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淡馬錫_皇明聖孫朱雄英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63章 淡馬錫(2 / 2)

“舅姥爺,這一年在西北辛苦了。”朱雄英關切地說道。

藍玉哈哈大笑:“這點辛苦算不得什麼,倒是你這一年來忙前忙後,給這京城周邊都變了樣,這才是真的辛苦。”

朱雄英微微一笑,沒有多說什麼,轉而看向傅友文:“若是沒有戶部的支持,哪有這麼容易辦成,怕是寸步難行才正常。”

傅友文連忙謙虛地擺擺手,戶部確實支持了,但其實出力最多的是皇室控製的內廷:“過譽了,這都是分內之事,而且吳王這一年來的改革舉措,才真正是利國利民的大計,尤其是鐵路的通車,現在京城到鎮江,可以說是暢通無阻,不僅大大提升了運輸效率,也為接下來往江南的延伸奠定了基礎。”

“鐵路的通車,隻是大明邁向工業時代的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在工業、商業、交通等多個領域繼續改革,才能讓大明真正走向強盛。”

“工業。”藍玉咀嚼著這個詞,“工業是個好東西啊,有了工業,咱們軍隊才有新的火銃用來進攻,才有壓縮餅乾吃,才有大炮轟敵人,才有新的水泥路和水泥牆。”

工業產品的生產裡,優先級最高的就是軍事工業的產品,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實際上,對於工業發展最為支持的,就是體驗過了工業帶來的種種好處的軍人。

所以明軍的將領們,隻要是體驗過工業帶來的便捷,以及對他們火力的加強後,一般都會強烈建議五軍都督府——多搞點!

為此,五軍都督府甚至從自己獨立的財政係統裡,撥出了一些經費,用於支持新一代的火銃的研發。

嗯,相比於戶部的窘迫,其實五軍都督府相當有錢,畢竟二百多萬明軍裡,其實有一半都可以視為屯田兵,軍事訓練在一年裡比重不高,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種田。

而這些糧食產出,作為最通用的財富,自然五軍都督府也有份。

“明年是不是就要升戶部尚書了?”

藍玉忽然問道。

這個問題,不算什麼秘密,從郭桓開始,傅友文就是戶部的二把手,到如今都多少年了,資曆早就夠了。

不過,不管六部尚書怎麼換,這位尚書之下第一人,卻始終巋然不動,穩坐泰山,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比尚書還要有權柄。

而之前的試戶部尚書楊靖,在試用期結束後,倒是沒有腦袋搬家,而是被調往了交趾布政使司擔任左布政使。

這裡有個冷知識.一般人的印象裡,似乎布政使是比尚書級彆要低的,這在明清兩代的絕大多數時間內也是事實,但不包括洪武朝。

洪武朝的左布政使和尚書是同一級彆,都是正二品。

因此,經常會出現某個尚書被調往地方擔任布政使,或者某位布政使調回京擔任尚書的情況。

“是。”傅友文點點頭,苦笑道,“尚書不好當啊。”

傅友文的能力足以勝任戶部尚書一職,隻是這個位置的挑戰和壓力也確實非同一般,畢竟是給大明管錢的。

朱雄英說道:“戶部掌管國家財政,確實責任重大,但傅侍郎多年來在戶部勤勤懇懇,成績斐然,早已贏得了朝野上下的認可,尚書一職,非您莫屬。”

傅友文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他自己可以自謙,但彆人是絕對不能不認可的。

藍玉也笑著插話道:“友文啊,伱就彆謙虛了,這些年你在戶部乾的事情,咱們都看在眼裡,大明能有今天的繁榮,你功不可沒啊。”

“其實。”朱雄英話鋒一轉,將話題引向了未來的規劃,“明年將會有更多的改革舉措推出,還是希望能夠得到戶部的全力支持。”

傅友文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放心,戶部一定全力配合改革,隻要是為了大明的發展,為了百姓的福祉,在所不辭!”

這話說的很漂亮,但又不僅僅是漂亮話,裡麵隱約透漏的政治結盟的意味,看起來滑不留手捉不到,但卻讓人心領神會。

“不過工業、商業的這些改革,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入,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啊,還是應該考慮從更廣泛的範圍內選拔人才。”

朱雄英看著藍玉說道:“正好我對舅姥爺麾下有一員將領很欣賞,可能明年就要就藩了,吳王三護衛裡也缺人,不知道舅姥爺可否忍痛割愛?”

“這話說的。”

藍玉哈哈大笑:“你說就是了,我倒是好奇,誰能得你如此青睞。”

“張玉。”

聽到這個名字,藍玉思考了一下,方才在腦海裡找出這個人來。

“喔是個好斥候,漢兒,但是在草原上生活了好些年,懂蒙古語,對草原的情況很了解,既然你想要,那回頭就把這事給你辦了,小事一樁。”

“謝謝舅姥爺。”

隨後,他們的話題又聊向了現在的人。

傅友文說道:“攤子越鋪越大,還是需要更多的人才來支持啊,最好國子監的那些監生,都用起來前段時間是不是有個叫夏原吉的,頗為得用?”

“是。”朱雄英點點頭,這也沒什麼好隱瞞的。

“不如把他調進戶部,曆練一段時間?”

這顯然是件好事,但傅友文即使要賣好,也得看朱雄英的意思,畢竟夏原吉現在在幫忙打理工廠區的財務。

“那自然最好不過了。”朱雄英連忙道。

這確實是個正經的出路,而朱元璋用人就是這樣,通過選拔和考核,從現有的國子監監生中挑選出有能力、有潛力的人才,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和平台,讓他們在實踐中成長,至於不行的,那自然就是優勝劣汰了。

藍玉這時候思維有些發散,接著說道:“既然已經在工業、商業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其實可以考慮將改革的觸角延伸到農業領域,畢竟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家的根本,隻有農業穩定了,國家的根基才能穩固。”

“還是要向南。”

朱雄英的回答很乾脆,大明的國土是有這麼一個總數的,不管怎麼折騰,能生產的糧食都是有數的,隻有向南發展,才能獲得更多的糧食,畢竟農業生產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天吃飯,但老天爺有時候就是不公平的,在安南那些地方,水稻就是一年三熟,水熱條件先天就是優勢,你怎麼比?

“說到向南,倒是真有一個消息。”

藍玉隨口道:“聽說滿者伯夷帝國已經攻占了淡馬錫。”

淡馬錫,就是新加坡。

華夏對其最早文獻記載源自三國時期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那時候叫做“蒲羅中”,是馬來語的音譯,原本的意思是“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

淡馬錫之前的主人,是僧伽補羅國。

而僧伽補羅國的由來,就比較複雜了。

這得從三佛齊王國依靠著舊港興起以後說起,三佛齊王國很快便稱霸蘇門答臘全島,繼而向周圍擴張,控製了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但是由於三佛齊連年征戰,導致國力開始衰落,南印度注輩國興起的時候大舉東征,攻占三佛齊王國的首都巴林邦,逼其遷都詹卑,淡馬錫地區也乘三佛齊王國衰弱之機紛紛擺脫其控製,再然後就是三佛齊的一位王子名叫聖多羅伏多摩,在九十年前來到新加坡島建立了僧伽補羅國,梵文意為“獅子城堡”。

而僧伽補羅國傳承到了這一代,國王是伊士廣達沙,他手下有個反骨仔大臣向滿者伯夷帝國通風報信,泄露了淡馬錫城內的虛實,滿者伯夷帝國對淡馬錫這個海峽的交通要道已經是垂涎依舊,故此,幾乎是傾國之兵前來,戰艦遮天蔽日,圍困了淡馬錫,而城內有內應開城門,打起來也沒費多大勁兒,僧伽補羅國國王伊士廣達沙被打敗以後,隻好在親隨的護衛下,從陸路狼狽逃走,而滿者伯夷帝國,則是屠了淡馬錫城,隨後在河口豎碑紀念,搜刮了全部的金銀財寶,回師返回爪哇島。

“淡馬錫是關鍵位置啊。”

對於剛剛回京的藍玉怎麼知道的這個消息,朱雄英並不奇怪,畢竟這是大明有數的高級將領,舊部可以說散布非常廣,不僅交趾都指揮使司裡有人,而且駐安南清化港的明軍裡,也有藍玉的部將。

再加上任何軍事情報,都是先交由五軍都督府,再篩選彙總給皇帝的,而朱雄英的重要消息,一般都是從朱元璋那裡知道的,所以藍玉先他一步知道,是很正常的。

朱雄英隻是微微皺眉,滿者伯夷帝國在南洋四處出擊攻城略地,顯然對於大明的南洋戰略構成了威脅。

“這塊地方現在誰在管?”

這個問題很重要,如果沒人管,大明的艦隊完全可以把這個地方占據,畢竟淡馬錫受到這次大破壞以後,雖然從一個繁榮的港口又恢複到一個人口不多的漁村的狀態了,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地方,都是控製著滿剌加海峽的咽喉要道。

“沒人管,僧伽補羅國的國王伊士廣達沙從半島回來不久就去世了,子嗣斷絕,也算是身死國滅。”

——機會。

實際上,如果大明不插手的話,按照正常的曆史軌跡繼續走下去,當滿者伯夷帝國的軍隊返回爪哇島,而僧伽補羅國滅國,淡馬錫隻是一個孤零零的小漁村以後,半島北方的暹羅王國就會趁機把手伸過來,通過設立土司來管理這裡,讓淡馬錫接受暹羅王國的庇護。

隨後,又有人瞄上了這個地方,那就是三佛齊王國的王子拜裡米蘇拉,他會因為不向滿者伯夷帝國朝貢,而被親近滿者伯夷帝國的勢力趕出去,帶著親信逃到淡馬錫,然後跟當地暹羅王國任命的土司火並,然後被趕走但是暹羅王國確實鞭長莫及,所以拜裡米蘇拉很快還會殺回來,並且建立滿剌加王國,每年給暹羅王國四十兩黃金當保護費。

是的,四十兩就是這麼窮酸。

等熬到了大明內戰結束,拜裡米蘇拉就會來大明拜碼頭,被冊封為大明認可的滿剌加國王,並贈予詔書和誥印,並且借著鄭和下西洋的曆史機遇,重新讓淡馬錫繁榮了起來,成為整個南洋的商業中心。

再加上拜裡米蘇拉會綠化,因此很多波斯商人都會選擇淡馬錫,滿剌加蘇丹國會為馬來西亞史上最輝煌的時代,在馬來文學著作及文化方麵達到空前的極勝。

不過,如今暹羅王國並未派遣土司進行控製,滿剌加蘇丹國的蘇丹拜裡米蘇拉,此時還是三佛齊王國的落魄王子,也還沒有流浪到淡馬錫。

淡馬錫正處於整個曆史進程中那為數不多的勢力空白狀態之中,這對於大明來講,無疑是天賜良機。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


最新小说: 重生嫡女殺瘋了!紈絝夫君他藏不住馬甲 穿成農家長姐,開局養全家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重生後我嫁給了渣男的死對頭安暖葉景淮 快穿:每次都是地獄開局 大秦,開局剿滅墨家至千古一帝 陰陽聖尊 霸道鬼夫別纏我 穿書七零嬌又乖,硬漢讀心寵又凶 逼我上梁山,你有這個實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