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_皇明聖孫朱雄英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2 / 2)

三十萬宋軍出動,很快就收複了欽州、廉州、邕州,把被安南人俘虜的百姓解救了回來,並且奪取了廣源州,隨後宋軍水路並進,開始大規模進入李朝境內,宋軍至決裡隘,安南軍列象陣阻擊,宋軍持強弩猛射,以長刀砍象鼻,象受驚向後回奔,反而殃及安南軍,安南軍潰退。

隨後兩軍在富良江決戰,安南軍戰船四百餘艘在江南阻住水路,宋軍不能渡,郭逵和趙卨便分遣兵將伐木製造發石機攻打,又暗遣軍設伏山間逐步減兵示弱誘敵,安南軍傾數萬眾渡江出擊,宋軍伏兵儘發,步騎合擊,趁其帆折檣摧之際,選精兵乘大筏猛攻,大敗越南軍,斬殺了安南李朝的洪真太子,並且俘虜了大量安南軍隊,安南隨後求和.不求和也不行,沒了富良江防線,在不求和就可以等著滅國了,而北宋也無意於吞並安南,於是雙方罷兵,都消停了下來。

而胡元澄的意思也很明顯——牢記曆史教訓,不要出去野戰。

如果李朝時期的安南軍,不離開富良江防線去浪戰,那麼憑借著治水權,宋軍是過不來的,即便要過江,也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這裡可能有個很多人不解的小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安南軍有治水權?按理說宋軍水師不是很發達嗎?

這個問題,放到如今的明軍身上也一樣適用,原因很簡單,安南軍把富良江下遊的航道給堵住了,堵得嚴嚴實實的。

明軍的水師,沒辦法溯江而上,所以治水權就在安南水師手裡,雖然安南水師都是小破船,可明軍的大船就是上不來,這也沒辦法,清理航道根本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情。

車騎將軍範可永眉頭緊鎖,沉聲道:“司徒所言極是,從雞翎關的情況來看,明軍火器犀利,我們的步卒在平原上與之交戰,勝算不大,我軍必須依托地形,發揮我們熟悉地形的優勢。”

“末將同意範將軍的看法。”輕車將軍胡烈接過話茬:“我們可以利用諒山周圍山嶺和高地構築的多道防線,層層阻擊明軍,而且還得派人火速前往王城求援,必須要得到更多的兵力支持.不然恐怕支撐不住,畢竟明軍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東西兩路明軍,戰兵、輔兵、民夫加在一起,如今已經超過了二十萬人,人數上萬就漫長遍野了,更何況是這麼多人,在富良江北岸展開,簡直就是無邊無際,如果是在南岸平視,倒是沒什麼太大感覺,但對於富良江防線的核心樞紐,也就是諒山多邦城上的安南守軍來講,這個視角效果就相當恐怖了,因此他們的心理壓力,也是相當之大。

破虜將軍潘麻休點了點頭,補充道:“除了構築防線,還需要加強水軍的巡邏,能與明軍對抗,靠的就是富良江這個天然屏障。”

“諸位將軍的建議都很好,還是要層層阻擊明軍,拖延他們的進攻步伐。”胡元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議事廳內,眾將領齊聲應是,不過王城那邊能給他們再擠出多少軍隊,實在是很難說了。

接下來,明軍反而沒有像是進攻雞翎關那樣攻堅,而是不急不緩地在富良江北岸繼續整訓,而明軍的這番姿態,也給安南軍整的有點懵,他們想不通明軍為什麼不攻堅,按理來說,明軍在之前的關卡下麵雖然有傷亡,但是絕對不會到傷筋動骨的地步,畢竟明軍的總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實際上,明軍不攻堅,是因為客觀條件不利,而拖延下去,對明軍有利。

之所以說客觀條件不利,一方麵是因為多邦城沒法挖地道.這座城池就建在諒山上,下麵全是石頭,而且高低落差極大,明軍需要大角度仰攻,是很不劃算的,另一方麵則是等待水師。

水師現在正在分兵行動,舳艫侯朱壽帶領的水師在清理富良江下遊的沉船,疏通航道,爭取進入富良江,而南安侯俞通源則是在不斷運送兵馬向南,向清化港囤積兵力。

大軍不動如山,這時候忙碌的,除了輜重部隊,就是炮兵了。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一群炮兵裡,朱高煦光著膀子,露著一身腱子肉,正在多邦城下麵對著城牆轟擊,看得出來,他很喜歡朱雄英做的這首詩,很符合他的脾性,而過去半年多,朱高煦又竄高了一截,整個人一天能吃四五個人的飯,身形也寬闊了不少,這等巨漢,一看就是個當猛將的好苗子,都快趕上平安了。

正五品的千戶李景隆和兩個從五品的副千戶徐膺緒、徐增壽管著幼軍的這些炮手,而幼軍實際上一千多人,真正參與征安南的,也隻有幾十人而已,所以說是一個千戶所的編製,實際上連百戶都湊不夠,充其量一個加強總旗,下麵有七個小旗。

因此,重新編組後管著十個人的小旗的朱雄英,其實就算是中層軍官了,畢竟千戶是當百戶用的,但小旗還是小旗。

而這些人操縱火炮進行遠程火力打擊,這時候也算是清閒,甚至能夠在開炮的休息時間閒聊。

嗯,哪怕是鋼材做的炮管也是需要冷卻的,不然一直開火會有炸膛的風險,所以很多時候都不是一直開炮。

李景隆這時候湊到了朱雄英和朱高煦這邊:“你們感覺,應不應該正麵攻堅多邦城?”

這時候不需要望遠鏡,光是目視,朱雄英就能看到佇立在諒山上的多邦城。

“正麵攻堅不可取,多邦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要我說,炮擊都可以省了,畢竟還得消耗彈藥又打不動。”

說實話,想要用大炮打得動這種堅固堡壘,那得把一戰時期的攻城巨炮搬出來,不過這種東西很雞肋就是了,很少有要塞是用這個打下來的。

站在身旁的徐膺緒說道:“還是應當等待水師疏通航道,再配合行動,方能事半功倍。”

這時候,看著李景隆,徐膺緒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他的大哥。

徐膺緒是庶次子,跟徐輝祖這個嫡長子自然沒得比,但同樣是國公嫡長子,徐輝祖的前途,其實比李景隆要光明得多,畢竟現在徐達已經開始半隱退了,不再出鎮邊疆,而徐達從二十年前克複大都開始,就在北平方向經營日久,這些人脈,在朱元璋默許要製衡燕王朱棣的情況下,都是要留給徐輝祖的,所以徐輝如今已經去北疆任職,然後經曆自己“中樞地方”的來回調任,就基本上可以接徐達的班了。

而徐膺緒雖然是老二,但其實比老三徐增壽的地位還低,沒辦法,庶子就是這樣的,因此他平常也更注重朝著朱雄英靠攏,這時候也是沒事就在朱雄英身邊溜達,雖然是上官,但態度很謙和。

“所言不假。”李景隆點點頭:“水師若能順利進入富良江,我們的戰船便能直抵多邦城下,屆時水陸夾擊,多邦城必破無疑.根本不用打,光是圍起來斷絕補給,困也困死了。”

“甚至狠一點可以在富良江裡投瀉藥,畢竟多邦城隻有一口井。”

嗯,考慮到宋末釣魚城的處境,有時候可能雖然緊挨著江邊,但是取水反而要麵臨敵人的威脅,所以安南人在多邦城裡也打了一口井,足足挖了幾十丈深的那種。

徐增壽這時候卻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說:“水師何時能進入富良江仍是未知之數,我軍若久拖不決,恐士氣受損,且安南軍若得到增援,戰局將更加複雜。”

這時,朱高煦滿臉灰走了過來,聽到幾人的討論,他咧嘴一笑,豪氣乾雲地說:“怕什麼!咱們有的是兵力,耗也能耗死他們!再者說,等水師一到,諒山還不是手到擒來?”

朱雄英看著朱高煦,心中暗自點頭,朱高煦雖然性格粗豪,但他的話卻也不無道理。

戰爭,本就是一場總體資源的比拚,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

而明軍確實不需要強攻多邦城,畢竟之前強攻雞翎關是因為隻有這一個選項,但現在不是。

朱雄英心中還有一個更為深遠的考量,他轉頭看向李景隆,問道:“南線清化港的行動進展如何?”

這個問題,普通的千戶肯定是不知情的,但李景隆的消息可就靈通多了。

原因無他——家父主帥李文忠。

而且稍有戰略眼光的人都能看出來,從南線發動的攻勢,將對明軍接下來的行動產生重大影響。

畢竟,現在為了守住富良江防線,安南國內幾乎所有的人力物力都堆在了富良江南岸,王城升龍府空虛無比,而明軍也同樣堆了這麼多人在富良江北岸。

兵法有雲“以正合以奇勝”,出奇兵來決勝,對於兵力雄厚的明軍來講,跟子午穀奇謀不一樣,哪怕失敗了,也不是什麼不可接受的代價,而且有水師兜底,清化港怎麼都丟不了,所以最多就是打敗仗罷了,跑回清化港,麵對水師的艦炮安南軍能如何?

“清化港的登陸行動已經開始了,俞通源將軍親自指揮,目前進展順利,一旦成功登陸,我軍便能從後方威脅升龍府,配合正麵進攻,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朱雄英點了點頭,隻有水陸並進,南北夾擊,才能一舉攻破富良江防線,進而攻克升龍府,結束這場征安南之戰。

而跟之前頓兵於雄關之下裹足不前不一樣,接下來的事情進展的很順利,海運的士兵沒有遭遇什麼颶風,安南人僅存的外海軍艦也不敢出港騷擾,明軍從廣東出發,已經在清化港分批登陸了足足一萬一千人不要小瞧這個數字,跟近現代海軍的登陸作戰不一樣,近現代海軍光是運兵船可能都不止兩千噸,但現在明軍最大的戰艦,也隻有兩千噸而已,主力艦都是一千噸的,換算到現代世界其實就是介於魚雷艇和護衛艦之間的水平,而運兵船的噸位就更小了。

所以,這已經是遠洋水師全力以赴的結果了。

而另一頭,在舳艫侯朱壽的帶領下,近海水師的行動也不慢,富良江畢竟是注入大海的,所以下遊相對寬敞,哪怕安南水師竭力堵塞了,但清理還是能慢慢清理出來,畢竟北岸已經被明軍所掌握,而且明軍特意派了僅有的那一艘風帆戰列艦過來,充當半固定炮台,風帆戰列艦肯定進不了富良江,但是就在入海口那裡守護近海水師拆除阻礙清理航道,南岸的安南人還真就是乾瞪眼,派船過來過兩次,幾炮就給轟稀碎,也就不敢造次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


最新小说: 重生嫡女殺瘋了!紈絝夫君他藏不住馬甲 穿成農家長姐,開局養全家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重生後我嫁給了渣男的死對頭安暖葉景淮 快穿:每次都是地獄開局 大秦,開局剿滅墨家至千古一帝 陰陽聖尊 霸道鬼夫別纏我 穿書七零嬌又乖,硬漢讀心寵又凶 逼我上梁山,你有這個實力嗎?