些,就能抵擋住藍玉統帥的遼東精銳嗎?

要是真能,女真人也就不至於被打到差點滅族了。

唯一真正能夠阻擋明軍的,是明軍自己的補給線問題。

但同樣要意識到,大明在征安南之戰的時候,動用的僅僅是長江以南的軍隊和物資,大明在北方的軍隊和物資,自從捕魚兒海之戰以後,可是絲毫都沒大舉動用過。


最新小说: 冤種全家聽我心聲後,全員黑化 仙子不興煮,得用黑鼎涮 最強升級係統 太清傳人 穿越異界練小號 前世害我家破人亡?重生後我殺瘋了 沈少,你前妻又在打臉別人了 我的姑母是馬皇後 傅太太勇闖娛樂圈 暗夜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